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青
-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和类肝素酶-1在肾上腺皮质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2011年
-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PDGFR)和类肝素酶-1(HPA)在肾上腺皮质癌(A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经手术治疗且具有完整的临床、病理资料的肾上腺皮质肿瘤存档石蜡标本37例,其中良性组20例,恶性组(ACC组)17例。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良、恶性肾上腺皮质肿瘤中IGF-2、VEGFR-2、PDGFR和HPA的表达情况。结果 IGF-2在ACC组中呈高表达(76.47%),在良性组中表达低(5.00%),ACC组与良性组之间IGF-2的表达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VEGFR-2在ACC组中呈高表达(76.47%),在良性组中表达较低(25.00%),ACC组与良性组之间VEGFR-2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PDGFR在ACC组中表达的阳性率为(17.64%),在良性组中为(20.00%),PDGFR在ACC组中的表达与在良性组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HPA在ACC组中的表达为(94.12%),良性组中为(15.00%),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IGF-2、VEGFR-2和HPA在ACC中的高表达为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在ACC中的应用,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
- 祝宇徐云泽吴瑜璇何竑超赵菊平尉青马贵芮文斌盛佳雁计骏孙福康周文龙谢欣沈周俊金晓龙
- 关键词:肾上腺皮质癌
- 热休克蛋白在良恶性嗜铬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通过检测热休克蛋白90(HSP90)在良、恶性嗜铬细胞瘤(P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HSP90能否成为一项用于评估嗜铬细胞瘤潜在恶性程度的有效分子标记物。方法选取1986年10月~2006年8月在我院泌尿外科行手术治疗、且有完整的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的嗜铬细胞瘤患者存档石蜡标本38例,其中良性嗜铬细胞瘤(BP)21例,恶性嗜铬细胞瘤(MP)17例。采用免疫组化技术Envision二步法,检测良、恶性嗜铬细胞瘤中HSP90的表达情况。恶性组经首次手术确诊后随访28~179月,良性组经首次手术确诊后随访93~264月。结果在MP组中HSP90的阳性表达率为70.59%,明显高于BP组中阳性表达率28.57%,两组热休克蛋白的表达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HSP90有望成为区分嗜铬细胞瘤良恶性的一项指标。
- 盛佳雁祝宇尉青吴瑜璇计骏何竑超赵菊平沈周俊马贵徐云泽
- 关键词:嗜铬细胞瘤热休克蛋白90免疫组化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