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琴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2
供职机构:山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篇毒性
  • 1篇水生
  • 1篇最近邻
  • 1篇最近邻方法
  • 1篇类化合物
  • 1篇化合物
  • 1篇急性毒性
  • 1篇建模法
  • 1篇酚类化合物
  • 1篇苯酚类化合物
  • 1篇QSTR

机构

  • 2篇山西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李琴
  • 2篇张雅雄

传媒

  • 2篇计算机与应用...

年份

  • 2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于K最近邻与K均值聚类法的样本分类方法对苯酚类化合物的定量结构毒性相关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选取了258个苯酚类化合物的生物毒性数据,通过软件ADMEWORKS Model Builder的计算,选出7个结构描述符作为样本的结构参数,用稳健诊断方法剔除24个奇异样本,分别采用K最近邻方法和K均值聚类方法对剩余的234个样本数据进行分类,对分好的每一个类分别随机选择外部测试集,并用球型排除算法划分训练集和内部测试集,然后运用多元线性回归(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MLR)、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PLS)和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ANN)方法进行预测模型的建立,计算结果表明,非线性模型的预测结果优于线性模型,有管理的分类方法(K nearest neighbors method,KNN)的预测结果优于无管理的分类方法(K均值聚类法)。
张雅雄杨彩蓉李琴
关键词:苯酚类化合物
苯酚及其衍生物对水生梨形四膜虫急性毒性的QSTR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选取了258个苯酚及其衍生物对水生梨形四膜虫的毒性数据,选择7个分子描述符作为建模的结构参数,开展了以QSTR方法建立苯酚及其衍生物毒性模型的研究。首先,运用稳健诊断方法(Robust Diagnostic Method)剔除奇异样本,然后采用球型排除算法(Sphere-exclusion Algorithms)合理划分样本,继而分别采用多元线性回归(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MLR)、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PLS)、BP(Error Back-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3种方法进行定量构效关系研究,并对外部验证集采用共识建模方法(Consensus Modeling Method),从而提高了模型的预测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均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和稳定性,且与MLR、PLS模型相比,BP神经网络模型性能略胜一筹,即非线性模型比线性模型性能优越。但是BP神经网络建立的模型不能直接给出直观的数学模型和公式,而MLR、PLS模型更为简单明了。
张雅雄李琴杨彩蓉
关键词:毒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