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立兵

作品数:1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防治荒漠化研究与发展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典型草原
  • 1篇典型草原区
  • 1篇生物量
  • 1篇物量
  • 1篇护林
  • 1篇防护林
  • 1篇干旱
  • 1篇白榆
  • 1篇半干旱
  • 1篇草原
  • 1篇草原区

机构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内蒙古林业科...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国家林业局
  • 1篇中国防治荒漠...

作者

  • 1篇崔向慧
  • 1篇卢琦
  • 1篇王玉魁
  • 1篇曹燕丽
  • 1篇杨文斌
  • 1篇褚建民
  • 1篇王立兵

传媒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年份

  • 1篇2010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半干旱典型草原区白榆防护林的密度与生物量试验被引量:5
2010年
白榆是典型草原区的乡土树种。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通过对典型草原区人工营造的30a的白榆草牧场防护林及其与林下草本植被生物量的调查,初步得出如下结果:1)密度(d)与标准木的叶量、材积量、胸径存在如下关系:y=A×Bd的指数关系;当200株/hm2密度时,白榆防护林生物量最大,>1000株/hm2后出现严重衰退。2)密度>1000株/hm2后,造林8a后林木的正常生长受到制约,>400株/hm2后15a受到制约,而密度在200株/hm2左右时,30a时,标准木的胸径和材积生长量与孤立木的差距小于10%。3)白榆防护林年总生长物量是对照草地的3~4.5倍,其中叶量约占总生物量的92%~77%,密度在200株/hm2左右最大;林下草本植被的生物量低于对照草地61%~92%,密度为200株/hm2左右的白榆防护林单位面积木材蓄积量最大。4)白榆防护林林边行木的叶量和材积量比林内高152.52%~162.0%和28.8~81.7%,1050株/hm2的边行木的胸径和材积生长量分别比2100株/hm2的高41.2%和118.1%。
王玉魁杨文斌卢琦褚建民曹燕丽崔向慧王立兵高旭彪
关键词:典型草原区白榆生物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