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会中

作品数:7 被引量:2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矿床
  • 3篇地质
  • 2篇地球物理
  • 2篇多金属
  • 2篇多金属矿
  • 2篇多金属矿床
  • 2篇岩相
  • 2篇造岩
  • 2篇找矿
  • 2篇钨矿
  • 2篇锌矿
  • 2篇金属矿
  • 2篇金属矿床
  • 2篇构造岩
  • 2篇构造岩相
  • 2篇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性质
  • 1篇地物化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院
  • 6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作者

  • 7篇李会中
  • 6篇张宝林
  • 3篇苏艳平
  • 2篇蔡新平
  • 2篇徐兴旺
  • 2篇梁光河
  • 2篇张国梁
  • 2篇徐光晶
  • 2篇苏艳平
  • 1篇刘瑞麟

传媒

  • 1篇地质论评
  • 1篇矿床地质
  • 1篇地学前缘
  • 1篇黄金科学技术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地物化三场异常耦合理论”及其在隐伏金多金属矿床定位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8年
隐伏矿床定位预测理论和技术是国际矿床学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结合20多年的科研找矿实践,针对隐伏金多金属矿床的找矿难题,提出必须走地质、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相结合的道路,将有利的成矿构造部位(储矿构造或含矿构造岩相带)作为定位预测的目标,全面认识和解释地质与地球物理的关系。阐述了"地物化三场异常耦合"定位预测理论的3个基本原则,即预测目标、预测尺度和预测精度。介绍了成矿地质结构场、成矿地球化学场和成矿地球物理场的基本含义和要点,推荐了经过实践检验的、有效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技术方法组合,并通过3个实例说明应用该理论和方法的工作流程与实际效果。
张宝林苗雅娜苏艳平苏艳平
关键词:隐伏矿床金多金属矿构造岩相
地质与地球物理综合找矿预测——以刘家坪VMS型铜锌矿床为例被引量:1
2016年
地质与地球物理方法的综合找矿预测是以成矿模式和地球物理理论为基础,将矿床(地质体)成矿理论、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的工作方法(张宝林,2004;廖桂香,2007)。矿床的形成经历了特定的成矿条件和成矿过程,并赋存于一定的地质环境中,地球物理信息是对地质体的空间分布特征的反映,不包含成矿的直接信息,因此,在成矿预测与找矿过程中,要以地质成矿理论为基础,充分挖掘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的综合数据,尽可能地排除干扰,提取有利信息(申萍等,2011;陈思宇,2014)。
苏艳平张宝林徐光晶李会中张国梁
胶东典型含矿构造岩相带的地质-地球物理信息预测方法与找矿实践被引量:22
2017年
地质与地球物理相结合的隐伏矿床定位预测是矿产勘查领域的世界性难题,相关的理论与技术是研究热点。构造是成矿的决定性因素,准确识别控矿构造是预测成功的首要条件,有利的成矿构造部位就是含矿的构造岩相带。依据构造岩相标志及其物性参数特点,提出了面向找矿预测目标的矿床地球物理类型划分方案。摆脱经济指标对矿体范围的限制,将更大规模的含矿构造岩相带作为预测目标,提高了物探方法的识别精度,预测成功率随之显著提高。选择胶东金矿集区内受断裂构造控制的焦家、蓬家夼、七宝山3个典型金多金属矿田,具体介绍了该预测方法的操作程序。首先,在详细的地质观察测量基础上,分析成矿规律,识别含矿构造岩相带,建立成矿地质模型。然后,测量含矿地质体的物性参数,研究其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进而选择有效的地球物理方法和观测系统,完成数据采集、处理和解释,建立地质-地球物理勘查模型,优选找矿靶区靶位。最后,实施工程验证,取得良好的找矿效果。
