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洪月

作品数:1 被引量:10H指数:1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森林土
  • 1篇森林土壤
  • 1篇森林土壤学
  • 1篇生态
  • 1篇土壤学
  • 1篇退耕
  • 1篇
  • 1篇
  • 1篇茶地

机构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作者

  • 1篇李玮
  • 1篇李廷轩
  • 1篇郑子成
  • 1篇洪月
  • 1篇朱仁欢

传媒

  • 1篇浙江农林大学...

年份

  • 1篇2016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退耕植茶地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被引量:10
2016年
研究不同退耕植茶年限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的质量分数分布及其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以期为退耕植茶地土壤持续利用和茶园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选取退耕植茶2-3 a(RT_2-3),9-10 a(RT9-10)和16-17 a(RT_16-17)的各5个样地为研究对象,以邻近耕地作为对照,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按0-10,10-20和20-40 cm土层取样,测定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的质量分数,并计算了碳、氮、磷之间的计量比。结果表明:随着退耕植茶年限的延长,土壤有机碳、全氮质量分数表现为先显著降低后增加的趋势(P〈0.05),全磷质量分数变化较为稳定。0-10 cm土层,退耕植茶地土壤碳氮比(C/N)显著高于对照地,退耕植茶地土壤碳磷比(C/P)和氮磷比(N/P)显著低于对照地;10-20 cm土层,退耕植茶地土壤碳氮比显著高于对照地,碳磷比在各样地间均无显著差异,氮磷比则表现为对照地土壤显著高于退耕植茶地;20-40 cm土层,碳氮比表现为RT_2-3显著高于其他样地,碳磷比和氮磷比在各样地间均无显著差异。退耕植茶后,土壤碳氮比显著增加,有机质分解速率降低。退耕植茶有利于土壤有机碳、全氮的积累;虽有利于提高土壤中磷的有效性,但随着植茶年限的延长,磷素对退耕植茶地限制性逐渐增强。
朱仁欢李玮郑子成李廷轩洪月何秋佳田宗渠
关键词:森林土壤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