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丹

作品数:2 被引量:49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意义
  • 1篇岩浆
  • 1篇岩浆锆石
  • 1篇印支运动
  • 1篇浙西南
  • 1篇山岩
  • 1篇强碱性
  • 1篇锆石
  • 1篇霞石
  • 1篇霞石岩
  • 1篇陆内
  • 1篇辉石
  • 1篇辉石岩
  • 1篇火山
  • 1篇火山岩
  • 1篇碱性
  • 1篇变质
  • 1篇变质锆石
  • 1篇大山

机构

  • 2篇南京大学

作者

  • 2篇罗丹
  • 1篇陈洁
  • 1篇陈立辉
  • 1篇曾罡
  • 1篇汪相

传媒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岩石学报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陆内强碱性火山岩的成因:以山东无棣大山霞石岩为例被引量:19
2009年
本文以山东无棣的大山更新世霞石岩为例,通过全岩的元素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组成特征,探讨陆内强碱性幔源火山岩的成因及其源区特征。山东地区的新生代玄武岩主要分为早晚两期,早期以橄榄玄武岩为主,晚期以强碱性岩为主(包括霞石岩、碧玄岩等,常见地幔橄榄岩捕掳体)。大山霞石岩为晚期火山作用的代表,具有富碱和贫硅铝等强碱性火山岩的典型特征。在微量元素组成上,大山霞石岩以强烈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在原始地幔标准化图上以明显亏损Zr、Hf、Ti为特征(Hf/Hf~*=0.66~0.68,Ti/Ti~*=0.68~0.70)。其Sr-Nd-Hf同位素比值均一(^(87)Sr/^(86)Sr=0.70333~0.70339,ε_(Nd)=5.95~6.34,ε_(Hf)=8.26~8.43),与早期玄武岩组成一个两端元混合的排列,其中大山霞石岩位于亏损端元一侧。在同位素组成相同的情况下,大山霞石岩相对山东新生代早期玄武岩具有明显偏低的Hf/Sm、Hf/Hf~*、Ti/Ti~*比值,说明源区残留矿物组合可以造成高场强元素Zr、Hf、Ti与稀土元素之间的明显分馏,暗示源区存在非橄榄岩组分。大山霞石岩相对橄榄岩来源熔体偏低的CaO含量和偏高的Zr/Hf比(47.9~48.4),说明其源区残留过剩的单斜辉石,源岩中的非橄榄岩成分为辉石岩或角闪石岩。中等亏损的同位素组成特征说明这些非橄榄岩组分可能与该区显生宙的地壳重循环过程有关。
罗丹陈立辉曾罡
关键词:霞石岩辉石岩
浙西南淡竹花岗闪长岩中锆石的成因研究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30
2008年
本文对浙西南地区淡竹花岗闪长岩中的锆石群进行了形态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的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花岗闪长岩中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锆石:岩浆锆石和变质锆石。前者为自形—半自形的长柱状晶体,无色透明,富含岩浆和矿物包裹体,其背散射电子图像(BSE图像)显示出均匀的内部构造(少数具有韵律环带构造),其晶型指数落在钙碱性系列花岗闪长岩的范围内;后者大多数以增生边的形式围绕岩浆锆石生长,极少量呈他形的粒状晶体,呈黄褐色—半透明,其BSE图像亦呈现均匀的内部构造。这两类锆石在化学成分上有较大的差异,表现为岩浆锆石比变质锆石明显地富U、Th、Y等阳离子置换元素。锆石LA-ICPMSU-Pb定年分析结果表明,岩浆锆石和变质锆石分别形成于1875±33Ma和209±12Ma两个不同的时代,为浙闽运动和印支运动在浙西南地区的表现提供了有力的客观证据。
汪相陈洁罗丹
关键词:岩浆锆石变质锆石印支运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