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娟
-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裸鼠胆囊癌皮下移植瘤超声造影定量参数与血管生成及细胞增殖的相关性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裸鼠胆囊癌皮下移植瘤CEUS定量参数与肿瘤血管生成和细胞增殖状态的相关性。方法建立裸鼠胆囊癌皮下移植瘤模型,测定CEUS定量参数和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成功建立移植瘤20个,最终CEUS成功16个。裸鼠胆囊癌皮下移植瘤PI与MVD、PCNA呈正相关(r=0.635、0.514,P=0.008、0.042),而CEUS各定量参数与VEGF表达均无相关性(P均>0.05)。裸鼠胆囊癌皮下移植瘤MVD与VEGF、PCNA表达呈正相关(r=0.680、0.650,P=0.004、0.006),VEGF与PC-NA呈正相关(r=0.611,P=0.012)。结论裸鼠胆囊癌皮下移植瘤PI与MVD、PCNA呈正相关,有助于评估肿瘤的血管生成及细胞增殖状态;MVD、VEGF、PCNA两两之间均呈正相关,表明肿瘤血管生成与细胞增殖之间相互促进,共同促进肿瘤生长。
- 苗燕张炎晶刘利平陈娟赵育芳鲁琴
- 关键词:胆囊肿瘤微血管密度增殖细胞核抗原
- 人胆囊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及超声观察
- 2016年
- 目的建立人胆囊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并对其进行超声观察。方法培养GBC-SD细胞,将细胞浓度调至1×107/ml,取0.2 ml注射于裸鼠皮下。成瘤后作为瘤源,瘤块剪成约2 mm3的组织块,置入裸鼠皮下,待其成瘤。以后各代模型的瘤源均来自上一代模型,用同样的方法接种。记录瘤块成瘤率、成瘤时间、生长特点。观察瘤块外观,并进行超声、解剖及病理观察。结果细胞注射法及组织块法可成功建立胆囊癌裸鼠移植瘤模型,成瘤率为100%;各代组织块法之间成瘤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维超声测量瘤体最大径与大体游标卡尺测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细胞注射法与组织块法结合,是一种理想的建立人胆囊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的实验方法。
- 陈娟张炎晶苗燕赵育芳刘利平
- 关键词:胆囊癌裸鼠移植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