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帆

作品数:7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水利工程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滇池
  • 2篇滇池流域
  • 2篇旱情
  • 1篇调度
  • 1篇调水
  • 1篇信息系统
  • 1篇汛期
  • 1篇汛期降水
  • 1篇业务应用系统
  • 1篇应用系统
  • 1篇水库
  • 1篇松华坝
  • 1篇松华坝水库
  • 1篇外推
  • 1篇外推法
  • 1篇抗旱
  • 1篇集中度
  • 1篇集中期
  • 1篇降水
  • 1篇旱涝

机构

  • 7篇云南省水文水...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7篇杨帆
  • 6篇邓丽仙
  • 1篇李长江
  • 1篇赵兰兰

传媒

  • 2篇水利信息化
  • 2篇水资源开发与...
  • 1篇水文
  • 1篇水利水电快报
  • 1篇云南水力发电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方差分析周期外推法在入库径流量预测中的应用
2022年
利用松华坝水库1955—2021年(67a)的入库径流资料系列,通过时间序列周期方差分析外推法计算了该水库的入库径流量的水文周期,得到松华坝水库入库径流量的水文周期是10a;根据这一周期长度,用实际入库径流资料与预报模拟计算结果进行检验,利用模型对水库入库径流量进行预测。从预测结果看,2022—2025年水库将出现入库径流量大量减少时段,水库的蓄水、供水矛盾将更为突出。
邓丽仙杨帆赵兰兰
关键词:方差分析外推法松华坝水库
基于季节性叠加趋势法的云南省干旱预测研究
2023年
近年来,随着云南省干旱发生的频次不断增加,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开展干旱预测模型研究对云南省具有重要意义。分别选取云南省的石林、会泽、楚雄、元谋、红塔、隆阳、广南、瑞丽、屏边、景洪10个县市区内10个建站超30 a的基本水文站逐日实测降雨资料,基于季节性叠加趋势方法建立预测模型并计算得到预测数值,与各水文站实测降雨数值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季节性叠加趋势模型在云南省不同区域干旱预测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严重干旱区4站中有3站能准确反映干旱趋势,仅有1站能准确反映干旱程度;中度干旱区3站中有2站能准确反映干旱趋势,不能准确反映干旱程度;轻度干旱区3站中有2站能准确反映干旱趋势,仅有1站能准确反映干旱程度;总体来说,预测模型结果能较为准确反映干旱趋势,但对干旱严重程度反映效果有待提升。
杨帆邓丽仙廖明瑜赵兰兰
关键词:干旱预测干旱程度
云南省防汛移动巡查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2023年
为了有效提高云南省水利信息化水平,进一步增强处置和应对突发灾情的能力,云南省开发建设了一套防汛巡查平台。本文从系统建设原则、总体构架和具体功能等方面介绍了云南省防汛移动巡查平台的设计与实现,重点讨论了系统业务功能设计与实现方法。通过该系统的建设,提升了防汛工作中对现场巡查的险情、灾情等信息传输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为相关部门防汛决策提供了及时可靠的信息支撑,同时以移动手机为载体,实现了防汛巡查“制度管人、程序管事、量化考核”,有效提高了云南省的防洪巡查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洪水带来的损失。
杨帆邓丽仙廖明瑜
关键词:防汛
近50年滇池流域汛期降水时空演变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以滇池流域1970—2020年汛期(5—10月)降水量资料为依据,利用地理信息技术,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近50年来滇池流域汛期降水年际变化的趋势性、周期性以及集中度、集中期、降水中心和旱涝发生频率等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近50年来,滇池流域汛期降水总体呈减少趋势,中部地区降水呈增加趋势,盘龙江上游的松华坝水库以上区域及南部地区降水呈减少趋势;(2)汛期降水年际变化存在31 a的主周期,中部主城区降水集中度高于南部地区;(3)汛期降水的中心整体呈现向东部、南部方向偏移的态势,且移动趋势显著;(4)滇池流域旱涝频发,尤其盘龙江中段昆明主城区为旱涝多发区。该成果对滇池流域水旱灾害防御及水资源管理具有参考意义。
邓丽仙杨帆杨洋李姣赵兰兰胡成龙李长江
关键词:滇池流域汛期降水集中度集中期旱涝特征
云南省旱情信息系统升级及完善
2015年
近年来随着抗旱工作的不断深入发展,建于2005年的云南省旱情信息系统已无法满足现阶段的干旱分析工作要求,因此开发一个新的旱情信息平台。本次系统研发是在原有旱情系统的基础上,采用Top Map Tile瓦片框架,HTAPF,Web Service等新技术,对原有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搭建云南旱情信息网。新系统采用多层次结构,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采用B/S和C/S混合的多层体系结构,具有信息检索、自动构绘等值线、等值面、距平分析、自动统计和人工交互等功能,可全面实现各类相关数据的接入和人工录入,同时系统的分析参数完全开放,并在系统内部植入10余种干旱指标分析方法,既能满足现阶段旱情分析预测工作的需要,也可作为开展旱情评价指标的分析研究平台。
杨帆廖明瑜
灰色系统理论在旱涝灾害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3年
根据灰色系统理论和建模原理,选取滇池流域1955—2020年降水资料为原始数据,建立旱灾灰色预测GM(1,1)模型;采用牛栏江流域1954—2020年最大流量资料,建立洪灾预测模型;将两个模型的预测值分别与实际旱灾和洪灾发生时间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在水文长期预报中灰色灾变理论的应用。利用模型对流域未来旱涝灾害出现时间进行预测,未来10年内,滇池流域在2026—2027年、2031—2032年存在旱灾风险;牛栏江流域则在2025—2026年、2031—2032年发生洪灾的可能性较大。
邓丽仙杨帆赵兰兰
关键词:滇池流域
基于“两台一库”的云南省抗旱业务应用系统设计与实现被引量:1
2022年
为了积极应对云南省近年来频发的各种抗旱应急事件,促进云南省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提升云南省抗旱工作的现代化水平,开发建设云南省抗旱业务系统。该系统是云南省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两台一库”技术架构,应用WebGIS技术,采用B/S结构搭建系统。从系统建设原则、总体构架和具体功能等方面介绍云南省抗旱业务应用系统,重点讨论系统业务功能设计与实现方法。通过该系统的建设,提升云南省旱情信息监视、分析、预测、评估能力,提高云南省干旱灾害信息分析处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实现云南省抗旱工作的数据采集自动化、分析预测智能化、运行管理规范化、调度决策科学化,为云南省抗旱业务管理工作提供全方位和高效率的技术支撑,对云南省抗旱减灾工作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加快推进云南省智慧水利现代化建设提供积极、可行的经验。
杨帆邓丽仙付奔廖明瑜
关键词:应用系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