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喜

作品数:2 被引量:43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建筑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篇循环加载
  • 1篇循环载荷
  • 1篇循环载荷作用
  • 1篇载荷作用
  • 1篇数字图像
  • 1篇数字图像处理
  • 1篇图像
  • 1篇图像处理
  • 1篇准脆性材料
  • 1篇粒径
  • 1篇加载
  • 1篇CT
  • 1篇脆性
  • 1篇脆性材料

机构

  • 2篇东北大学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黑龙江科技大...

作者

  • 2篇杨天鸿
  • 2篇郑喜
  • 1篇梁正召
  • 1篇汪泓
  • 1篇于庆磊
  • 1篇贾蓬
  • 1篇刘刚
  • 1篇刘洪磊
  • 1篇周靖人
  • 1篇唐世斌
  • 1篇肖福坤
  • 1篇郑喜

传媒

  • 1篇工程力学
  • 1篇煤炭学报

年份

  • 2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于CT的准脆性材料三维结构重建及应用研究被引量:21
2015年
准脆性材料的结构及其细观组分的力学性质决定了材料的力学性质及破裂机制,在数值模型中尽可能准确的考虑材料的真实结构已成为了数值计算与数值模拟发展的一种趋势。该文以混凝土为研究对象,借助于先进的CT技术获取混凝土内部结构切片图像,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实现了基于CT图像的混凝土材料结构的识别和表征,并针对CT图像具有颜色亮度不均并呈环状分布的特点,提出了环状分区与分割阈值自动识别相结合的CT图像分割算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位图矢量化理论的三维实体材料结构模型的重建方法和三维网格化材料结构模型重建方法,并将三维网格化方法建立的材料结构模型与三维岩石破裂过程分析系统RFPA3D结合进行了初步应用,对混凝土单轴压缩破裂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数值试验与物理实验结果对比发现,考虑混凝土骨料真实分布的数值实验结果与物理实验具有一定可比性,数值试验结果从得到的力学参数和破裂模式方面比较接近于物理实验结果,为深入研究混凝土、岩石、复合材料等力学特征提供了一种可行的研究思路。
于庆磊杨天鸿唐世斌刘洪磊梁正召郑喜贾蓬
关键词:准脆性材料CT数字图像处理
西部弱胶结砂岩循环载荷作用下塑性应变能变化规律被引量:22
2015年
通过不同应力路径下的三轴循环加卸载实验,对中国西部矿区中不同粒径弱胶结砂岩的塑性应变能和塑性变形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加载路径对砂岩的塑性应变能及塑性变形特征有显著影响;在加载过程中,粗砂,中砂,细砂储存的塑性应变能以及累计速度依次递减,并且塑性应变能随应力增大按指数规律变化;各加卸载周期内储存的塑性应变能随加卸载次数及应力的增大呈"U"字形变化,即初始阶段由于孔隙裂隙压密,会储存较多塑性应变能;弹性阶段变形源于晶格弹性压缩,卸载时可以恢复,储存的塑性应变能较少;屈服阶段由于破裂面滑移也会储存较多塑性应变能;轴向和径向残余应变随应力增大呈指数形式增长,并且径向残余应变增长速度大于轴向;残余应变与塑性应变能变化规律不同,塑性应变能更能真实反映岩石在受载过程中的状态变化。
赵永川杨天鸿肖福坤汪泓刘刚郑喜郑喜周靖人
关键词:循环加载粒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