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秀峰

作品数:8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宜兴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动脉
  • 3篇动脉栓塞
  • 3篇晚期
  • 3篇化疗
  • 2篇栓塞
  • 2篇栓塞术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肝癌
  • 2篇肝动脉
  • 1篇蛋白
  • 1篇动脉化疗
  • 1篇动脉化疗栓塞
  • 1篇动脉化疗栓塞...
  • 1篇动脉栓塞化疗
  • 1篇毒副作用
  • 1篇多西他赛
  • 1篇血量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肝癌

机构

  • 7篇宜兴市人民医...

作者

  • 7篇陈秀峰
  • 3篇葛坤元
  • 3篇余超
  • 2篇蒋晓东
  • 1篇蒋丽萍
  • 1篇蒋晓东

传媒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肝脏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大医生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3种不同途径植入静脉输液港的临床应用比较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比较3种不同途径(锁骨下静脉锁骨下、锁骨下静脉锁骨上及颈内静脉入路)完全植入性静脉输液港的临床应用、并发症及非计划取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9年10月份宜兴市人民医院介入肿瘤科556例植入静脉输液港病例资料,按不同植入途径分为3组:锁骨下静脉锁骨下入路组(A组),锁骨下静脉锁骨上入路组(B组),颈内静脉组(C组),比较3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非计划取港情况。结果未发现年龄、性别、输液港位置、肿瘤类型,输液港的用途、定期维护与并发症有相关性。A组(169例)发生并发症23例(13.61%),包括气胸5例,囊袋血肿2例,夹闭综合征6例,导管移位3例,输液港感染3例,港座外露2例,导管相关血栓1例,纤维蛋白鞘1例,非计划取港11例(6.51%)。B组(174例)发生并发症11例(6.32%),包括囊袋血肿1例,导管移位2例,输液港感染2例,导管断裂1例,港座外露3例,导管相关血栓1例,纤维蛋白鞘1例,非计划取港8例(4.60%)。C组(213例)发生并发症16例(7.51%),包括囊袋血肿1例,纵膈血肿1例,导管移位3例,输液港感染3例,切口裂开1例,港座外露3例,导管相关血栓2例,纤维蛋白鞘2例,非计划取港10例(4.69%)。3组在非计划取港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并发症两两比较显示A组有发生率更高的趋势(P=0.024,P=0.051)。结论3种途径均可为患者提供长期安全有效的输液通道,锁骨下静脉锁骨下入路并发症发生率更高(尤其表现为气胸及夹闭综合征),如需避免此两类并发症可优选另两种途径。
余超葛坤元蒋晓东程宝亮陈秀峰邹晨
关键词: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并发症
导管碎栓溶栓治疗肺动脉栓塞的临床应用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 探讨导管碎栓溶栓治疗高危肺动脉栓塞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1年1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高危肺动脉栓塞患者44例,经肺动脉内导管碎栓和局部持续灌注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处理前后肺循环改善情况,分析心肺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结果 44例高危肺栓塞患者,术前心率、动脉血氧分压和血压分别为(120±26.86)次/min、(72±10.48)mm Hg和(88.12±10.86)mm Hg。术后分别为(81±7.84)次/min、(93.76±6.14)mm Hg和(130.22±14.16)mm Hg,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7-60个月,36例疗效持续,1例复发,3例因原发肿瘤死亡,4例失访。结论 肺动脉导管碎溶栓治疗对肺栓塞患者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无明显并发症,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葛坤元程宝亮余超陈秀峰蒋晓东
关键词:尿激酶肺动脉溶栓术
STP(替吉奥+多西他赛+奥沙利铂)方案在晚期胃癌中的疗效观察
2014年
目的:研究分析对晚期胃癌患者采用STP方案(替吉奥+多西他赛+奥沙利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3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8例胃癌晚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期间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观察组(24例,采用STP方案化疗)和对照组(24例,给予 SP方案化疗)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66.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晚期胃癌患者采用STP方案治疗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陈秀峰
关键词:多西他赛奥沙利铂晚期胃癌
探讨醋酸甲地孕酮对中晚期肺癌化疗患者的辅助治疗效果
2020年
目的探讨醋酸甲地孕酮(MPA)对中晚期肺癌化疗患者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20年2月于江苏省宜兴市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26例中晚期肺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13)和观察组(n=13)。两组患者均采用化疗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观察组采用醋酸甲地孕酮联合化疗,治疗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化疗近期毒副反应发生率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体质量增加、食欲改善、消化道反应改善和症状改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化疗近期毒副反应比例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醋酸甲地孕酮对中晚期肺癌化疗患者的辅助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化疗的毒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更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陈秀峰
关键词:醋酸甲地孕酮肺癌化疗生活质量毒副作用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疗效观察
2024年
目的 观察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大咯血患者227例作为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介入手术组(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 90例)和内科治疗组(单纯行内科止血治疗, 13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同时间咯血量。结果 介入手术组总有效率94.44%高于内科治疗组的81.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7 d,介入手术组咯血量分别为(0.61±0.27)、(0.39±0.10)、(0.04±0.01)ml,均低于内科治疗组的(20.46±2.41)、(10.22±2.24)、(4.22±0.95)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可提升疗效、降低咯血量,可运用。
邹晨葛坤元蒋晓东陈秀峰余超程宝亮
关键词: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大咯血疗效咯血量
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联合阿帕替尼或索拉非尼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甲胎蛋白的影响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联合阿帕替尼或索拉非尼对原发性肝癌(HCC)患者甲胎蛋白(AFP)水平的影响.[方法]本院收治的HCC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索拉非尼组给予TACE后联合索拉非尼治疗,阿帕替尼组给予TACE后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阿帕替尼组客观缓解率为56.67%(17/30),与索拉非尼组的53.33%(16/30)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前AFP、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AFP、Hsp90α、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但两组之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所有患者均未发生Ⅳ级不良反应,阿帕替尼组皮肤黏膜反应发生率(73.33%)、高血压发生率(56.67%)高于索拉非尼组,骨髓抑制发生率(46.67%)、胃肠道反应发生率(53.33%)与索拉非尼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TACE后联合阿帕替尼或索拉非尼治疗HCC疗效相似,均可降低AFP、Hsp90α、VEGF的表达水平,其中索拉非尼安全性较阿帕替尼高.
陈秀峰
关键词:栓塞肝动脉
中晚期肝癌患者应用TACE联合PMCT治疗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究中晚期肝癌患者应用TACE联合PMCT治疗的效果。方法2018年3月—2020年4月宜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中晚期肝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短间隔组患者TACE治疗同步PMCT治疗,长间隔组患者TACE治疗后1个月行PMCT治疗。于患者治疗3个月后比较临床疗效、甲胎蛋白、异常凝血酶原水平、2年生存率。结果短间隔组和长间隔组治疗后客观缓解率分别为43.33%、36.67%,2组治疗后客观缓解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短间隔组血清甲胎蛋白、异常凝血酶原水平分别为[(107.43±15.32)ng/mL、(2831.26±118.50)mAU/mL];长间隔组血清甲胎蛋白、异常凝血酶原水平分别为[(135.02±12.51)ng/mL、(3135.65±107.28)mAU/mL],2组治疗后血清甲胎蛋白、异常凝血酶原低于治疗前,短间隔组更低(P<0.05)。长间隔组和短间隔组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23.08%、46.43%,2组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CE治疗同期行PMCT更有助于抑制中晚期肝癌患者的肿瘤因子表达,延长生存期,安全性良好。
陈秀峰蒋丽萍沈玲
关键词:中晚期肝癌经肝动脉栓塞化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