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凌霄

作品数:6 被引量:56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宫腔
  • 5篇宫腔镜
  • 4篇手术
  • 3篇子宫
  • 3篇宫腔镜手术
  • 2篇生殖
  • 2篇生殖道
  • 2篇腔镜手术
  • 2篇宫腔粘连
  • 2篇并发
  • 2篇并发症
  • 1篇电切
  • 1篇电切除
  • 1篇电切除术
  • 1篇异常子宫
  • 1篇异常子宫出血
  • 1篇阴道
  • 1篇阴道斜隔
  • 1篇阴道斜隔综合...
  • 1篇粘连分离术

机构

  • 5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中南大学
  • 1篇安徽省宣城市...

作者

  • 6篇徐大宝
  • 6篇邹凌霄
  • 3篇万亚军
  • 2篇黄欢
  • 2篇张琪
  • 2篇于洋
  • 1篇李旺
  • 1篇伍美容
  • 1篇潘琼
  • 1篇薛敏
  • 1篇程春霞
  • 1篇孙红梅
  • 1篇覃娴

传媒

  • 3篇中南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实用妇科...
  • 1篇国际妇产科学...

年份

  • 3篇2022
  • 2篇2018
  • 1篇201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2013年ESHRE/ESGE关于纵隔子宫分类共识的临床实践解读被引量:7
2017年
纵隔子宫是最常见的女性先天性生殖道畸形,2013年欧洲人类生殖与胚胎学会(ESHRE)/欧洲妇科内镜协会(ESGE)通过专家共识对女性生殖道畸形重新分类,随之中文翻译版和解读版亦相继发表。但是在此共识中,关于纵隔子宫的分类更新对中国大陆地区纵隔子宫的诊断和治疗临床实践的影响尚没有具体的解读,本文重点对此进行解读。新的分类系统对宫底部向宫腔内凸出的纵隔长度及宫底部外形向宫腔内凹陷的深度进行量化,便于纵隔子宫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同时也为手术切除纵隔或子宫矫形提供了清晰的标准。
孙红梅邹凌霄黄欢张爱倩张琪万亚军徐大宝
关键词:纵隔子宫子宫生殖道畸形
宫腔粘连好发和相对严重部位的临床特征被引量:9
2022年
目的: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s,IUA)是指创伤或感染等病因造成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后继发的宫腔肌壁间的粘连,其发生主要与宫腔内手术操作有关。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hysteroscopic adhesiolysis,HA)是治疗IUA的标准手术方式,但术后复发率高,而且宫内膜恢复往往困难,中重度IUA患者术后的妊娠率及活产率仍不理想。因此,针对病因采取有效的一级预防措施,尽可能避免或减轻医源性子宫内膜损伤至关重要。本文探讨IUA患者粘连及宫内膜损伤的好发部位以及损伤相对严重的部位,希望能够为未来宫腔操作(人工流产、清宫、宫内膜息肉切除等)时避免或减轻损伤宫腔提供研究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首次进行HA的657例患者的手术录像,评估IUA的面积及主要发生部位以及损伤相对严重的部位,其中全IUA患者81例,部分IUA患者576例。统计并分析部分IUA患者宫腔侧壁损伤相对严重部位和宫腔各段损伤相对严重部位的例数和构成比。结果:576例部分IUA患者中宫腔左右侧壁损伤程度无明显差别者60例,左侧壁损伤相对严重者143例,右侧壁损伤相对严重者373例,左右侧壁损伤严重程度存在差异,且右侧壁损伤相对严重的患者比例(64.8%)高于左侧壁损伤相对严重的患者比例(2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底或双侧宫角损伤相对严重者93例,宫腔中上段损伤相对严重者190例,宫腔中下段及宫颈内口损伤相对严重者245例,各部分损伤程度无明显差别者48例;宫腔中下段及宫颈内口损伤相对严重的患者比例(42.5%)高于宫底或双侧宫角损伤相对严重(16.1%)和宫腔中上段损伤相对严重的患者比例(3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UA最好发于宫腔侧壁,粘连程度相对严重的部位是宫腔右侧壁、中下段及宫颈内口,这可能与手术医生操作习惯有关。�
于洋邹凌霄李外星赵行平舒常发程春霞徐大宝
关键词:宫腔粘连宫腔镜手术人工流产并发症
