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敏
-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3D打印膝踝足矫形器改善早期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观察3D打印膝踝足矫形器(knee ankle foot orthosis,KAFO)对脑卒中后2周~3个月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月1日—2020年7月31日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1,对照组2及观察组,每组各10例。在常规原发病治疗以及康复治疗基础上,3组患者均在站立及步行训练时全程佩戴矫形器。对照组1佩戴传统踝足矫形器(ankle foot orthosis,AFO),对照组2佩戴传统KAFO,观察组佩戴3D打印KAFO。3组患者均接受4周的康复治疗,治疗前后采用10 m步行测试(10-meter walk test,10-MWT)、6 min步行测试(6-minute walk test,6-MWT)、下肢Fugl-Meyer运动能力评估量表、Berg平衡量表进行评估,并测量治疗前后的足间隙数值。结果:3组患者治疗前10-MWT、6-MWT、Fugl-Meyer运动能力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足间隙数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相比,3组患者的10-MWT较前缩短(P<0.01),6-MWT较前增加(P<0.01),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较前增加(P<0.05),Berg平衡量表评分较前增加(P<0.05),足间隙较前增加(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优于2个对照组(P<0.05)。结论:3D打印KAFO可以增强下肢运动能力,改善平衡功能,降低患者的跌倒风险,进而提高步行速度及耐力,优化康复治疗。
- 邵明璐孟宪忠任敏吴海博
- 关键词:3D打印康复脑卒中
- 不同波形电针对气滞血瘀型颈椎病疗效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观察不同波形电针对气滞血瘀型颈椎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80例气滞血瘀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疏密波组及连续波组各40例,针刺得气后,颈夹脊穴上接G9805-C低频电针治疗仪,选择不同波形治疗,疗程20次。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及疼痛指标的变化。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比较:疏密波组优于连续波组(P<0.05)。各疼痛指标比较:疏密波组PRI、VAS、PPI评分的降低程度明显大于连续波组(P<0.05)。结论:低频疏密波和低频连续波电针法均能改善气滞血瘀型颈椎病患者的中医证候状况、降低其疼痛程度,低频疏密波电针法对其改善效果优于低频连续波电针法(P<0.05),在降低其疼痛程度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
- 任敏
- 关键词:电针颈夹脊穴疏密波连续波波形
- 基于心肺功能监测的个体化运动配合针刺夹脊穴对PCI术后患者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研究基于心肺运动试验的个体化运动配合针刺夹脊穴治疗,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心肺功能及其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决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心血管内科门诊就诊的120例PCI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康复组、联合组、对照组,每组30例。各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后行心肺运动试验。对照组患者采用规范化药物治疗;其余3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治疗,针刺组接受针刺夹脊穴治疗,康复组基于心肺运动试验进行个体化运动治疗,联合组采用针刺夹脊穴联合个体化运动治疗,4组患者均观察8周。以治疗后峰值公斤摄氧量(VO_(2)/kg)作为主要结局指标,并比较治疗前后各组峰值代谢当量(MET)、氧脉搏(VO_(2)/HR),以及二氧化碳通气当量(VE/VCO_(2))斜率,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血红素加氧酶1(HO-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水平并比较。结果共有107例患者完成观察,治疗前各组患者基础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组内比较,针刺组患者治疗后峰值MET、VO_(2)/HR提高,VE/VCO_(2)斜率降低(P<0.05);康复组及联合组患者治疗后峰值VO_(2)/kg、MET、VO_(2)/HR提高,VE/VCO_(2)斜率降低(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联合组患者峰值VO_(2)/kg及VE/VCO_(2)斜率均优于其他3组(P<0.05);针刺组与康复组患者治疗后以上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针刺组、康复组、联合组患者的SOD、HO-1、GPX4水平均升高,MDA水平均降低(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联合组患者以上指标的改善情况优于其余3组(P<0.05)。结论基于心肺运动试验制定个体化运动处方联合针刺夹脊穴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心肺功能具有良好改善作用,优于单用针刺或康复�
- 邵明璐任敏庄燕瞿昱蒋琳玲马光慧甘梦洁孟宪忠
- 关键词:针刺夹脊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肺运动试验氧化应激
- 互动式头针联合易化技术对卒中患者下肢运动障碍的影响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观察互动式头针联合易化技术对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卒中恢复期伴下肢运动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互动式头针组、传统头针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给予对应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按5米折返试验评定移动能力、Berg平衡量表评估平衡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综合评价整体康复疗效。结果:治疗后3组5米折返试验时间、Berg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治疗前后差值比较,互动式头针组5米折返试验、Berg评分均大于传统头针组和对照组(P<0.05),改良Barthel指数大于对照组(P<0.05),与传统头针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后差值比较,传统头针组5米折返试验、Berg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改良Barthel指数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互动式头针方案有助于卒中患者下肢运动障碍改善,提高其移动能力。
- 庄燕孟宪忠李贞晶瞿昱任敏蒋琳玲吴海博徐杰
- 关键词:卒中易化技术下肢运动障碍
- 神经源性骨化性肌炎1例临床报告被引量:3
- 2018年
- 骨化性肌炎(myositis ossification,MO)是一种异位性骨化。在外伤等多种诱因下,于骨骼系统以外的组织、骨骼肌、韧带、肌腱、关节旁、腹膜腔内发生的异常异位骨化,常表现为局部肿块、肿胀疼痛、受累关节活动受限,是一种自限性良性的局限性骨化性软组织肿块。而神经源性骨化性肌炎(neurogenic ossifying fibromyopathy)指患者持续遭受严重大脑或脊髓损伤后在肌肉组织、皮肤、皮下组织、筋膜、肌腱骨膜、血管壁、肌腱、韧带及关节附近的纤维组织内发生,通常发生在四肢肌肉及关节连接部,以髋关节最多见,其次为肘、肩及膝关节部位多见。常见于男性。病程长短不一,发病范围逐渐波及全身,临床上较为少见,易与多种疾病混淆,为康复科少见疾病。
- 刘倩倩孟宪忠庄燕瞿昱任敏蒋琳玲周文萍钟锦然
- 关键词:骨化性肌炎神经源性软组织肿块关节活动受限少见疾病关节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