张宝林苏艳平张国梁梁光河徐兴旺蔡新平徐光晶李会中
关键词:构造岩相带
甘肃阳坝铜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及S、Pb同位素组成特征被引量:1
2019年
甘肃省阳坝铜多金属矿床位于碧口地体的东北部,矿体呈层状、似层状赋存于碧口群阳坝组细碧凝灰岩和凝灰质千枚岩的过渡部位,根据矿床地质特征,将成矿期划分为海底火山喷流沉积期和变质热液叠加改造期。基于对阳坝矿床详细的野外观察和矿相学的研究,通过对矿床流体包裹体和S、Pb同位素的研究,总结矿床的成矿流体性质和成矿物质来源,探讨成矿机制。研究表明,阳坝矿床海底火山喷流沉积期流体包裹体类型主要为水溶液包裹体,成矿流体均一温度为135~336℃,盐度w(NaCl_(eq))为0.70%~10.61%,密度为0.58~0.97g/cm^3;包裹体气相成分以H_2O为主,含少量的CO_2和N_2,属于中低温、低盐度的H_2O-NaCl流体体系,与典型VMS型矿床成矿流体特征相似;变质热液叠加改造期流体包裹体类型主要为水溶液包裹体、CO_2-H_2O包裹体和纯CO_2包裹体,成矿流体均一温度为179~384℃,盐度w(NaCl_(eq))为3.39%~14.78%,密度为0.61~0.99 g/cm^3,包裹体气相成分富含CO_2及少量N_2,属于中高温、低盐度的H_2O-CO_2-NaCl±N_2流体体系,与区域上造山型金矿成矿流体特征一致,均为来自深部的变质流体。喷流沉积期矿石硫化物的δ^(34)S为-7.5‰~3.4‰,均值为-0.46‰,成矿热液δ^(34)S_(∑S)值≈3.73‰,变质热液叠加改造期硫化物的δ^(34)S为-6.7‰~3.3‰,均值-0.575‰,均显示幔源硫的特征。喷流沉积期(^(206)Pb/^(204)Pb=17.505~18.008、^(207)Pb/^(204)Pb=15.521~15.558、^(208)Pb/^(204)Pb=37.494~37.851)与变质热液叠加改造期(^(206)Pb/^(204)Pb=17.293~17.947、^(207)Pb/^(204)Pb=15.498~15.542、^(208)Pb/^(204)Pb=37.388~37.640)的矿石硫化物的Pb同位素组成相近,认为2期矿石铅具有相同来源。通过与阳坝组火山岩、阳坝岩体的Pb同位素组成对比,并结合Pb同位素源区特征值、构造模式图解和△β-△γ成因分类图解分析,认为矿石铅来自上地壳和地幔的混合。阳坝�
苗雅娜张宝林苏艳平苏艳平李会中刘瑞麟
关键词:地质学流体包裹体
内蒙古乔伦恩格次矿区金钨矿化的时空关系与找矿方向
内蒙古乔伦恩格次多金属矿区位于中亚造山带(CAOB)中段之东天山-北山成矿带的东部,是多个构造单元的结合部位,处于荒漠戈壁覆盖区,北侧毗邻蒙古国边境,露头少,找矿难度大.矿区主要出露奥陶系中统咸水湖组地层,构造主要为NE...
张宝林李会中郭靖宿志辉
关键词:金矿床钨矿床找矿方向
森林植被覆盖区土壤化探异常检查方法研究--以黑龙江争光Au-Zn矿为例
本文主要讨论2001-2003年矿区普查工作期间,采用综合物探方法对土壤化探异常进行检查的情况,其结果对于后期钻探和普查、详查工作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区内岩石蚀变主要有硅化(石英化)、绢云母化、黄铁矿(褐铁矿)化,上述...
张宝林梁光河蔡新平徐兴旺李会中
关键词:森林植被
文献传递
乔伦恩格次矿区白钨矿微量、稀土元素寺征
乔伦恩格次矿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东部,北与蒙古国接壤,是近几年新发现的钨矿点.该区位于东天山北山成矿带,矿化带产于中三叠世乔伦恩格次岩体东部与围岩的接触带附近,岩体岩性主要为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主要含钨...
李会中张宝林苏艳平苗雅娜
关键词:白钨矿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性质年龄鉴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