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树彬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4
供职机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育种工程项目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小麦
  • 3篇性状
  • 2篇生理性状
  • 2篇水分
  • 2篇抗旱
  • 2篇抗旱指数
  • 2篇旱作
  • 1篇性状分析
  • 1篇选育
  • 1篇选育方法
  • 1篇选育研究
  • 1篇雨养
  • 1篇雨养条件
  • 1篇育种
  • 1篇育种目标
  • 1篇山西小麦
  • 1篇穗部
  • 1篇穗部性状
  • 1篇田间
  • 1篇田间试验

机构

  • 6篇山西省农业科...

作者

  • 6篇闫金龙
  • 6篇张东旭
  • 6篇张俊灵
  • 6篇张树彬
  • 3篇孙美荣
  • 3篇冯丽云
  • 1篇常海霞

传媒

  • 2篇山西农业科学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年份

  • 3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小麦品种(系)抗旱节水指标及调控机理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研究小麦抗旱节水指标及调控机理。[方法]对96个不同类型的小麦品种(系)的表型性状、生理性状与抗旱指数、产量-水分高效利用指数进行聚类分析、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多元回归分析,探讨小麦抗旱节水指标及调控机理。[结果]在极度干旱年份小麦的株高、穗数和穗粒数下降严重,产量尚不及水地产量的1/4;相关分析发现:干旱条件下小麦的穗数、饱满度、穗粒数、株高和花后21 d的植被指数与抗旱指数极显著相关,干旱条件下小麦的大部分表型性状和花后10 d的冠层-空气温差与产量-水分高效利用指数显著相关;通径分析发现:8个表型性状对小麦抗旱指数的直接贡献大小依次为穗数(1.335)、最高总茎数(|-1.014|)、成穗率(|-0.955|)、株高(0.488)、穗粒数(0.435)、千粒重(0.038)、容重(0.024)、饱满度(0.017),对小麦产量-水分高效利用指数的直接贡献大小依次为穗数(1.945)、最高总茎数(|-1.420|)、成穗率(|-1.398|)、穗粒数(0.481)、株高(0.206)、千粒重(0.204)、容重(0.119)、饱满度(|-0.049|);进而构建了小麦表型性状对小麦抗旱节水性的多元回归方程,得出各种性状之间抗旱节水的数量依存关系和变动的规律。[结论]该研究对小麦抗旱节水高产育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应用价值。
张东旭张俊灵闫金龙孙美荣张树彬
关键词:小麦抗旱指数表型性状生理性状
旱作雨养条件下小麦农艺性状与产量及抗旱性的关系被引量:5
2019年
为挖掘旱地小麦育种中可选择的表型性状,以小麦重组自交系群体(长6878×长4738)F3的220个株系为试验材料,在旱作雨养(drought stress,DS)和正常灌溉(well-watered,WW)2种条件下种植,在旱作雨养条件下测量成株期株高、穗长、每穗小穗数、不育小穗数、穗粒数、分蘖数、千粒质量和小区产量,正常灌溉条件下测量其小区产量,计算抗旱指数,并分析农艺性状与旱作产量、抗旱指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群体各性状指数表型变异广泛,由大到小依次为抗旱指数>不育小穗数>干旱产量>灌溉产量>分蘖数>穗粒数>穗长>千粒质量>株高>每穗小穗数;旱作雨养条件下的产量与株高、千粒质量、每穗小穗数、穗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358,0.331,0.169,0.211,与分蘖数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148;旱作雨养条件下株高与千粒质量、穗长、不育小穗数、抗旱指数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31,0.193,0.138,0.242;旱作雨养条件下分蘖数与产量、千粒质量、穗长、每穗小穗数、穗粒数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48,-0.155,-0.157,-0.242,-0.326;抗旱指数与株高、千粒质量、每穗小穗数、分蘖数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242,0.306,0.141,-0.212。表明旱作条件下的株高、千粒质量、穗粒数、每穗小穗数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品种的抗旱性,可以作为旱地小麦品种选育的表型指标;旱作条件下分蘖过多会影响小麦穗部性状的发育,降低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在旱地品种选育中,应选择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的品种;旱作条件下品种的抗旱性对最终产量的形成至关重要,在旱地品种选育和推广中应选择旱作丰产性好的品种。
