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麒麟

作品数:28 被引量:12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语言文字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哲学宗教
  • 6篇文化科学
  • 4篇语言文字
  • 3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0篇知识论
  • 12篇哲学
  • 9篇语言哲学
  • 6篇知识
  • 6篇条件句
  • 6篇命题
  • 6篇反事实条件句
  • 5篇限定性
  • 5篇摹状词
  • 5篇规范性
  • 5篇范性
  • 4篇敏感性
  • 4篇安全性
  • 3篇语义
  • 3篇怀疑论
  • 2篇形而上学
  • 2篇因式
  • 2篇语境
  • 2篇语句
  • 2篇钟表

机构

  • 28篇北京大学

作者

  • 28篇李麒麟

传媒

  • 12篇外国哲学
  • 3篇自然辩证法通...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中国高校社会...
  • 1篇世界哲学
  • 1篇财新周刊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6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5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命题知识与反事实条件句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本文重点在于考察通过反事实条件句的形式表述的信念的敏感性条件与安全性条件。在借助盖梯尔案例引出关于敏感性和安全性的理论刻画之后,笔者通过一系列的思想实验,力图揭示和评估知识论领域中借助反事实条件句刻画信念的认知模态属性的理论表述的优势及其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李麒麟
关键词:安全性敏感性反事实条件句知识论语言哲学
模态化的知识论、认知安全性与思想实验
2022年
模态化的知识论在当代知识论研究领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模态化的知识论普遍主张,对于知识状态的考察,不仅需要考察现实世界当中的相关认知情形,还需要考察与现实世界较为相似的其他一些可能的认知情形中相关认知主体的状态。换言之,模态化的知识论主张,知识状态蕴含以某种反事实条件句的方式所刻画出来的可能的认知场景与情形,相应地。
李麒麟
关键词:知识状态反事实条件句知识论安全性
盖梯尔的案例、(命题)知识的概念分析与限定性摹状词被引量:1
2017年
知识在传统上曾经被视为得到辩护的真信念,盖梯尔本人针对这一传统主张构造了两个经典反例.本文利用语言哲学关于限定性摹状词的相关研究成果,细致而系统地分析了盖梯尔的“案例Ⅰ”,揭示出此前针对这一问题的既有的理论判断的粗疏与不足,进而通过“盖梯尔的案例”与“盖梯尔案例”的对比,将相关讨论引入关于盖梯尔问题理论本质的思考,最终揭示了知识在认知规范性维度上特质.
李麒麟
关键词:知识论语言哲学
专栏寄语
2020年
本期的分析哲学专栏由两篇学术论文构成,主要讨论的是当代知识论领域中的模态化知识论理论。李麒麟博士的论文《模态化的知识论——关于认知敏感性与认知安全性的案例研究》借助盖梯尔案例、彩票案例等思想实验,在梳理模态化知识论的总体特征的基础上重点考察了认知的安全性理论,分析和说明了该理论与知识论中的外在主义、认知运气等论题之间的关系。
李麒麟
关键词:知识论
普理查德对彩票难题的处理及其局限被引量:1
2016年
本文以彩票难题为典型案例,探讨和分析了普理查德通过安全信念理论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通过参照信念的敏感性理论,本文展示了普理查德在利用安全信念理论解决彩票难题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之上,本文指出,借助相关可能世界的合理布局以及认知模态与概率在概念层面的差异,普理查德所持有的安全信念理论的理论资源本身依旧可以解决彩票难题。
李麒麟
关键词:安全性敏感性反事实条件句知识论语言哲学
梅农主义的事项理论与语境
2019年
本文通过介绍和评估梅农的素朴版本的事项理论,揭示出该版本事项理论所面临的挑战,在保留梅农建构其理论时所秉持的方法论动机的基础上,笔者尝试提供一种语境化版本的梅农主义的事项理论,论文的最后一部分则借助包含虚构对象专名的简单句作为验证手段,展示语境化版本的梅农主义的事项理论优于素朴梅农理论之处.
李麒麟
关键词:语境
理智德性及其在知识价值问题当中扮演的驱动性角色——扎格泽博斯基对盖梯尔问题的解决方案被引量:3
2018年
本文试图展示扎格泽博斯基关于知识的反事实条件句分析与理智德行的驱动性组分之间存在着理论张力。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盖梯尔问题与知识价值问题直接的理论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着重介绍了扎格泽博斯基基于理智德性而提出的关于知识的定义,通过对于理智德性所扮演的驱策性角色的细致分析,本文指出,在反事实条件句的分析框架下,扎格泽博斯基的对于知识的概念分析是与可靠主义十分类似的,扎格泽博斯基带来的理论上的丰富化主要是心理层面而非概念层面的。
李麒麟
关键词:理智德性语言哲学
栏目主持人寄语
2020年
本期《外国哲学》的"分析哲学研究"专栏由两篇学术论文和一篇学术访谈构成。第一篇论文是李麒麟博士的《关于"……指的是……"的一种有限研究——以专名与限定性摹状词为例》,讨论"……指的是……"这种元语言表达式的功能,结合专名、限定性摹状词等语言哲学研究对象的相关讨论,作者探讨了"指示"功能在严格使用条件与特定语境场景中不同的表达内容,并将相关现象与保罗·格赖斯(Paul Grice)的语用学理论框架进行对比,尝试区分不同表达功能在语义、语用(以及语用中不同意涵类型)的层次。文章通过对比相关现在中文表达场景、英文表达场景的差异,尝试揭示自然语言表达系统对于相关语言哲学概念的选择与澄清方面存在的影响。
李麒麟
关键词:语言表达式栏目主持人格赖斯英文表达外国哲学语用学理论
会话、量化与(命题)知识归属语句的语境敏感性:对大卫·刘易斯理论的评估
2022年
本文系统展示了大卫·刘易斯(David Lewis)关于命题知识归属的语境敏感性理论,分析了刘易斯理论内部相关主张所扮演的功能与角色,揭示出刘易斯通过会话原则与认知量化表达所建构出的知识归属理论虽然表面上似乎可以支持其关于知识归属语句的语境敏感性主张,但是,相关理论刻画与当前已有的关于量化、关注、相关性等语言哲学与语言学的研究理论之间存在着实质性的张力,通过回应和批评那些针对刘易斯理论所提出的进一步的修正或挽救方案,本文最终得出结论,刘易斯的理论并不是关于知识归属语境敏感性的成功的理论建构。
李麒麟
关键词:会话语言哲学知识论
认知的可靠性与可能世界理论——反事实分析方法的一个案例被引量:3
2017年
可能世界的模型构造可以用来确定知识及其核心本质。以信念的敏感性理论为参照,我们可以发现普理查德在利用信念的安全性理论解决彩票难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关于相关可能世界的合理布局与安排,一种彻底基于普理查德所持安全信念理论本身的对彩票难题的有效的"反事实分析—解决"方案可以被构造出来。这一方案可以更好地捍卫信念的安全性理论,也可以更好地区分认知模态与概率在概念层面的差异。从方法论上看,反事实分析方法作为哲学方法论工具,对于解决人类思维及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有借鉴价值。
李麒麟
关键词:敏感性反事实条件句知识论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