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仲维平

仲维平

作品数:7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增殖系数
  • 2篇山杏
  • 2篇培养基
  • 2篇壮苗
  • 2篇壮苗培养
  • 2篇外植体
  • 2篇马褂木
  • 2篇克隆
  • 2篇鹅掌
  • 2篇鹅掌楸
  • 1篇性状
  • 1篇性状研究
  • 1篇愈伤
  • 1篇愈伤诱导
  • 1篇生物信息
  • 1篇生物信息学
  • 1篇生物信息学分...
  • 1篇数量性状
  • 1篇特异
  • 1篇特异性

机构

  • 5篇南京林业大学
  • 3篇沈阳农业大学

作者

  • 7篇仲维平
  • 4篇李火根
  • 3篇刘明国
  • 3篇董胜君
  • 2篇吴月亮
  • 2篇尹健
  • 1篇金玲
  • 1篇张皓凯
  • 1篇吴智
  • 1篇卢彩云

传媒

  • 2篇北方园艺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经济林研究

年份

  • 3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鹅掌楸LcKNOX3转录因子基因全长克隆及组织表达特异性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KNOX基因是一类同源异形盒Homeobox gene转录因子家族基因,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与植物形态建成密切相关。本研究利用RACE技术从鹅掌楸叶芽中克隆出1个KNOX基因的全长序列,并将该基因序列与拟南芥KNOX类基因进行比对。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以及对基因编码蛋白结构进行分析,与其他物种的同类基因进行同源性比对,构建系统进化树;同时,采用qReal Time-PCR技术对该基因进行鹅掌楸组织表达特异性分析。结果表明,LcKNOX3基因全长1 732 bp,开放阅读框(ORF)长945 bp,编码314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为34 848.89 kD,等电点(pI)为5.51,不稳定系数为47.52,归类为不稳定蛋白,编码蛋白结构具有4个TALE蛋白家族的保守结构域。BLAST比对结果显示,该基因与拟南芥KNAT3基因相似度最高,将其命名为LcKNOX3。利用Phyre2软件预测该基因编码蛋白的结构,发现与Homeodomain-like蛋白最为相似,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与凤梨(Ananas comosus)进化关系较近。根据组织表达特异性分析结果,发现LcKNOX3基因在鹅掌楸的花瓣和茎中的表达量最高,从高到低的顺序为:花瓣>茎>雄蕊>雌蕊>芽>花芽>叶。本研究结果可为鹅掌楸形态建成相关基因的鉴定提供参考依据。
马际凯成彦丽仲维平郝自远李火根
关键词:鹅掌楸生物信息学分析
山杏SSR-PCR反应体系优化被引量:3
2017年
以4种山杏群体为试材,采用L16(45)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适合4种山杏群体的SSR-PCR反应体系。结果表明:总反应体系为20μL,其中DNA模板量20ng,引物浓度0.15μmol·L^(-1),Mg2+2.0mmol·L^(-1),Taq聚合酶量1.0U,dNTPs 0.25mmol·L^(-1)。采用引物Y45对43个山杏无性系的DNA进行扩增,扩增产物在100~200bp,多态性良好,稳定度高,可以用于山杏SSR分子标记研究。
张皓凯董胜君刘明国仲维平卢彩云金玲
关键词:山杏SSR-PCR
内蒙古扎兰屯地区山杏群体性状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以内蒙古扎兰屯地区山杏为试材,通过对其群体性状进行研究,调查树体因子、正态性检验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28个山杏数量性状呈正态分布,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为嫩枝长,达48.7%;叶柄长、完全花比例、嫩枝粗、叶宽、叶柄粗、核重等变异系数均超过20%。核重、仁重与嫩枝粗、节间长度、叶长、叶宽、叶柄长、叶柄粗、核长、核宽、仁长、仁宽和果重显著相关;出核率与果厚显著相关,出仁率与核宽、核厚、仁厚和核重显著相关。综合变异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确定嫩枝长、嫩枝粗、节间长度、叶形指数、果重、果厚作为当地山杏间接选种的主要数量性状指标。
仲维平董胜君刘明国吴月亮于庆福尹健
关键词:山杏群体性状数量性状
一种以芽为外植体的亚美马褂木的快繁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芽为外植体的亚美马褂木的快繁方法,包括XY1、XY2和T8三种基因型亚美马褂木芽的预处理和消毒、初代培养基、继代培养基、壮苗培养基、生根培养基和炼苗移栽等步骤。本发明的方法,适用于亚美马褂木的快繁,具有...
李火根涂忠华朱腾飞仲维平宗亚仙
文献传递
内蒙古扎兰屯地区西伯利亚杏种质资源的数量分类被引量:6
2015年
为给内蒙古扎兰屯地区的西伯利亚杏种质资源库构建和优良品种选育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全面调查了该地区西伯利亚杏种质资源状况,采用主成分分析和Q型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其种质资源进行了数量分类。对西伯利亚杏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方面的38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共提取了累计贡献率达到77.30%的11个主成分,并利用主成分得分值对86株样木进行Q型聚类分析,将其划分为9类群。根据其聚类特征可将这9大类概括为:小果圆鼓核类、晚花类、大果扁圆核类、重瓣类、大叶类、小叶小果类、扁圆果扁圆核类、长叶长果类、扁宽果类,每一类群代表了西伯利亚杏的某些突出特征或综合特征。
尹健董胜君吴智刘明国吴月亮于庆福仲维平
关键词:种质资源
一种以叶为外植体的亚美马褂木的快繁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叶为外植体的亚美马褂木的快繁方法,包括XY1、XY2和T8三种基因型亚美马褂木的叶的预处理和消毒、愈伤诱导培养基、分化培养基、壮苗培养基、生根培养基和炼苗移栽等步骤。本发明的方法,适用于亚美马褂木的快繁...
李火根宗亚仙朱腾飞涂忠华仲维平
文献传递
北美鹅掌楸CCD1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本研究以北美鹅掌楸为试验材料,从北美鹅掌楸和鹅掌楸转录组数据库中挖掘出37条CCD基因家族的EST序列,并将这些序列归类于CCD基因家族中。以其中一条预测为CCD1的EST序列为基准设计引物,通过反转录PCR(RT-PCR)与c 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从北美鹅掌楸中克隆得到一条全长为1 929 bp的序列,命名为LtCCD1基因。该基因包含102 bp 5'端、177 bp 3'端非翻译区序列和1 650 bp的开放阅读框,共编码549aa。LtCCD1基因与多个物种CCD1基因相似度大于80%,其编码的蛋白质拥有CCD基因家族典型的结构域RPE65。系统发育分析发现,LtCCD1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与Anthurium amnicola、Crocus ancyrensis和番红花的CCD1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亲缘关系较近。LtCCD1蛋白质分子量为61.96 kD,等电点为6.10,属酸性蛋白;无规则卷曲是该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成分。利用在线软件Target P进行亚细胞定位预测并结合CCD1蛋白在其它植物中的定位信息,推测该蛋白可能位于细胞质内。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该基因进行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发现LtCCD1基因在北美鹅掌楸的花瓣、花萼、雄蕊、雌蕊、花芽、叶、叶芽、茎8个组织中均有表达,表达量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叶、花萼、花瓣、茎、雌蕊、叶芽、花芽、雄蕊。该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分析北美鹅掌楸中CCD1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
成彦丽仲维平郝自远李火根
关键词:北美鹅掌楸克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