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
- 作品数:8 被引量:94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不同苜蓿种质材料对茎点霉叶斑病的抗性评价被引量:2
- 2016年
- 为了明确不同苜蓿材料(Medicago Sativa)对茎点霉叶斑病的抗性,对来自国内外的30份苜蓿材料进行了苗期抗病性评价,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比色法,对不同抗感病材料体内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苜蓿材料对茎点霉叶斑病的抗病性存在显著差异,各材料间病情指数(4.28-51.65)变化较大,其中抗病性最强的是来自内蒙的‘敖汉苜蓿’,感病性最强的是来自陕西的‘陕西苜蓿’,中抗材料有10份。接菌前,各材料间CAT,SOD活性差异显著(P〈0.05),而PAL活性差异不显著;接菌后,3种酶活性均比接菌前有所升高,CAT和PAL呈先增后减的趋势,SOD活性呈依次递减趋势;同一材料在接菌后第4,8,12天3种酶活性也表现显著性差异(P〈0.05)。
- 张丽潘龙其袁庆华王瑜苗丽宏
- 关键词:抗病性
- 紫花苜蓿根腐病原菌--拟枝孢镰刀菌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27
- 2015年
- 本文对从内蒙古赤峰巴雅尔草业基地紫花苜蓿根部分离到的菌株BYE27-2-5进行了致病性测定、形态学和rDNA-ITS序列分析鉴定及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该菌菌丝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30和28℃;pH 值5.0~11.0均宜于菌丝生长,产孢最适pH8.0,孢子萌发最适pH7.0;光暗交替利于菌丝生长,光照利于产孢和孢子的萌发;孢子在相对湿度低于75% 不萌发,高于95% 萌发较快;葡萄糖蛋白胨培养基利于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利于产孢;碳源中葡萄糖利于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蔗糖利于产孢;氮源中蛋白胨利于菌丝生长,酵母膏利于产孢和孢子萌发;菌丝致死温度为54℃(10min),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48℃(10min);根据其形态特征和rDNA-ITS序列分析结果,鉴定其为拟枝孢镰刀菌(犉狌狊犪狉犻狌犿狊狆狅狉狅狋狉犻犮犺犻狅犻犱犲).
- 潘龙其张丽杨成德袁庆华王瑜苗丽宏
- 关键词:紫花苜蓿病原鉴定生物学特性
- 东北与华北地区紫花苜蓿病害调查与主要病害流行规律研究被引量:21
- 2016年
- 2013与2014年对东北地区(黑龙江省与吉林省)与华北地区(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的紫花苜蓿病害进行了调查。此次调查在东北地区共发现紫花苜蓿病害14种,其中黑龙江省12种,吉林省10种;在华北地区共发现紫花苜蓿病害17种,其中河北省10种,内蒙古自治区13种。东北地区在生产中易大面积发生且危害较严重的病害主要有5种,分别为褐斑病、春季黑茎与叶斑病、匍柄霉叶斑病、霜霉病、镰刀菌根腐病,7-8月为病害高发期。华北地区各调查点病害种类差异较大,内蒙古自治区危害较严重的病害主要有5种,分别为霜霉病、锈病、匍柄霉叶斑病、春季黑茎与叶斑病、尖孢镰刀菌根腐病,发病高峰期为6-9月;河北省廊坊市危害较严重的病害主要有6种,分别为褐斑病、锈病、匍柄霉叶斑病、春季黑茎与叶斑病、木贼镰刀菌根腐病、炭疽病,发病高峰期为7-10月;河北省张家口市危害较严重的病害主要有4种,分别为霜霉病、褐斑病、锈病、春季黑茎与叶斑病,发病高峰期为6-10月。
- 王瑜袁庆华苗丽宏张丽潘龙其
- 关键词:紫花苜蓿病害调查
- 紫花苜蓿不同品种对拟枝孢镰刀菌的抗性评价被引量:8
- 2016年
- 在温室盆栽30个紫花苜蓿品种45d后,将拟枝孢镰刀菌接种于幼苗根部土壤中,10d根据根部病情指数评定抗病性,筛选抗性后选择抗病和感病品种再次接种,于4,8和12h时测定与抗性相关酶的活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抗性差异显著,其中耐病品种为晋南苜蓿、驯鹿、PG塞特、苏联二号4个,占测定品种总数的13.3%;高感品种为新疆大叶、中苜一号、陇中苜蓿、北疆苜蓿、皇冠、甘肃苜蓿和萨兰斯7个,占23.3%;其余的均为感病品种,占63.4%;未发现抗病和免疫品种。酶活性变化测定表明,对于接菌与未接菌的供试耐病和高感苜蓿品种,不同品种间CAT、SOD、PAL的活性存在一定差异;总体接菌植株的酶活性高于对照,且耐病品种的酶活性高于感病品种,酶活性在接菌后4~8d呈上升趋势,8~12d呈下降趋势;接菌植株CAT活性较对照增幅明显,SOD、PAL活性较其对照增幅不明显。
- 潘龙其张丽田进山袁庆华王瑜苗丽宏
- 关键词:抗性评价酶活测定
