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娥 作品数:13 被引量:251 H指数:7 供职机构: 山西省中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化学工程 更多>>
“一体二用”中药的比较研究概况及质控思考 被引量:5 2017年 "一体二用"中药是指同来源、同部位不同采收期的两味中药。该文对"一体二用"代表中药青皮与陈皮、枳实与枳壳、西青果与诃子的药性功用、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药理作用等方面的比较性研究进行综述,提出"一体二用"中药的研究思路,可为更加科学合理地确定中药采收期提供新的参考与借鉴。 白关亚 孙迎娜 王玉娥 李媛 倪艳关键词:采收期 几种挥发油对黄藤素透皮给药的促渗作用研究 被引量:13 2016年 为给黄藤素透皮给药选择合适的挥发油促渗剂,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藤素的含量,采用立式扩散池法研究桉叶油、艾叶油、当归油、连翘油对黄藤素透皮给药的影响;实验结束后,用DSC扫描观察皮肤的特征峰变化。结果表明,5 h时,艾叶油组药物的累积透过量分别是被动扩散组、桉叶油组、当归油组、连翘油组的1.82,1.16,1.48,1.63倍,药物的累积渗透量随着艾叶油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艾叶油浓度1.5%时,其促渗能力最强。DSC图谱表明,不同挥发油对皮肤的特征峰具有不同的影响,促渗能力较好的挥发油使皮肤的特征峰消失;当艾叶油的浓度由0.5%增加到1.5%,DSC图谱发生相应变化,浓度为1.5%和2.0%时具有相似的图谱,而浓度为2.5%时的DSC图谱与0.5%的图谱相似。艾叶油能够显著促进黄藤素的透皮给药,且最佳的浓度为1.5%,其机理可能是通过扰乱或破坏皮肤角质层的有序结构来增强皮肤对药物的渗透性,因此,艾叶油可作为黄藤素透皮给药的理想促渗剂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赵茜 李伟泽 程玉钏 周永强 王玉娥 赵宁 聂太雷 程传旭关键词:黄藤素 挥发油 透皮给药 促渗作用 基于主成分与止咳祛痰功效比较研究平贝母、伊贝母和川贝母 被引量:19 2018年 目的:比较平贝母、伊贝母和川贝母的主成分和止咳祛痰功效的差异,并建立同时测定西贝母碱、贝母素乙、贝母素甲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ELSD法,色谱柱为Hypersil Sino Chrom ODS-BP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A)-0.03%二乙胺水溶液(B)梯度洗脱,柱温为25℃,流速为1.0 m L/min,漂移管温度为105℃,载气流速为2.0 L/min;采用小鼠氨水引咳及酚红祛痰实验,比较3种贝母止咳祛痰作用的差异。结果:西贝母碱、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分别在0.440~4.400μg(r=0.999,8),0.264~2.640μg(r=0.999,2),0.442~4.420μg(r=0.999,8)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70%、98.26%和99.99%。川贝母与平贝母中可同时检出西贝母碱、贝母素甲及贝母素乙,含量分别为0.169,5、0.062,3、0.124,9 mg/g,0.049,3、0.031,6、0.025,9 mg/g,而伊贝母只能检出西贝母碱、贝母素甲,含量为0.401,8、0.083,4 mg/g;平贝母、伊贝母及川贝母的醇提物止咳祛痰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所建含量测定方法精密度高,重复性好,为评价3种贝母内在质量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检测比较,3种贝母生物碱类主成分在其数和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其主要药效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李媛 王玉娥 白关亚 倪艳关键词:平贝母 伊贝母 川贝母 HPLC-ELSD 止咳 祛痰 还贝止咳方对肺炎链球菌致大鼠肺热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观察还贝止咳方对肺炎链球菌致肺热模型大鼠的胸腺、脾脏指数,炎性细胞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SD幼年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头孢呋辛酯片组、小儿肺热咳喘颗粒组及还贝止咳方的低、中、高剂量组,采用鼻腔滴入肺炎链球菌的方法建立大鼠肺热模型,造模前后监测大鼠体温,评价大鼠肺热模型;采用流式细胞仪及全血分析仪检测大鼠全血中的炎性细胞;采用酶联免疫技术检测大鼠肺灌洗液(BALF)中的白细胞介素(IL-4、IL-1β、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完整剥离大鼠脾脏和胸腺,检测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体温明显升高(P<0.01),说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还贝止咳方低、中、高剂量组大鼠体温均显著降低(P<0.05、0.01),全血中的白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数目、Th/Ts比值均显著降低(P<0.05、0.01),CD^(3+)CD^(4+)、CD^(3+)CD^(8+)细胞比例显著上升(P<0.05、0.01);BALF中的IL-10、IL-1β、IL-6、IL-4、TNF-α的水平明显降低(P<0.05、0.01);且对IL-1β及TNF-α的下调作用优于阳性对照药;脾脏指数明显升高(P<0.05、0.01)。结论还贝止咳方对细菌性大鼠肺炎模型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主要通过调节大鼠的免疫功能,减轻炎性反应发挥作用。 李媛 张雯霞 刘聪 王玉娥 杨伟晗 苗雨露 赵怀舟 康永 倪艳关键词:肺炎链球菌 肺热 炎性因子 免疫 补中益气汤配伍规律现代研究进展 被引量:56 2017年 补中益气汤由李东垣创制,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甘温除热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与脾胃气虚及中气下陷等脾胃功能障碍有关的诸多病证。