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春芳 作品数:11 被引量:21 H指数:2 供职机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建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医药卫生 政治法律 农业科学 更多>>
X射线荧光光谱法检验塑料饮料瓶的研究 被引量:10 2016年 建立了检验塑料饮料瓶物证的分析方法。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57个塑料饮料瓶样品检验,使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塑料饮料瓶样品检验,采用X-MET专用操作软件,选用Plastic-FP方法对样品中所含钙元素分析,并结合厚度仪对塑料饮料瓶样品的检验结果,达到区分目的。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且无损检材,可用于检验塑料饮料瓶。 姜红 高春芳 务瑞杰 满吉 张嘉楠关键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X射线荧光光谱法 塑料饮料瓶 厚度 东亚人群族源推断SNP Panel分析 2021年 目的研发东亚人群中具有较高个体识别率及族源分析能力的SNP Panal。方法以耶鲁大学KIDD教授建立的55个SNP Panel和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SELDIN教授建立的128个SNP Panel,共计170个SNP Panel(简称170 SNP Panel)为基础,收集其在东亚人群中的检测数据,计算SNP位点的遗传学参数,结合热图分析结果筛选出适合东亚人群的SNP位点,并检测部分藏族及汉族人群样本,运用STRUCTURE软件、主成分分析、热图分析等方法分析其用于族源推断的可能性。结果筛选出45个SNP组成的Panel(简称45 SNP Panel),其中SNP位点的遗传学参数平均值优于170 SNP Panel,与170 SNP Panel具有相同的族源分析及推断能力。结论在族源推断信息上,45 SNP Panel完全可以替代170 SNP Panel,达到相同的族源分析及推断能力。而在遗传学参数上,在东亚人群中45 SNP Panel优于170 SNP Panel,体现了其潜在的重要法医学应用价值。 贾振军 高春芳 钱尊磊 刘卓 汤强 苑美青关键词:法医遗传学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主成分分析 紫外照射对血液中DNA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研究长波紫外照射对血细胞中DNA的损害及对DNA检测造成的影响。方法:制备3种不同浓度的血样本,使用长波紫外光源照射不同时间后,再进行STR基因座分型检测,并对检测结果及基因座的缺失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原血样本经紫外线照射前后都能得到完整的基因分型,少量血样本照射10 min后基因座减少,微量血样本照射5 min后基因座减少。长度为200 bp以上的STR位点较易缺失。结论:长波紫外照射会造成血液中DNA的损伤,原血样本不会影响DNA的检测,但低浓度的血样本,浓度越高,照射时间越长,STR分型检测中基因座缺失越多。 高春芳 姜红 武国梁关键词:血液 DNA检验 STR分型 太赫兹光谱结合特征选择算法分选掺混稻种 2024年 农业生产安全是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粳米作为日常食用的大米,劣质掺混种子的快速检验是相关领域的重要研究工作。本研究使用太赫兹时域光谱采集220份掺混稻种和纯品稻种样本的光谱信号,通过傅里叶变换(Fourier transform, FT)对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将时域信号转化为频域信号作为建模数据集,对QUSET等5种模式识别模型进行分选研究。结果表明,随机森林算法(RF)、连续投影算法(SPA)、变量集群分析耦合迭代保留算法(VCPA-IRIV)等3种算法分别选择9个、6个、25个重要的特征频率,其中VCPA-IRIV作为耦合算法选择的特征频率包含的光谱信息最为丰富。为进一步优化模型,对特征频率选择后建模,在分析速度和识别精准度上显著优于全光谱建模方法,经VCPA-IRIV算法筛选的25个特征频率建立的QUEST和KNN分类对是否掺混的鉴别准确率均能达100%。变量集群分析耦合迭代保留算法能够有效地选择包含信息丰富的太赫兹光谱特征频率,能够有效提升所建立的识别模型的准确率。基于太赫兹光谱和耦合特征选择算法建立的掺混稻种识别模型快速、准确,能够为检测劣质掺混粳米种子提供新的方法。 汪宇杰 张傲林 高春芳关键词:掺混 太赫兹时域光谱 模式识别 拉曼光谱在法医体液斑迹检验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24年 体液斑迹是犯罪现场常见的物证,其组织来源鉴别往往对于案件的定性有重要价值。拉曼光谱法具有快速、无损和灵敏度高等特点,与化学计量学方法结合可实现对体液斑迹的准确鉴别。本文综述了拉曼光谱技术在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尿液、唾液、汗液等体液斑迹检验中的研究进展,通过光谱特征及分类模型可对不同的体液进行识别和分类,复杂基底和混合斑等的影响是当前研究中关注较多的问题,这也使得拉曼光谱技术的应用逐步能够满足实际需求。此外,基于分析模型的改进,拉曼光谱检验还可提供体液种属、遗留时间、供者性别和种族等信息,有助于快速判断体液斑迹与案件的关联性,并提供侦查方向。 龚晓晓 高春芳关键词:拉曼光谱 化学计量学 混合斑 三阶导数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车漆的快速鉴别研究 被引量:1 2020年 为了解决公安工作中对嫌疑车辆的掉落车漆进行无损、快速和准确的鉴别,本实验提出一种基于三阶导数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主成分分析和Fisher判别分析的方法。