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力平
-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宫颈癌术前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化疗栓塞在宫颈癌手术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3月~2016年8月收治的临床分期Ⅱa~Ⅱb期的宫颈癌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采用先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后行宫颈癌根治手术的方案;选择30例同期直接进行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近期疗效、肿瘤缩小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病理结果。结果介入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缓解率为100%,介入治疗近期总有效率为76.67%。研究组Ⅱa期和Ⅱb期之间的介入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介入治疗后瘤体直径小于介入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淋巴结转移率、脉管癌栓率、宫旁浸润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根治手术前行介入治疗能有效缩小肿瘤大小,近期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抑制淋巴结癌转移、脉管癌栓、宫旁浸润,并降低手术风险。
- 丁林康刘兵元蒋力平
- 关键词: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子宫动脉化疗栓塞介入治疗
- 肝动脉化疗栓塞对原发性肝癌乙肝病毒再激活的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后对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再激活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4-10至2015-08,55例PLC患者,以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肝功能、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术前HBV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载量、门脉癌栓、术中碘油用量及操作方法(是否使用微导管超选择插管)等作为研究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术前AFP值、术前HBV DNA高载量、碘油用量均对HBV的再激活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碘油用量≥10 ml是影响HBV再激活的最大危险因素[比值比(odd ratio,OR)=30.048,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3.438~262.625)]。结论 TACE可能引起PLC患者HBV再激活,这可能与碘油用量及术前HBV DNA高载量、高AFP等因素相关,故行TACE时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适当使用碘油,积极检测HBV DNA载量并积极控制,以防止HBV再激活损害肝功影响患者预后。
- 李静蒋力平唐世伟刘兵元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乙肝病毒再激活
- 乙肝相关肝癌患者行TACE术后HBV再激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激活的影响因素,以防止HBV再激活损害肝功能影响患者预后,并为进一步改善TACE的方式方法、增加疗效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80例HBV相关肝癌患者,以性别、年龄、术前肝功能分级、术前HBV DNA载量、门脉癌栓、肿瘤个数、术中明胶海绵的使用、术中微球的使用、术中碘油用量等作为研究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HBV DNA高载量、碘油用量和门脉癌栓均对HBV的再激活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因素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HBV DNA高载量及碘油用量≥10 ml是影响HBV再激活的最大的危险因素。结论 HBV相关肝癌TACE后可引起HBV再激活,尤其是术前HBV DNA高载量、术中碘油用量较大及门脉癌栓发生HBV再激活的概率更大,故行TACE前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及禁忌证,术前术后积极给予抗病毒治疗,术中严格控制碘油用量,以防止HBV再激活损害肝功能影响患者预后。
- 蒋力平刘兵元张立鹏
- 关键词: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再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