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念
- 作品数:5 被引量:266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环境监测点位“组合校验码”编码模型及编码管理系统设计被引量:2
- 2018年
- 分析了环境监测点位编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编码应该是具有科学性、唯一性、稳定性、简明性、规范性、可扩展性等特点。设计了一种简单"组合校验码"模型来适应不同环境要素类型的环境监测工作需要。同时,设计了一套覆盖各层级环境监测机构,各种环境要素类型,适应市场化监测服务,满足不同点位管控类别的编码管理系统来支撑"组合校验码"模型的使用,通过该系统可以有效解决环境监测数据集成程度低、共享困难等问题。
- 倪永倪永周磊周磊
- 关键词:环境监测监测点位
- 京津冀PM_(2.5)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污染风险因素被引量:87
- 2016年
- 为分析京津冀及其周边区域2013年典型污染事件中PM_(2.5)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污染风险因素,根据国家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实时发布数据和京津冀地区地理国情信息监测成果,采用空间数据挖掘方法对PM_(2.5)污染的热点区域进行了划分;并采用地理探测器定量分析了PM_(2.5)污染风险因子及其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在选取的京津冀6个城市中,在PM_(2.5)污染事件统计上存在保定—廊坊—北京—天津—承德—张家口的污染顺序.PM_(2.5)污染在空间上呈河南省(山东省)—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一线的带状分布特征,在单次污染事件中,城市间的PM_(2.5)污染存在空间运移关系.空间热点探测表明,京津冀及其周边区域主要分为5个热点聚集区,其中3个高值区分布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和山东省的中部,面积分别为5.31×104、10.26×10~4、5.04×10~4km^2.在8个污染风险因子中,污染企业总数(影响力为0.97,下同)、降水量(0.93)、地形坡度(0.89)对PM_(2.5)污染的影响显著高于其他风险因子;其他风险因子影响力排序依次为人口数量(0.60)、降水量大于0.1 mm的降水日数(0.57)、地表覆盖类型(0.52)、年均相对湿度(0.51)、年均风速(0.33),但风险因子间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研究显示,京津冀地区PM_(2.5)污染的主要因素是污染物排放,其次,气象要素中的年降水量和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地形坡度也是影响PM_(2.5)污染特征的重要风险因子.
- 周磊武建军贾瑞静梁念张凤英倪永刘明
- 关键词:PM2.5京津冀
- 淮河污染浅析被引量:3
- 2006年
- 淮河治污一直是各级环保部门较为关注的问题。本文从淮河污染源排放、水资源利用、产业结构以及农村面源污染方面对淮河流域污染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根据线性模型对淮河水质进行了验证和预测,同时提出了一些污染治理建议。
- 王鑫梁念安海蓉
- 关键词:淮河污染
- “十一五”期间中国化学需氧量减排与水环境质量变化关联分析被引量:21
- 2011年
- 化学需氧量是中国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之一。分析化学需氧量排放变化及减排形势对今后化学需氧量及其他污染物减排具有借鉴意义。在分析"十一五"期间中国化学需氧量减排趋势和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的基础上,定量和定性地考察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十一五"期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呈下降趋势,但生活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比重有所上升,中西部地区排放量下降趋势比东部地区要小;化学需氧量减排目标顺利实现,其中,工业源是减排主体,东部地区对减排贡献最大;中国地表水环境质量逐步改善,高锰酸盐指数质量浓度累计下降31.9%,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累计提高14.4个百分点。无论是全国尺度还是流域尺度,随着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的减少,地表水水质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两者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关系,但是部分流域存在污染物排放总量与环境质量变化不完全协同的现象。
- 李名升张建辉罗海江梁念于洋孙媛
- 关键词:化学需氧量水环境质量减排
- 常用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分析与比较被引量:153
- 2012年
- 为比较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的适用性和局限性,在分析几种常用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利用2008年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190个国控断面水质监测数据对单因子评价法、平均污染指数法、内梅罗指数法、灰色关联分析、模糊综合评价、物元可拓评价法、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等7种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指标权重的选择对评价结果影响有限,73.7%的断面评价等级没有因权重发生变化,但物元可拓法对权重变化较为敏感。②当评价指标污染程度相当时,平均污染指数法较为适合;当某指标污染程度较为突出时,内梅罗指数更为恰当。但两者评价结果吻合程度较高,相关系数达0.94,且水质越差,结果越接近。③分级评分法和单因子评价法评价结果差异较大,仅有10%左右的断面评价等级一致,且水质越差,各种方法所得的评价等级差别越大。④各种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和互补性,评价等级相关系数在0.7左右。综合各种评价方法理论上的优缺点并结合环境管理需求,单因子评价法和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是两种优选方法,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可以组合使用。
- 李名升张建辉梁念林兰钰李茜温香彩
- 关键词:环境质量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