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骆协海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液压
  • 2篇拉深
  • 2篇充液拉深
  • 1篇虚拟仪器
  • 1篇压边
  • 1篇压边力
  • 1篇液压力
  • 1篇液压胀形
  • 1篇有限元
  • 1篇有限元模拟
  • 1篇胀形
  • 1篇数据采集
  • 1篇数值模拟
  • 1篇碰撞
  • 1篇吸能
  • 1篇铝合金
  • 1篇加载
  • 1篇加载路径
  • 1篇合金
  • 1篇防碰撞

机构

  • 4篇上海理工大学

作者

  • 4篇雷君相
  • 4篇骆协海
  • 3篇汪奇超
  • 2篇朱彦
  • 1篇罗宇舟
  • 1篇金涛

传媒

  • 2篇锻压技术
  • 1篇热加工工艺
  • 1篇塑性工程学报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LabVIEW液压成形机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被引量:6
2012年
针对现有测量设备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基于虚拟仪器的思想,提出一种利用LabVIEW和现有设备构建智能化自动测试平台的方法。阐述了开放式虚拟仪器平台LabVIEW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个由计算机控制的数据采集系统,并对液压成形机拉伸力、拉伸位移等信号进行了实际采集。实验表明,本方法有利于提高数据采集的速度和准确性,并且具有较强的可移植性,可对多种测量对象进行测量。同时,基于LabVIEW的特点,本操作系统的可视化设计能详细具体的显示所需采集的实时数据,为实验提供详细的数据资料。
朱彦雷君相罗宇舟骆协海
关键词:数据采集LABVIEW虚拟仪器
车灯反射镜充液拉深变液压力与变压边力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采用充液拉深新工艺,以车灯反射镜为研究对象,首先提出运用变液压力和变压边力优化组合的方法,结合正交设计,运用板料成形数值模拟专用软件ETA/Dynaform5.6进行成形数值模拟,得到了最优液压力和压边力组合数值;其次根据毛坯在拉深过程中的成形情况,设计出了液压力和压边力加载曲线;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加载曲线的拉深效果。结果表明,采用最优变液压力和变压边力进行拉深所得到的成形零件不起皱,不破裂,回弹量和减薄率均小,而且零件厚度分布较均匀。
骆协海雷君相汪奇超朱彦
关键词:充液拉深数值模拟变压边力
铝合金防碰撞吸能管液压成形加载路径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针对防碰撞吸能管成形需要,提出了对铝合金6061圆管液压胀形过程的轴向进给补偿液压力加载路径控制过程。通过数值模拟方法,采用分析软件ABAQUS 6.10对铝合金6061管材液压胀形的加载路径进行了研究。以成形件不发生起皱、破裂两种失效方式以及最终成形壁厚分布为依据,分析了不同轴向进给和液压力加载路径对成形件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轴向进给量为27mm,液压力为85MPa的加载路径,获得吸能管的最大减薄率为20.5%,成形质量较好,并在一副模具中同时完成S型过渡区域的成形。
汪奇超雷君相骆协海
关键词:液压胀形加载路径有限元模拟
车灯反射镜液压力作用区域与径向压力被引量:1
2010年
针对不规则曲面板材零件成形需要,提出了凹模腔液压力作用区域和主动径向加压的充液拉深新技术。通过数值模拟方法,采用分析软件eta/DYNAFORM5.6和HYPERWORKS9.0相结合,对St16板材车灯反射镜零件液压力作用区域和主动径向加压充液拉深成形过程进行了研究。以零件成形最终壁厚分布和短轴最小宽度为评定标准,分析了不同液压力作用区域和主动径向压力加载路径对成形质量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证明了,在不同液压力作用区域和主动径向加压充液拉深过程中,成形件的最小厚度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采用凹模圆角处向外偏置6mm的液压力作用区域,并配合1.3倍液压力的主动径向压力加载路径,获得的车灯反射镜最大减薄率为10.056%,零件质量好。
金涛雷君相骆协海汪奇超
关键词:充液拉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