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4日
星期一
|
欢迎来到佛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利军
作品数:
2
被引量:21
H指数:1
供职机构: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孙中义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欧阳周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易平勇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贺军侨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2篇
医药卫生
主题
2篇
细胞
2篇
细胞淋巴瘤
2篇
疗效
2篇
淋巴
2篇
淋巴瘤
1篇
培门冬酶
1篇
左旋门冬酰胺...
1篇
酰胺酶
1篇
外周
1篇
外周T细胞淋...
1篇
疗效比较
1篇
疗效及安全
1篇
疗效及安全性...
1篇
临床疗效
1篇
临床疗效比较
1篇
门冬酰胺酶
1篇
结外
1篇
结外NK/T...
1篇
安全性
1篇
NKT细胞
机构
2篇
中南大学
作者
2篇
贺军侨
2篇
易平勇
2篇
欧阳周
2篇
黄利军
2篇
孙中义
传媒
1篇
中国全科医学
1篇
肿瘤药学
年份
2篇
2014
共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培门冬酶治疗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1
2014年
目的:探讨培门冬酶治疗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9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淋巴瘤血液内科收治的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患者28例,按治疗药物的不同将患者分成左旋门冬酰胺酶组(13例)和培门冬酶组(15例)。左旋门冬酰胺酶组接受左旋门冬酰胺酶联合吉西他滨、奥沙利铂、地塞米松治疗,培门冬酶组接受培门冬酶联合吉西他滨、奥沙利铂、地塞米松治疗,同时两组均结合放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8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9.3%(25/28)。左旋门冬酰胺酶组有效率为84.6%(11/13),培门冬酶组有效率为93.3%(14/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53,P=0.457)。左旋门冬酰胺酶组患者3~4度消化道反应、高血糖(空腹血糖>7.0 mmol/L)、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均高于培门冬酶组(P<0.05)。结论培门冬酶对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近期治疗效果较好,且较左旋门冬酰胺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有益参考。
欧阳周
易平勇
孙中义
黄利军
贺军侨
关键词:
左旋门冬酰胺酶
培门冬酶
Hyper-CVAD/MA方案和EPOCH方案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疗效比较
2014年
目的:观察和比较Hyper-CVAD/MA方案和EPOCH方案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54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给予Hyper-CVAD/MA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EPOCH方案治疗。治疗6-8个周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3年生存率。结果治疗组CR 72.4%,RR 93.1%,3年生存率55.2%;对照组CR 44.0%, RR 84.0%,3年生存率28%。治疗组的完全缓解率和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感染、胃肠道反应、发热、肝功能损害、神经毒性等。其中,治疗组和对照组发热的发生率分别为34.5%和4%,Ⅲ、Ⅳ级粒细胞下降的发生率分别为100%和24%,Ⅲ、Ⅳ级血小板下降的发生率分别为75.9%和12%,治疗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其它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无化疗相关死亡病例。结论 Hyper-CVAD/MA方案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疗效优于EPOCH方案,且安全性尚可。
欧阳周
易平勇
孙中义
黄利军
贺军侨
关键词:
外周T细胞淋巴瘤
HYPER-CVAD
MA方案
EPOCH方案
临床疗效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