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聪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篇地下连续墙
  • 3篇连续墙
  • 2篇堆载
  • 2篇数值模拟
  • 2篇水平荷载
  • 2篇荷载
  • 2篇值模拟
  • 1篇挡土
  • 1篇挡土墙
  • 1篇地下墙
  • 1篇堆载作用
  • 1篇压桩
  • 1篇模型试验
  • 1篇内力
  • 1篇静压
  • 1篇静压桩
  • 1篇管桩
  • 1篇复杂条件下
  • 1篇不均匀沉降
  • 1篇沉降

机构

  • 6篇山东建筑大学
  • 4篇山东电力工程...
  • 2篇大连理工大学
  • 2篇山东省建筑工...

作者

  • 6篇刘聪
  • 5篇魏焕卫
  • 4篇张伟
  • 2篇杨庆义
  • 1篇王建强
  • 1篇李瑜
  • 1篇孙川
  • 1篇陈逸飞

传媒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岩土力学
  • 1篇结构工程师
  • 1篇山东建筑大学...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堆载下桩+地下墙水平承载组合基础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桩–地下墙组合基础是一种新型的水平承载基础,具有水平承载力高、造价低的优点。通过进行新型组合基础的室内模型试验,研究堆载作用下该组合基础内力及变形的规律,同时进行常规桩–承台基础的室内模型的比对试验,得到新型组合基础的变形控制机制,为进一步推广这种技术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试验结果表明,(1)组合基础相对于桩承台基础具有较高的水平承载力;(2)组合基础主要由前墙受力,且组合基础桩身下部受力较小;(3)组合基础与桩承台基础的变形性状不同,前者由于受较大负摩阻力作用,基础向堆载侧倾斜且呈整体下沉趋势,后者向远离堆载侧位移;(4)上部荷载对组合基础水平承载力影响较小但增加基础的倾斜。
魏焕卫孙川王建强李瑜刘聪张伟
关键词:模型试验地下墙堆载
堆载作用下地下连续墙-桩组合基础数值分析
2017年
地下连续墙-桩组合基础的理论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地下连续墙-桩组合基础和周围土体共同作用时其水平变形和内力变化机理以及载荷之间的分担情况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基于堆载作用下地下连续墙-桩组合基础的水平承载性状,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进行数值分析,探讨不同堆载等级、不同墙桩长度比、有无竖向荷载、桩径、堆载面积以及堆载距离等影响因素对地下连续墙-桩组合基础的水平变形及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堆载等级、不同墙桩长度比、堆载距离以及堆载面积对组合基础的水平变形和内力的影响敏感性较为突出;组合基础上部和地下连续墙与桩的连接处2个部位需要着重考虑不利影响问题;组合基础上部的地下连续墙对水平推力的承担比重较大,下部的桩主要起嵌固作用,地下连续墙与桩的长度比为4∶6时设计更合理。
刘聪魏焕卫张伟杨庆义
关键词:数值模拟内力
复杂条件下挡土墙的微型桩托换加固设计
针对某地段挡土墙不均匀沉降的现象,通过对挡土墙周围环境和地质条件的分析,并根据理论计算,给出了造成该挡土墙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即抵抗滑移的抗力不足及大面积回填土引起挡土墙沉降.基于该挡土墙不均匀沉降以及开裂的问题,利用微型...
刘聪魏焕卫
关键词:挡土墙不均匀沉降
文献传递
水平荷载下地下连续墙一桩组合基础数值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鉴于地下连续墙用材量较大的缺陷,研究一种新型基础形式——地下连续墙与桩组合基础,为地下连续墙新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文章针对水平荷载作用下地下连续墙-桩组合基础的水平承载性状,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通过数值计算测点的位移、弯矩曲线研究,分析了组合基础在不同水平荷载、不同长度比、有无竖向荷载、土体弹性模量、内摩擦角、粘聚力等因素影响下的水平变形及内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荷载等级和墙桩长度比对组合基础的水平变形和内力变化影响敏感度较为突出,地下连续墙与桩的长度比为4:6时设计更合理;组合基础顶部以下1/2的部分是承担大部分水平变形和内力变化的位置,新型组合基础的受力特性符合了变刚度设计新理念,即变形大的位置增加刚度,减小变形,而变形小的地方则减小刚度,节省费用;新型组合基础上部和地下连续墙与桩的连接处存在两个最不利影响作用部位,需要着重考虑最不利影响问题。
刘聪魏焕卫张伟杨庆义
关键词:水平荷载数值模拟
地下连续墙-桩组合基础的水平承载性能被引量:1
2023年
地下连续墙-桩组合基础是将地下连续墙与桩基础结合的一种新型变刚度基础形式。从设计理念上讲,地下连续墙-桩组合基础具有较好的抵抗侧向变形的能力且兼具经济型,然而目前还缺乏从受力特性角度对该新型基础形式的受力机理进行系统的研究。基于开展的大比尺现场模型试验真实模拟新型组合基础在水平荷载下的受力,将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得出基础的荷载与位移的变化规律。通过分析不同等级荷载下组合基础的变形特性,揭示基础的荷载传递规律,并对桩墙组合基础的水平承载力进行了初步近似计算。结果表明:水平荷载作用下组合基础出现整体倾斜破坏;墙身弯矩远大于桩身弯矩,桩墙弯矩随加载等级的递增而逐渐增大,且弯矩最大处位置与弯矩峰值位置不变;随埋深、荷载的增加,墙侧土压力呈现非线性变化,地连墙边侧土压力大于中间土压力,并且最大土压力出现在连续墙中下部。
张伟张兴丽陈逸飞魏焕卫魏焕卫
关键词:水平荷载
开口与闭口管桩连续贯入机理的可视化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静压管桩连续贯入的动力响应不仅会引起土体的局部大变形,还会改变桩周土体的有效应力状态,从而影响自身的贯入阻力以及桩基承载力时效。现有研究更多关注的是沉桩后的承载变化,对于沉桩过程贯入机理的认识仍相对不足。为此,克服传统全模型试验不可视的局限,通过透明土可视化物理模型试验开展了开口与闭口管桩静压沉桩连续贯入全过程的对比试验,获得了开口与闭口管桩相同沉桩条件下的桩周土体的位移场。系统研究了两种形式下全时空域的桩周土体扰动变化规律及承载特性的发挥,并讨论了开口与闭口管桩贯入机理的差异性。试验结果表明:由于土塞效应渐进调动的原因导致开口与闭口管桩的挤土效应发挥机理存在较大差异,闭口管桩连续贯入引起的位移矢量场的模式主要以桩端放射状挤压土体运动为主,而开口管桩的位移矢量场则表现为管桩内部竖向位移最大、桩身两侧的扰动变形较小;贯入初期,开口管桩所调动的贯入阻力远小于闭口管桩,随着土塞程度的增大,土塞效应引起的开口管桩的土塞端阻对于总贯入阻力的贡献占比逐渐增大。
于洪川代楠陈逸飞刘聪
关键词:静压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