现代学者对补中益气汤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作用机制、质量标准和配伍理论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其中有关其配伍规律的研究的文献报道较多,但未见综述整理,该文旨在从该方药物配伍对其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的影响两方面入手,总结补中益气汤配伍规律的现代研究成果。研究表明,无论有效成分的研究还是药理作用的研究都证明了补中益气汤配伍的合理性,任何单味药物或药对的缺失,其药效均不如原方。在配伍对有效成分的影响方面,方中君臣药均可增加橙皮苷的含量,佐药可降低甘草酸的含量;在配伍对药理效应的影响方面,君药黄芪及益气健脾药味配伍在免疫调节方面起主导作用,而佐使药柴胡、升麻起关键性增效作用;同时益气升阳药味配伍对脾虚证模型动物的病理状态和代谢的调节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研究成果充分阐明了补中益气汤的方药配伍所涉及的中医基础理论和方剂学理论的科学性。经典方剂的配伍理论能充分体现中医基础理论及方剂学理论,而对经典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有利于更好地诠释中医基础理论,同时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及科学研究。 王玉娥 席颖颖 李媛 李强 白关亚 倪艳关键词:补中益气汤 配伍规律 药理作用 中医与现代医学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探讨 被引量:22 2018年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一种以慢性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在我国,儿童为主要发病群体,而在治疗小儿CVA方面,现代医学和中医各具特色。现代医学主要采用口服或吸入药物的方式,常用的药物主要是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及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中医对于CVA的治疗主要从扶正和驱邪两方面入手,分为5个基本证型。通过对比分析现代医学和中医治疗小儿CVA思路与方法的不同,以期为该病更有效的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张雯霞 苗雨露 李媛 王玉娥 岳永花 倪艳关键词:咳嗽变异性哮喘 小儿咳嗽 中医药 清热解毒类中药抗炎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81 2018年 临床治疗中抗炎药物是仅次于抗感染药物的第二大类药物,其中包括甾体类抗炎药物(SAID)与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但是由于许多合成药物有较强的毒副反应,人们愈来愈重视从天然药物中开发抗炎药物。中医药基于整体辨证思维模式,具有功效独特、副作用相对较小等优势,已经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有志于解决炎症的科研及临床工作者们的目光。清热解毒类中药抗炎疗效确切。文章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了近10年来清热解毒类中药及其活性成分有关抗炎方面的研究进展,概括其抗炎机制。清热解毒类中药的抗炎机制可分为8个方面,即对血管活性胺类介质的影响、对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的影响、对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对炎症信号通路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等的影响、对一氧化氮(NO)和趋化因子的影响、消除自由基、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等。通过综述、分析,针对目前的研究现状提出可能存在的问题,以期对清热解毒类中药抗炎活性成分的筛选以及进一步的临床应用有所裨益。 苗雨露 张雯霞 王玉娥 李媛 岳永花 倪艳关键词:抗炎 清热解毒类中药 活性成分 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调脾和中颗粒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优选调脾和中颗粒的最佳水提取工艺参数,为现代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方法:以总多糖、总黄酮及栀子苷含量为指标,应用Box-Behnken设计(BBD)-效应面法(RSM)优选影响水提工艺的主要因素,采用UV-Vis法测定各实验样品中总多糖和总黄酮含量,采用HPLC法测定栀子苷含量,对各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以OD值为响应变量建立二阶多项式模型。结果:经Design Expert 8. 0. 6软件分析,三个影响因素中提取次数对评价指标的影响最显著,加水量次之。最终确定调脾和中颗粒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 h。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经放大验证,重复性良好,能够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王玉娥 程玉钏 杨伟晗 李媛 郝旭亮 倪艳关键词:总多糖 总黄酮 栀子苷 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调脾和中颗粒的提取工艺 目的:优选调脾和中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方法:以总多糖、总黄酮及栀子苷含量为评价指标,以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对调脾和中颗粒的水提取工艺进行考察,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参数.结果:通过Design Expert... 王玉娥 杨伟晗 李媛 程玉钏 郝旭亮 倪艳关键词:总多糖 总黄酮 栀子苷 中西医治疗小儿厌食症研究概况 被引量:39 2017年 小儿厌食症(Infantile Anorexia)属于儿科中的常见疾病,各个年龄段的儿童均可发病,但多见于1~6岁的儿童,临床表现有小儿较长时间食欲不振、食量减少甚至出现拒食的症状,并且排除全身性和消化道器质性疾病,此临床症状属于慢性食欲障碍性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 杨伟晗 独家能 许雯雯 王玉娥 康永 倪艳关键词:小儿厌食症 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