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勇
- 作品数:16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运城学院政法系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论克尔凯郭尔宗教哲学的当代意义被引量:1
- 2007年
- 对比克尔凯郭尔与黑格尔哲学实质的不同和在源流上的关系,着重突出克尔凯郭尔宗教哲学的入世情怀;结合文本解读克尔凯郭尔哲学的精神实质;得出结论:克氏的入世宗教预言了现代人的精神困境,促使现代人对生活进行更深刻的认识和反思。
- 翟鹏李宏勇
- 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创新体系研究——以山西省为例
- 2022年
- 当前山西省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对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区域,山西省着力摆脱对资源的过度依赖,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本文试图在阐明山西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构建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产业创新为主攻方向,加快创新人才制度和政策,持续优化创新创业创造环境,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的现代化全域创新体系,全面推动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安培培李宏勇
- 关键词:资源型地区
- 传播学视野下大学生村官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基于山西省运城市的抽样调查
- 2012年
- 大学生村官是农村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村官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却遇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不高、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度不够、农村实践能力不足、传播意识淡薄、传播知识与传播技能欠缺等困境。为了进一步推进大学生村官在农村中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效果,必须提高大学生村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推动大学生村官的知与行的统一,加强他们对农村的认识,培养其传播意识以及提高传播技巧。
- 薛俊丽李宏勇
-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试论孔子的自由思想
- 2011年
- 孔子没有使用"自由"概念,并不等于孔子没有自由思想。对孔子自由思想的探讨,不能简单地套用西方自由主义的"自由"概念,必须从"自由"何以产生以及如何实现的角度,来理解孔子自由思想的真谛。孔子的"自由"思想是孔子在主体意识觉醒基础上,通过不断"学"、"习"、"行"、"思"等活动,达到"为仁由己"乃至"从心所欲不逾矩"之境界。孔子并没有把"自由"预设为人生追求的目标,"自由"是他的一种生活方式,"自由"对孔子而言,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
- 李宏勇
- 关键词:孔子
- 城市流动商贩生存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以运城市盐湖区流动商贩为例
- 2011年
- 我国城市流动商贩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其生存状况、生活幸福感和满意度如何,将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产生重要影响。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我们在运城市盐湖区对流动商贩做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流动商贩收入普遍较低,谋生手段单一,社会保障程度低,生活满意度差,整体生存现状不容乐观。建议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通过转变政府职能,有效改善城市管理理念和手段,引导流动商贩合法有序经营,增进城市居民对流动商贩的理解和接纳等措施改善其生存状况。
- 李宏勇史亚运周菲菲
- 关键词:城市流动商贩民生
- 导师制是培养大学生主体意识的有效模式被引量:2
- 2009年
- 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理念,决定了高等教育以最大的限度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具有高素质、德才兼备的创新人才为己任。要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唤醒和激发人的主体意识起着关键的作用,而导师制是培养大学生主体意识的一种有效模式。它的最大价值在于批判、推测、分析、比较的过程中,开展民主平等的导学氛围,导学方式与课堂教学并存,提高学生专业学习和科学研究的意识和创新能力,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 李宏勇
- 关键词:导师制大学生
- 浅析司马光家训中的治家思想被引量:4
- 2008年
- 在中国古代家训的发展历程中,司马光的家训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对宋及其以后的影响是深远的。司马光家训中的"治家"思想主要包括:"以礼为先"的治家思想、以圣贤为范的立家思想、以教子为本的兴家思想、以勤俭为务的持家思想、以睦亲为上的齐家思想等内容。深入研究司马光家训的精华并赋予其时代内涵,对于推动当代家庭美德建设,强化家庭的教化功能,促进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和启迪意义。
- 李宏勇孔令慧
- 关键词:司马光家训
- 交往与人的全面发展被引量:1
- 2007年
- 在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上,过去我们更多的是强调生产力的发展,而忽略了交往的作用。马克思曾经指出: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取决于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有关的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由此可见,交往的普遍发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备条件,同时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动力。
- 李宏勇
- 关键词:交往生产力
- 高校政治学课程的思政价值内涵与实现路径研究——以《政治学概论》课程改革为例被引量:5
- 2020年
-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机结合是高校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高校开设的《政治学概论》课程的政治性可以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协同效应。因此,在实施课程改革中,必须深入挖掘该课程所蕴含的思政资源,探索“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不仅能够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而且能够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 张俊霞李宏勇
- 山西省四所地方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山西省四所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心理健康现状进行调查,旨在评估山西省地方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表明:(1)高校教师心理问题的总检出率为40.09%。其中,33.64%为轻度症状,5.99%为中度症状,0.46%为重度症状。教师心理问题检出率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2)女教师心理问题的检出率高男教师5.78个百分点。但有中度以上症状者,男教师却高女教师3.5个百分点。(3)30-40岁年龄组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相对最好,检出率最低。(4)在强迫症因子上,有博士学位教师的得分显著地高于有学士和硕士学位的教师。(5)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显著地低于有中级职称的教师。
- 贾青俊孔令慧李宏勇畅芳珍
- 关键词: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检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