- 苜蓿对匍柄霉叶斑病与茎点霉叶斑病的抗性评价研究被引量:13
- 2015年
- 为探明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对匍柄霉叶斑病与茎点霉叶斑病的抗性,本研究采用温室内孢子悬浮液喷雾接种法,对来自国内外的40个苜蓿品种进行了苗期抗病性鉴定和评价,同时,对接种浓度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孢子悬浮液浓度的升高,10个品种匍柄霉叶斑病与茎点霉叶斑病的病情指数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匍柄霉叶斑病的适宜接种浓度为1×10^5~1×10^6个孢子/mL,茎点霉叶斑病的适宜接种浓度为1×10^6个孢子/mL。在1×10^6个孢子/mL的接种浓度下,40个苜蓿品种匍柄霉叶斑病的病情指数为3.33~35.83,茎点霉叶斑病的病情指数为13.07~52.27,品种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从中筛选出抗匍柄霉叶斑病品种14份,其中,高抗品种1份(公农2号),中抗品种13份;从中筛选出抗茎点霉叶斑病品种1份,为来自美国的中抗品种润布勒。
- 王瑜刘怡周彬彬袁庆华张丽潘龙其
- 关键词:紫花苜蓿抗病性
- 苜蓿茎点霉叶斑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16
- 2015年
- 为明确苜蓿茎点霉叶斑病的病原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并研究了温度、培养基、pH、光照、碳氮源及湿度对病原的影响。结果显示:被鉴定病原为苜蓿茎点霉(Phoma medicaginis)。该菌菌丝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0、20和25℃;最适培养基有V8培养基、苜蓿煎汁培养基和葡萄糖蛋白胨培养液;pH 3-12均能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最适pH均为6;全光照利于菌丝生长和产孢,不同光照处理对分生孢子萌发差异不明显;菌丝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的最适碳源分别为蔗糖、葡萄糖和果糖,最适氮源分别为牛肉膏、蛋白胨和酵母膏;分生孢子萌发需要较高的湿度,在相对湿度(RH)85%以下不萌发,在水滴中萌发好。菌丝和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分别为50℃(10min)和44℃(10min)。
- 张丽潘龙其王生荣袁庆华王瑜苗丽宏
- 关键词:病原鉴定生物学特性
- 不同杀菌剂对苜蓿茎点霉叶斑病的防效被引量:3
- 2015年
- 为了筛选防治苜蓿茎点霉叶斑病的有效药剂,采用生长速率法对其病原菌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并进行了盆栽药效试验和大田药效试验。室内毒力测定表明,同一药剂抑菌率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其中96%丙环唑抑菌作用最强,EC50最小,为0.5690μg/mL。盆栽试验表明,96%丙环唑的防效较好,其EC50为4.778μg/mL;20个复配组合中,除了5个组合为加成作用,其余均为增效作用。大田试验表明,各单剂中以丙环唑防效最好,其有效剂量为250g/hm2时防效为78.18%;复配剂以丙环唑与代森锰锌有效剂量1∶1时的增效最明显。
- 张丽潘龙其袁庆华王瑜苗丽宏马甲强
- 关键词:苜蓿茎点霉杀菌剂毒力测定防效
- 不同杀菌剂对拟枝孢镰刀菌的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效被引量:20
- 2016年
- 为筛选高效防治紫花苜蓿根腐病的药剂,选用不同杀菌剂对拟枝孢镰刀菌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盆栽药效试验和紫花苜蓿根腐病的大田防治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抑菌效果较好的分别是98%咯菌腈和98%戊唑醇,质量浓度为1.25μg/mL时,它们的抑菌率分别为90.11%和83.68%,抑菌效果较差的分别是98%嘧菌酯和97%恶霉灵。盆栽试验结果表明:98%咯菌腈的EC50值最小,为2.060 3μg/mL,对紫花苜蓿拟枝孢镰刀菌的抑制作用最大。15个复配组合除组合4、8、9和10表现为相加作用外,其余组合均表现为增效作用。大田试验结果表明:50%咯菌腈和43%戊唑醇以有效剂量250g/hm2的防效较好,其防效分别为69.42%和66.78%,50%咯菌腈和43%戊唑醇以有效剂量125和125g/hm2复配具增效作用的同时防效较好,为71.39%。咯菌腈和戊唑醇等可作为大田防治紫花苜蓿根腐病的首选药剂。
- 潘龙其张丽袁庆华王瑜苗丽宏马甲强
- 关键词:毒力测定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