闫金龙张俊灵张东旭冯丽云张树彬
关键词:小麦抗旱指数
一种分离式田间试验牌订合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离式田间试验牌订合器,包括底座、弹簧和压力臂,所述底座包括放置于地面的横座和设置于横座顶面一侧的立柱,所述压力臂为D字型,压力臂弧形面朝下且端部铰接于立柱的顶端,压力臂下方的横座顶面设置有试验牌放置...
闫金龙张树彬张俊灵冯丽云张东旭常海霞
文献传递
不同水分下小麦生理性状与产量及抗旱节水性被引量:4
2019年
为研究挖掘与小麦产量、抗旱性、节水性相关的生理性状,以小麦重组自交系群体‘长6878’/‘长4738’的F3代220个株系为材料,在旱作雨养(drought stress, DS)和正常灌溉(well-watered, WW)两种条件下,花后不同时期测量冠气温差(canopy temperature depression, CTD)、旗叶叶绿素含量(chlorophyll content, ChlC)、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tial vegetation index, NDVI)三个生理性状,并分析其与小区籽粒产量(plot yield, PY),抗旱指数(drought index, DI)和产量-水分高效利用指数(yield high-water efficient utilization index,YHWEUI)之间相关性。结果表明旱作雨养条件下的各生理性状值均低于灌溉条件下的值,两种条件均表现出广泛的表型变异,变异系数范围为5.61%~36.34%。NDVI在旱作雨养条件下的表型变异高于正常灌溉(DS:25.8%~36.34%, WW:11.84%~23.12%)。两种条件下CTD、ChlC均随灌浆的进行而降低。旱作雨养条件下各时期的NDVI显著低于灌溉处理,在旱作雨养条件下,小麦花后7~14 d期归一化植被指数可以作为评价品种(系)丰产性及抗旱性的有效指标。在灌溉条件下,小麦花后7~21 d期归一化植被指数可以作为评价品种(系)节水丰产性的有效指标。
闫金龙张俊灵张东旭冯丽云张树彬
关键词:AESTIVUM生理性状
旱作高产稳产广适小麦新品种长6990的选育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针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市场的需求,在新的育种目标指导下,根据性状互补的亲本配置原则,以自育的中间材料03-6564做母本、晋太170做父本进行杂交,使目标性状得到有效组合。后代材料选育采用水旱交叉选育法,入选单株评鉴采用田间与室内综合鉴定筛选,稳定系进行水地和旱地两种环境下同时进行鉴选,使杂种基因型的各种性状得到充分表达和有效筛选,使育成的小麦新品种长6990具有抗旱、高产、广适、籽粒商品性较好等特点。
张东旭张俊灵闫金龙孙美荣张树彬
关键词:育种目标选育方法
山西小麦品(系)种穗部与籽粒性状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为充分了解山西省小麦品(系)种的穗部和籽粒性状,以山西不同地区选育的321个品(系)种为研究对象,对穗长、结实小穗、不孕小穗、穗粒数、株高、千粒质量、籽粒饱满度、穗形状、芒形状、籽粒形状、粒色、粒质等穗部和籽粒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山西小麦品(系)种千粒质量变异系数最小,穗粒数及其相关性状变异系数都较大,说明山西小麦千粒质量最为稳定,穗粒数则遗传基础丰富;山西省不同地区选育的品(系)种穗部和籽粒性状存在较大差异,长治地区选育的小麦品(系)种穗长、结实小穗数和运城地区选育的小麦品(系)种千粒质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地区;穗长和穗粒数与结实小穗极显著相关,改良小麦穗长能有效提升穗粒数,千粒质量与穗粒数呈弱负相关,与株高呈正相关;依据穗部和籽粒表型性状可以将供试品(系)种聚为3个类群,分别占供试材料的40.51%(中穗粒中粒质量)、20.57%(多穗粒中粒质量)、38.92%(少穗粒大粒质量)。表明山西小麦目前发展方向主要是中穗粒中粒质量和少穗粒大粒质量类型,在多穗粒中粒质量型品种上选育的品种较少。
张东旭张俊灵闫金龙孙美荣张树彬
关键词:小麦穗部性状籽粒性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