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志强

作品数:2 被引量:13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中医
  • 1篇住院
  • 1篇住院精神疾病...
  • 1篇综合管理
  • 1篇脑梗
  • 1篇脑梗死
  • 1篇精神疾病
  • 1篇精神疾病患者
  • 1篇康复
  • 1篇患者康复
  • 1篇恢复期脑梗死
  • 1篇疾病
  • 1篇疾病患者
  • 1篇梗死
  • 1篇病患

机构

  • 2篇北京市垂杨柳...
  • 1篇山西省精神卫...

作者

  • 2篇王志强
  • 1篇贾丽红
  • 1篇袁伟红
  • 1篇于彦
  • 1篇王文科

传媒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北京医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住院精神疾病患者职业分布状况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了解不同精神疾病患者的职业分布状况,探讨精神疾病与职业分布的关系,为精神疾病早期预防、早期干预及康复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03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在太原市区域内精神病医院和精神科住院的户籍在太原市的精神疾病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复核诊断由经过统一培训的精神科医生根据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标准的诊断要点确定,共收集有效病历资料16495例(病例组);对照组17039114例为同期太原市统计局和太原市公安局提供的长住人口资料,应用SPSS13.0软件包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职业人群精神疾病期间患病率为0.968%,平均发病年龄38.11岁,学生在18岁左右、离退休人员在65岁左右、其他职业人群30~40岁是精神疾病的3个好发年龄阶段,无业者(包括待业、无业及失业者)患病率最高,占4.223%;工人、农民次之,商业、服务业者和学生患病率较低。病例组与对照组各职业构成比中干部(U=2.6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离退休人员(U=1.14,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工人(U=52.20,P〈0.001)、农民(U=15.25,P〈0.001)、无业者(U=106.16,P〈0.001),病例组构成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专业技术人员(U=13.97,P〈0.001)、商业服务业人员(U=30.39,P〈0.001)、学生(U=62.94,P〈0.001)及其他职业(U=23.88,P〈0.001)病例组构成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神疾病与职业有一定的相关性,不同职业或年龄患病率及患病种类有明显差异。
贾丽红王志强
关键词:精神疾病
172例恢复期脑梗死患者康复中医综合管理效果研究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探讨恢复期脑梗死患者在二级预防基础上给予康复中医综合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北京市垂杨柳医院172例恢复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90)和对照组(n=82)。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他汀类药物-降压药(S-A-S)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二级预防管理和康复、辨证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记录各项指标。结果经过6个月二级预防康复干预管理,观察组LDL-C、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BP的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72.2%、31.1%、61.1%vs. 47.6%、20.7%、4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的中位数减少到1分、中度以上残疾率降至2.3%,均低于对照组(NIHSS中位数3分、残疾率2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恢复期脑梗死患者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康复中医综合管理,对改善患者基础疾病,降低能力缺陷、残疾率,促进脑梗死恢复较单独用药疗效更好。
于彦王文科袁伟红王志强
关键词:脑梗死综合管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