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海燕
-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1
- 供职机构: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LncRNA XLOC_036125-Lgmn-Beclin-1轴在STEMI中的功能
- 2022年
- 目的探究LncRNA XLOC_036125-Lgmn-Beclin-1轴在造影剂所致急性肾损伤中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构建大鼠肾小管细胞CI-AKI模型。转染LncRNA XLOC_036125稳定过表达载体/LncRNA XLOC siRNA干扰细胞水平LncRNA XLOC表达量,采用RT-qPCR和Western印迹实验观察LncRNA XLOC_036125对Lgmn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LncRNA XLOC_036125和Lgmn靶向作用关系。采用GST-pull down实验检测Lgmn蛋白与Beclin-1蛋白之间相互作用关系;构建Lgmn稳定过表达重组质粒载体及Lgmn siRNA,采用RT-qPCR和Western印迹实验观察Lgmn对Beclin-1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同时采用RT-qPCR和Western印迹实验观察LncRNA XLOC_036125对Beclin-1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探究LncRNA XLOC_036125调控Lgmn与Beclin-1参与自噬过程的作用。结果与空载质粒对照组比较,LncRNA XLOC_036125重组质粒组HK-2细胞中,Lgmn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5);与siRNA对照组比较,LncRNA XLOC_036125 siRNA组HK-2细胞中,Lgmn mRNA及蛋白表达则明显降低(P<0.05);LncRNA XLOC_036125和Lgmn存在靶向结合关系;在HK-2细胞中,Lgmn蛋白与Beclin-1蛋白存在靶向结合关系,转染Lgmn稳定过表达重组质粒后,HK-2细胞中Beclin-1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5),转染Lgmn siRNA后,HK-2细胞中Beclin-1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空载质粒对照组比较,LncRNA XLOC_036125重组质粒组HK-2细胞中Beclin-1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5),LncRNA XLOC_036125 siRNA组HK-2细胞中Lgmn mRNA及蛋白表达则明显低于siRNA对照组(P<0.05)。结论LncRNA XLOC_036125可通过靶向结合Lgmn调控Lgmn及下游Beclin-1表达水平,参与HK-2细胞自噬调控作用,影响CI-AKI的发生。
- 杨和银魏海燕田云涛阿依帕夏·艾沙姜伶吐尔逊娜依·艾海提
- 关键词:急性肾损伤长链非编码RNA细胞自噬
- 克拉玛依炼油厂社区居民代谢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了解克拉玛依炼油厂社区居民代谢综合征(MS)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07年10月-2010年3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克拉玛依炼油厂社区年龄>35岁常住成人作为调查对象,自行设计调查表调查不同民族、不同性别成人代谢综合征患病情况。结果本社区居民代谢综合征患病率标准化后为39.3%,男性代谢综合征患病率标准化后为38.60%,女性为40.0%。汉族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38.8%,维吾尔族为42.9%,哈萨克族为46.7%,MS患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饮酒、肥胖、年龄、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P<0.05)。结论新疆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随年龄增加呈增高趋势。代谢综合征患病的危险因素为饮酒、肥胖、年龄、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
- 向阳胡育英彭潇马依彤刘芬杨毅宁李晓梅魏海燕吐尔逊娜依.艾海提
-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肥胖患病率流行病学
- 基于TLR4/NF-κB途径探究左西孟旦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被引量:12
- 2021年
- 目的通过探究左西孟旦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观察其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5只健康清洁级ApoE-/-小鼠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模型组、左西孟旦(2 mg/kg)组、左西孟旦(2 mg/kg)+脂多糖[LPS,2 mg/kg,Toll样受体4(TLR4)激动剂]组,每组15只,以高脂饲料喂养;取15只健康清洁级C57BL/6小鼠作为对照组,以普通饲料喂养。喂养8周后,ip给药,模型组和对照组ip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1次,持续4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HE染色与Masson染色观察主动脉组织形态变化与纤维化水平,油红O染色检测全主动脉及主动脉根部动脉斑块形成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主动脉M1型标记蛋白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与M2型标记蛋白分化群206 (CD206)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主动脉M1型巨噬细胞相关基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与M2型巨噬细胞相关基因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精氨酸-1(Arg-1)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主动脉TLR4与磷酸化的核转录因子kB p65(p-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TG、TC和LDL-C水平显著升高,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主动脉内膜增厚,斑块面积显著增加,伴随大量纤维化(P<0.05);iNOS阳性细胞比例显著升高,CD206阳性细胞比例显著下降(P<0.05);TNF-α、IL-6 mRNA水平显著上调,TGF-β、Arg-1 mRNA水平显著下调(P<0.05);同时TLR4、p-NF-κB p65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左西孟旦组小鼠血清TG、TC和LDL-C水平显著降低,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主动脉病理现象减轻,斑块面积显著减小,纤维化程度显著变小(P<0.05);iNOS阳性细胞比例显著下降而CD206阳性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5);TNF-α、IL-6 mRNA水平显著下调,TGF-β、Arg-1 mRNA水平显著上调(P<0.05);TLR4、p-NF
- 冯伟魏海燕师艳艳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左西孟旦
- 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的效果探讨
- 2018年
- 目的:探究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冠心病二科收治的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应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对应组患者使用药物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试验组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血流动力学指标、心功能指标及h S-CRP(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结果:与对应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SV(心搏出量)、LVSP(左心室收缩压)的水平及LVEF(左心射血分数)值均较高,其NTpro BNP(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的水平、CTn I(肌钙蛋白)的水平、全血黏度低切值、全血黏度高切值、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沉值、纤维蛋白原的数值及h S-CRP的水平均较低(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 冯玉萍魏海燕
-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HS-CRP
- 血清NLRP3水平和造影剂用量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造影剂肾病的诊断价值研究
- 2024年
- 背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常见的心血管急危重症之一,首选治疗方式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PCI术后患者多发造影剂肾病(CIN),CIN会显著增加患者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早诊断、早治疗尤为重要。目的探讨血清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水平、造影剂用量对STEMI患者PCI术后CIN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22年6—12月在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确诊为STEMI且急诊行PCI术的25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PCI术后24、48 h是否发生CIN分为CIN组61例,非CIN组196例。收集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并记录患者术中造影剂用量。患者入院第2天抽空腹静脉血,检测肾功能指标、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和血清NLRP3水平,同时心脏彩超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发生CIN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NLRP3水平及造影剂用量对CIN的诊断价值。结果CIN组患者男性比例、术前血尿酸、白蛋白低于非CIN组,造影剂剂量、NLRP3高于非CIN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造影剂用量增加(OR=1.008,95%CI=1.001~1.015,P=0.017)、血清NLRP3水平升高(OR=1.139,95%CI=1.054~1.230,P=0.001)是发生CIN的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造影剂用量、血清NLRP3水平以及二者联合应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CIN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7(95%CI=0.716~0.879)、0.885(95%CI=0.828~0.942)、0.939(95%CI=0.896~0.981)。结论在STEMI患者中,造影剂用量和血清NLRP3水平是PCI术后CIN的危险因素,可作为PCI术后CIN的预测指标,二者联合应用对CIN的诊断价值较为明确。
- 提拉柯孜·图尔荪魏海燕努尔巴哈尔·热木图拉杨和银
- 关键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造影剂肾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