通过实验收集并分析了59个车漆样本的光谱数据及其三阶导数谱图,在实验预处理上采用峰面积归一化、Savitzky-Golay平滑和自动基线校正,建立判别分析模型,对每个样本的原始光谱图进行求导,得出各个样本的高阶导数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并汇总所有样本的各个阶次的导数数据,建立不同阶次导数光谱数据的判别分析模型,对其区分准确率进行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车漆样本的三阶导数光谱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的判别分析模型区分准确率高达到98.3%,可准确度地对6个不同品牌的车漆进行有效区分。经过多次实验分析数据,三阶导数光谱可以有效放大各个样本的数据差异、挖掘隐藏于复杂谱峰中的有用信息,可以更准确的对其进行区分,实验结果表明三阶导数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的方法是一种有效的红外显微图像分析方法,可为其他的物理证据的鉴定与分析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 陈俊明 颜文杰 宋亚军 王继芬 高春芳关键词:主成分分析 保险杠拉曼光谱分类预测模型的建立 2020年 为了实现对拉曼光谱图的最优化处理,改善检测效果,提高鉴定效率,实现对案发现场保险杠碎片的快速无损检验鉴定,本研究借助牛顿插值多项式、Savitzky-Golay平滑滤波和Bayes判别分析的方法对保险杠样本的光谱图进行分析处理。采集6种品牌共计80个车用保险杠样本的拉曼光谱图,借助牛顿插值法、Savitzky-Golay滤波拟合法等方法处理后建立Bayes判别分类模型。结果表明:1次牛顿插值多项式处理后各样本的判别分析准确率最高,能够达到90.1%,对其开展5点Savitzky-Golay算法平滑处理后判别分析准确率可提升到97.5%。综上所述,借助牛顿插值多项式及Savitzky-Golay处理后进行判别分析可以对保险杠样本的品牌进行快速、无损、准确的检验鉴别,此方法对于其他物证的分类和鉴定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刘富邦 王继芬 汪生军 李昊轩 高春芳 何欣龙关键词:拉曼光谱 保险杠 用于现场勘查的便携式鲁米诺试验观察记录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属于刑事科学技术领域,具体为用于现场勘查的便携式鲁米诺试验观察记录装置,包括遮光箱体,所述遮光箱体上设有观察窗口和摄像窗口,且所述遮光箱体左右两侧上方均设有喷壶接入口,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现场勘查中光线较强... 高春芳 黄冬强中国南方两汉族群体的19个STR基因座的特征分析 2021年 目的获得南方汉族群体的基因多态性信息,分析16个东亚各人群的族源关系。方法 2018年3~7月收集贵州省和江西省汉族群体中健康且无亲缘关系的720份个体血液样本,其中贵州省407份,江西省313份。使用短串联重复序列(STR)试剂盒扩增检测样本,获得法医学参数;通过文献获取湖北汉族,湖南汉族,四川汉族,重庆汉族,贵州布依族、侗族和苗族,云南白族、彝族、哈尼族和纳西族,广西壮族以及日本和韩国共14个人群的法医学参数,采用Arlequin v3.5遗传软件计算16个东亚人群(本研究的贵州汉族、江西汉族以及文献获得的14个人群)之间的相对遗传距离(Fst),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多维尺度分析(MDS)和主成分分析(PCA),MEGA6软件绘制系统进化树。结果在贵州汉族人群中,累积个人识别率为1-3.3080×10-23,累积非父排除率为1-3.1792×10-8。在江西汉族人群中,累积个人识别率为1-5.4721×10-23,累积非父排除率为1-1.6544×10-8。少数民族(贵州布依族、贵州侗族、贵州苗族、广西壮族、云南哈尼族和云南纳西族)与汉族群体间存在明显的遗传距离。日本人群与汉族群体的遗传距离最大,韩国人群与汉族群体具有较近的遗传距离。进化树结果表明贵州汉族、江西汉族群体与其他汉族群体聚集在一起,未见明显区别。结论 14个基因座在贵州、广西人群中遗传多态性较好,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日本与汉族之间的遗传差异明显,而汉族人群内部遗传差异不明显。 贾振军 高春芳 钱尊磊 刘卓 金华 苑美青关键词:基因 法医学 短串联重复序列 新冠疫情期间DNA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设计研究 被引量:6 2020年 生物物证技术在刑事侦查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DNA鉴定被称为新的破案法宝之一。但在现场实验教学中往往存在空间、时间有限等问题的限制,特别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现场DNA实验教学无法正常开展,限制了学生学习DNA相关理论知识的积极性,无法达到生物物证检验鉴定能力的培养要求。而虚拟仿真实验通过远程教学,可以解决以前及疫情期间实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对人类DNA提取与鉴定的流程及鉴定方法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本文在DNA实验内容、仿真系统规格要求、功能要求、实施流程等方面进行设计,对前期的教学效果进行调查,最终结论认为DNA虚拟仿真实验在新冠疫情期间可以突破仪器设备和时空限制,实验教学中学生全流程全时段参与,建立"互联网+实验室"教学模式,促进实验教学资源开放共享。 贾振军 高春芳 戴蓬 刘卓 钱尊磊 姚伟宣关键词: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