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磊
- 作品数:4 被引量:201H指数:2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社会交换理论视野下的分配公平研究
- 2012年
- 民众如何判断分配公平,是分配公平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们依据一种“应得原则”,通过复杂的比较过程,来对个人分配结果的公平性做出判断。该理论流派主要由公正理论、地位价值理论、一般公平理论等分支理论构成,它们力图揭示人们进行公平判断的过程,并对公平状况进行测量。本文对这些理论进行了梳理,指出它们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从多重原则和宏观公平的角度出发对社会交换理论进行批评,并结合当前我国分配公平研究的现状提出一些有待研究的问题。
- 孙明马磊
- 关键词:社会交换理论分配公平公正理论理论流派公平理论
- 国家干预模式、产权性质与组织间网络关系
- 本文以连锁董事网的形成机制为例,考察了国家是如何通过操纵产权活动而塑造商业结构的。连锁董事网是一种重要的组织间关系网络,它指的是公司的董事同时在两家或两家以上的公司兼职而形成的企业间网络。以往对连锁董事网形成机制的研究,...
- 马磊
- 关键词:产权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中国城市化与环境质量研究被引量:33
- 2010年
- 文章利用1995~2005年中国省级的工业污染数据对两种不同的观点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随着中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污染会经历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形路径。研究结果支持了城市化最终有利于城市环境质量改善的观点。城市化过程中工业污染得以集中,治污部门自身存在的递增规模收益使得污染物能在更高的集中水平上得到处理。因此,集中治理污染是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
- 马磊
- 关键词:城市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中国城市居民的分配公平感研究被引量:168
- 2010年
- 关于影响人们公平感的因素的解释,基于自利理论的"结构决定论"强调,人们的分配公平感是由其客观社会经济地位决定的,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人,越倾向于认为现存的分配状况是公平的;而基于相对剥夺理论的"局部比较论"则强调,人们在局部范围内与他人或自己过去状况的比较影响着人们的分配公平感。由这两种理论论辩出发,本文提出了两组相互竞争的研究假设,并用"200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5)资料予以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城市居民的分配公平感主要是由相对比较因素决定的,无论是与自己过去的状况相比,还是与其他人的状况相比,局部比较论假设都得到了有力的支持。本研究基本上否定了"结构决定论"的观点,对于中国城市居民来说,并非人们的社会经济地位越高,就越认为自己的收入所得是公平的。
- 马磊刘欣
- 关键词:分配公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