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范太兴

范太兴

作品数:4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篇水处理
  • 2篇微电解
  • 2篇废水
  • 1篇电化学
  • 1篇有机废水
  • 1篇预处理
  • 1篇制膜废水
  • 1篇生化
  • 1篇水厂
  • 1篇水处理厂
  • 1篇铁炭
  • 1篇铁炭微电解
  • 1篇脱氮
  • 1篇脱氮技术
  • 1篇曝气
  • 1篇曝气微电解
  • 1篇紫外
  • 1篇紫外线
  • 1篇总氮
  • 1篇尾水

机构

  • 4篇北京交通大学
  • 3篇兰州交通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4篇李德生
  • 4篇范太兴
  • 1篇谭南中
  • 1篇吴为中
  • 1篇申彦冰
  • 1篇陈爱华
  • 1篇渐明柱
  • 1篇薛敏涛

传媒

  • 2篇广州化工
  • 1篇化工学报
  • 1篇能源与环境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国内铁炭微电解预处理有机废水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0年
介绍了铁炭微电解预处理高浓度难生化有机废水的原理。目前国内在矿山工业、焦化工业、石油化工工业、有机化工合成工业、食品工业、皮革工业、制药工业、和印染工业等高浓度难生化有机废水领域,铁炭微电解预处理及与其他工艺联合处理该类废水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铁炭微电解技术预处理高浓度难生化有机废水仍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
谭南中李德生洪飞宇范太兴
关键词:铁炭微电解预处理
污水处理厂尾水的电化学脱氮技术被引量:15
2013年
污水处理厂尾水中因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含量较低,无法实现生物深度脱氮,外排仍含有较高浓度的总氮,若排入河流会引起富营养化,因此深入研究尾水的深度脱氮技术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催化电氧化技术,以污水处理厂尾水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在电流密度、水力停留时间(HRT)、进水pH值等因素的影响下,尾水中总氮的去除。结果表明,催化电氧化技术在电流密度为32.67mA.cm-2、进水pH值为6.25~7.02、HRT为30min时,总氮(TN)从26.40mg.L-1降至11.91mg.L-1,NO3--N从18.03mg.L-1降至4.90mg.L-1,去除率分别可达到54.9%和72.8%;TN的脱除主要以硝氮(NO3--N)的去除为主。催化电氧化技术能高效去除污水厂尾水中的总氮,且具有运行稳定和抗冲击等优点。为污水处理厂尾水的电化学深度脱氮提供了理论基础。
李德生范太兴申彦冰吴为中
关键词:污水厂尾水总氮硝氮
电化学预处理与MBR工艺联合处理制膜废水被引量:4
2010年
针对某制膜企业废水COD值高,可生化性差的水质特点,在原有MBR(膜生物反应器)生化处理的基础上,增加曝气微电解-混凝/离心-催化电氧化对该制膜废水进行预处理,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使通过MBR处理的废水达标排放。现场测定结果表明,预处理设备运行效果良好,整套系统处理出水COD<100mg/L、BOD<20mg/L、NH3-N<10 mg/L。催化电氧化预处理与MBR生化联合工艺在高浓度难生化有机废水处理方向上具有比较好的应用前景。
渐明柱李德生薛敏涛陈爱华范太兴
关键词:制膜废水曝气微电解MBR
紫外与臭氧(UV/O_3)组合工艺在给水处理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0年
介绍紫外线消毒的现状、特点以及紫外/臭氧组合工艺的组合机理,指出污染物特性、碱度、臭氧浓度和水流速度是影响UV/O3组合工艺处理效果的4个主要因素;分析UV/O3组合工艺对细菌、有机物、有机优先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指出UV/O3组合工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可能的改进方向。
范太兴李德生洪飞宇
关键词:紫外线臭氧给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