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俊
- 作品数:6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中西医结合科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内经》中糖耐量减低刍议兼论治未病思想被引量:8
- 2011年
-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糖尿病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据统计中国已成为全球糖尿病第2大国,目前约有糖尿病患者3 000万,患病率为2%至4%,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占绝大多数。
- 孙飞金焕杨俊殷音王洪武
- 关键词:脾瘅糖耐量减低治未病
- 探讨血浆sCD40L与脓毒症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血浆sCD40L浓度与脓毒症患者严重程度及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ICU病房收治的84例脓毒症患者按有无血小板减少分为无血小板减少组(〉100×10^9/L)及血小板减少组(〈100×10^9/L),其中血小板减少组又细分为轻度减少组[(50~100)×10^9/L]、中度减少组[(20~50)×10^9/L]、重度减少组(〈20×10^9/L)。入院后24h内对患者进行采血并记录各项临床生理及实验室检测指标。分析各组血浆sCD40L浓度与APACHEⅡ、SOFA评分及血小板计数的相关性;以28d为终点分析血浆sCD40L对脓毒症患者不良预后的评估能力。结果①无血小板减少组血浆sCIMOL浓度(pg/mL)显著高于血小板减少组及健康组(P〈0.001),且随着血小板减少程度逐渐加重sCD40L浓度逐渐减少(P〈0.001);②无血小板减少组sCD40L与PLT计数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APACHEⅡ及SOFA评分呈正相关(r1=0.869,P〈0.001,r2=0.437,P=0.018)。血小板减少组sCIMOL与PLT计数呈正相关(r=0.936,P〈0.001),而与APACHEⅡ、SOFA评分无明显相关性(P〉0.05);⑧血浆sCD40L浓度预测脓毒症无血小板减少患者的28d病死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为0.799,95%CI为0.625-0.973,P=0.019,预测28d病死率的最佳界值为229.411pg/mL。结论血浆sCD40L浓度能够提示脓毒症不伴血小板减少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血浆sCD40L浓席可用千腋毒痒无向小析减少患者28d的预后判断.
- 王淼曹书华曹书华王兵杨俊杨俊
- 关键词:脓毒症血小板减少
- 基于数据挖掘探索《中华医典》中瘿病治疗用药规律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中华医典》中晋代至民国时期瘿病的治疗用药规律。方法:在《中华医典》中检索从晋代至民国时期的瘿病内治方,采用SPSS Statistics 21.0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挖掘药物使用规律。结果:海藻、昆布和酒的频数最高;软坚散结药的频数最高,其次为养血活血药、化痰散结药、清热祛湿药、清热解毒药、理气药、益气健脾药,温通阳气药频数较低;聚类分析最终形成5个聚类,分别具有"祛风解表、清热化痰""补气养血、活血散结""温阳散结、化瘀消瘿""理气化痰、解毒利咽""清热祛湿、化痰散结"的功效。结论:《中华医典》中记载晋代至民国时期治疗瘿病时最常使用的药物是海藻、昆布和酒,最注重软坚散结法,并配以理气、补气、活血、温阳、清热解毒、祛湿等治法。
- 杨俊陈洁
- 关键词:瘿病数据挖掘技术晋代民国用药规律
-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古代瘿病治疗方药的研究
- 目的: 中医药治疗瘿病效果较好,较现代医学有明显的优势。古代医家对瘿病有丰富的辨治经验,值得进一步挖掘。通过对晋代至民国时期瘿病内治方药的研究,探讨瘿病的辨治规律,以期对临床有指导价值。 方法: 将《中华医典》作为...
- 杨俊
- 关键词:瘿病中医药治疗疗效评价数据挖掘
- 未成熟血小板比率与脓毒症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 探讨未成熟血小板比例(immature platelet fraction, IPF)与脓毒症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对脓毒症休克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2016 年6 月至2017 年6 月收住天津市某三甲医院ICU 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非脓毒症感染患者10 例,脓毒症患者30 例(其中脓毒症非休
克型患者17 例,脓毒性休克型患者13 例)。从天津某大学选取10 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的IPF、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比例(immature reticulocyte fraction, IRF),并记录患者的SOFA 评分、APACHE Ⅱ评分及临床各项指标。分析比较各组IPF、IRF 的差异及IPF、IRF 与脓毒症休克的关系。统计学方法采用成组t 检验,χ2 检验,Spearman 相关性分析,诊断准确率用ROC 曲线,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脓毒症组的IPF 显著高于感染非脓毒症组(6.25±2.92) vs.(2.49±1.03),P〈0.01;脓毒症休克组的IPF 显著高于脓毒症非休克组(4.71±1.79) vs.( 8.25±2.94),P〈0.01 ;SOFA ≥ 8 分的脓毒症患者IPF 明显升高(7.41±3.51) vs.( 4.5±1.7), P=0.005 ;IPF 与
SOFA 评分成正相关(r=0.58, P=0.001);IPF 诊断脓毒症休克的曲线下面积AUC=0.78, P=0.01 ;APACHE Ⅱ评分诊断脓毒症休克的曲线下面积AUC=0.81, P=0.004。结论 IPF 与脓毒症的严重程度有关,对脓毒症休克患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 王淼曹书华王勇强王兵杨蕊杨俊
- 关键词:脓毒症脓毒症休克SOFA评分
- 基于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加味温胆汤对抑郁模型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探讨加味温胆汤对抑郁模型大鼠肠道细菌丰度及构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孤养结合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法复制抑郁模型大鼠,通过应用旷场实验、糖水消耗实验,检测各组大鼠情绪变化,评估抑郁模型是否成功复制及加味温胆汤抗抑郁效应;应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分析技术,研究加味温胆汤对肠道细菌丰度及构成的调控作用。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抑郁模型大鼠旷场实验、糖水消耗量得分均减少(P<0.01),肠道有益菌Firmicutes和Bacilli丰度降低、有害菌Bacteroidetes和Bacteroidia丰度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加味温胆汤干预后,大鼠旷场实验、糖水消耗量得分升高(P<0.05),肠道有益菌Firmicutes和Bacilli丰度增加、有害菌Bacteroidetes和Bacteroidia丰度降低(P<0.01),且相似度上更接近于空白组。结论加味温胆汤可能通过增加益生菌抑制致病菌调控肠道菌群,从而发挥抗抑郁作用。
- 宋瑞雯张丽萍王慎军薛婷温子栋杨俊
- 关键词:加味温胆汤肠道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