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娣 作品数:16 被引量:63 H指数:4 供职机构: 安徽中医药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理筋正骨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观察理筋正骨手法结合运动锻炼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名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理筋正骨手法结合运动锻炼,对照组采用牵引疗法联合运动锻炼;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手持式压痛仪检测患者颈部疼痛部位压痛阈值,关节角度尺测量颈椎关节活动度,采集颈部肌肉表面肌电积分肌电值(integral electromyogram,iEMG),计算颈椎前屈、后伸、侧屈的肌肉协同收缩率(co-contraction ratio,CCR),采用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价功能改善程度,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减轻,颈椎活动度增加,颈部肌肉CCR下降,NDI降低(P<0.05);治疗组疼痛、颈椎关节活动度、颈部肌肉CCR、NDI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理筋正骨手法结合运动锻炼可有效减轻颈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提高颈部肌肉协调性,改善患者颈椎功能,其疗效优于牵引疗法结合运动锻炼。 梁颖 陈朝晖 林永艳 张文娣 李冬静关键词:颈型颈椎病 运动锻炼 思维导图结合ICF理论在物理治疗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23年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结合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架构的教学模式在康复治疗学专业物理治疗学课程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安徽中医药大学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78名,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思维导图结合ICF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对照组采用思维导图结合常规实训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对比两组理论成绩、实训操作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及教学效果评价。结果:比较两组教学效果,观察组的理论成绩和实训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评判性思维能力各维度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课程结束后,观察组学生自评、团队互评、教师评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思维导图结合ICF教学模式可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有助于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培养适合健康中国时代需求的应用型康复治疗专业人才。 程露露 张文娣 张文娣 李梦醒 张慧关键词:思维导图 运动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21年 从肌力训练、有氧运动训练、神经肌肉运动训练、其他疗法等四方面介绍了运动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研究概况,并进行了个性化的运动处方制定,总结当前临床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展望,为膝骨关节炎的运动治疗提供参考。 金晗 陈朝晖 张文娣 姚梦莉 徐寒关键词:膝骨关节炎 运动康复 运动处方 理筋正骨手法联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治疗肱骨外上髁炎29例临床观察 2024年 目的观察理筋正骨手法联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由于在治疗过程中2组各有1例患者脱离研究,最终各纳入29例。对照组给予体外冲击波联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涂抹治疗,治疗组采用理筋正骨手法联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涂抹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压痛阈值、改良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桡侧腕伸肌群中位频率(MF)及积分肌电(iEMG)值。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55%(28/29),对照组为72.41%(21/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肘关节疼痛、运动功能、稳定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及MEPS总分,压痛阈值,桡侧腕伸肌群iEMG及MF值均明显升高,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更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理筋正骨手法联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肱骨外上髁炎患者疼痛及肌肉疲劳度,降低肘关节周围肌群张力,改善肘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余洋洋 金祥雨 李冬静 程露露 张文娣 林永艳 陈朝晖关键词:肱骨外上髁炎 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 颈椎病的运动疗法及机制研究进展 2024年 目的本文对颈椎病的运动疗法及机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进一步为本病临床运动处方的制定和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文献研究,以“颈椎病”“颈痛”“运动治疗”“运动控制”“悬吊”“传统功法”“八段锦”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数据库中检索中文文献;以“cervical spondylosis”“neck pain”“exercise therapy”“motor control training”“sling exercise training”“qigong”“Baduanjin”为关键词,在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检索英文文献,检索时间范围2013年2月至2023年5月。结果在治疗颈椎病的运动疗法中,传统功法如八段锦、太极拳、五禽戏等运动强度小,简便易学,安全有效;现代运动疗法如运动控制、悬吊、牵伸训练等运动强度不等、坚持治疗疗效显著;运动疗法联合其他常规治疗或是运动疗法间的联合治疗效果更佳。运动疗法通过拉伸颈肌促进血液循环,激活脊髓上中枢镇痛通路,增加抗炎信号转导,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发挥镇痛作用;增强肌力,改善僵硬和疲劳,恢复椎体力学平衡;增加神经与肌肉间的反馈,改善颈部本体感觉。结论运动疗法主要通过抗炎镇痛、改善颈椎感觉与运动功能来治疗颈椎病。运动疗法可有效改善颈椎病患者颈部疼痛和功能障碍,缓解患者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邹首琴 戴康乐 刘钰祯 李桂花 汤雯雁 张文娣 陈朝晖关键词:颈椎病 运动疗法 康复锻炼 理筋正骨手法联合易化牵伸术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30例 被引量:18 2017年 目的观察中医理筋正骨手法联合易化牵伸术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60例陈旧性踝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理筋正骨手法联合易化牵伸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电磁波治疗仪照射和针刺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分别比较患者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以及压痛程度评分的差异。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压痛程度评分、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较本组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各评价指标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理筋正骨手法联合易化牵伸术可以改善陈旧性踝关节扭伤患者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王波 陈朝晖 程露露 张文娣理筋正骨手法治疗骶髂关节错缝即刻效应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观察理筋正骨手法对于骶髂关节错缝所致的疼痛及髋关节内、外旋角度改变的即刻疗效。方法:将60例骶髂关节错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理筋手法治疗;治疗组患者接受理筋正骨手法治疗。对比2组即刻镇痛及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即刻疼痛均减轻(P<0.05);治疗组髋关节内、外旋角度变化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有效率为93%,对照组为83%,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理筋正骨手法治疗骶髂关节错缝的即刻镇痛和髋关节内、外旋角度变化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理筋治疗。 陆永雷 陈朝晖 程露露 张文娣关键词:骶髂关节错缝 理筋手法 理筋正骨手法结合运动疗法治疗女性患者慢性颈痛的临床观察及机制研究 目的:观察理筋正骨手法结合运动疗法治疗女性患者慢性颈痛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纳入的60例女性慢性颈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理筋正骨手法结合运动疗法,对照组采用调制中频电... 张文娣关键词:慢性颈痛 运动疗法 调制中频电疗法 文献传递 三种椎动脉型颈椎病动物模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通过比较三种造模方法的科学性,以期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实验研究提供最合理的造模方法。方法:分别采用注射硬化剂造模法、力学平衡失调造模法、混合造模法制备3组椎动脉型颈椎病大鼠模型。通过X线影像分析各组大鼠颈椎退变情况;运用HE染色法进行小脑组织形态学观察;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浆ET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三种模型的影像学评分、血浆ET含量均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1);力学平衡失调造模组与混合造模组组间影像学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均高于注射硬化剂造模组(P<0.05);三组模型大鼠的血浆ET含量比较无差异。结论:三种模型制作均成功;力学平衡失调造模法与混合造模方法要优于注射硬化剂造模法。 陆永雷 陈朝晖 程露露 张文娣 何云欢 栾国瑞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 动物模型 理筋正骨手法结合肌内效贴治疗急性期肩关节周围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观察理筋正骨手法结合肌内效贴治疗急性期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急性期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手法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手法组给予理筋正骨手法结合肌内效贴治疗,对照组给予超短波疗法结合肌内效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压痛阈值、肩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Constant-Murley score,CMS)、表面肌电积分肌电图(integral electromyogram,iEMG)值。结果手法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手法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压痛阈值、CMS、肩关节ROM、iEMG值均显著升高(P<0.05),且手法组升高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理筋正骨手法结合肌内效贴治疗可缓解急性期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的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 林永艳 陈朝晖 金晗 金祥雨 张文娣 余洋洋 梁颖 唐超群 夏照生 代建关键词:肩关节周围炎 超短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