镜下扩宫法在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宫腔粘连是一种严重影响女性生育力的疾病,多继发于妊娠相关的清宫术或宫腔镜手术等宫腔内操作,因损伤子宫内膜基底层所致。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是宫腔粘连治疗环节中最关键的一步,其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子宫穿孔。一半以上的子宫穿孔发生在镜体或者探针/扩宫棒通过宫颈内口阶段。在这一阶段,不恰当的手术操作还可导致内膜损伤、粘连复发加重、宫颈裂伤及假道形成等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旨在提出一种宫腔镜直视下通过镜体侧入后摆动或者镜下器械直接撑开来扩张宫颈内口及宫腔下段的方法,我们称之为镜下扩宫法,以提高宫颈内口和/或宫腔下段粘连患者扩宫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行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的282例患者,年龄21~46(33.0±4.8)岁,根据美国生育协会(American Fertility Society,AFS)的宫腔粘连评分标准评为5~12分,其中有2例因外院传统扩宫分离粘连所致假道形成的患者。所有患者使用具有5Fr器械通道、4.9 mm外鞘直径的一体式宫腔镜行宫腔镜检查。采用镜下扩宫法扩张宫颈内口及宫腔下段。宫腔镜进入宫腔后,常规行宫腔粘连分离术及向宫腔内放置宫型节育环或者宫腔支架等。收集所有纳入病例的年龄、手术记录及手术视频资料,并统计其术中镜下扩宫的成功率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利用镜下扩宫法将宫腔镜置入宫腔,2例因外院扩宫导致假道形成的患者也在镜下扩宫的过程中及时识别并成功找到宫腔。无1例在术中因宫颈内口和宫腔下段扩张失败而中转使用传统宫颈扩张棒扩宫。整个宫腔镜手术过程中,手术视野清晰,且无假道形成、子宫穿孔或宫颈撕裂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1至3个月复查宫腔镜,所有患者均未见宫颈内口及宫腔下段明显的粘连狭窄。结�
周曾梓赵美丹邹凌霄伍美容徐大宝
关键词:宫腔粘连宫腔镜技术扩宫手术并发症不孕
宫腔镜下冷刀切除黏膜下肌瘤优势的初步探讨被引量:13
2022年
目的:目前国内外的宫腔镜黏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多采用宫腔镜电切除术(以下简称电刀),术中产生的电热效应不仅损伤黏膜下子宫肌瘤表面覆盖的内膜,也易损伤子宫肌瘤周围的内膜组织,这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不利。此外,对于一些特殊部位(宫角和宫底部)或者II型和多发的黏膜下子宫肌瘤等情况,传统的电刀手术处理仍然非常棘手。随着中国二胎政策的开放,对生育力保护的观念逐渐重视,宫腔镜冷刀切除术(以下简称冷刀)也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冷刀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本研究通过对比宫腔镜下冷刀及电刀切除黏膜下子宫肌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探讨冷刀在黏膜下子宫肌瘤手术切除方面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诊断并经宫腔镜手术切除的112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包括术前一般资料(如年龄,孕次,流产次数,黏膜下子宫肌瘤大小、位置、类型、数量和术前血红蛋白值等)以及术中情况[如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残留率和术中并发症(大出血、穿孔、水中毒等)]。患者分为宫腔镜下冷刀切除黏膜下子宫肌瘤组(冷刀组)及宫腔镜下电刀切除黏膜下子宫肌瘤组(电刀组),其中冷刀组40例,电刀组72例,并电话随访两组术后的情况,包括术后复发、术后并发症、妊娠率、妊娠方式、妊娠结局等。结果:与电刀组相比,冷刀组位于子宫角或子宫底的黏膜下子宫肌瘤的比例更多(分别为9.7%和25.0%),II型或合并有II型的子宫肌瘤也更多(分别为26.4%和70.0%)。但两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术中并发症及术后残留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共随访到98例患者,其中冷刀组32例,电刀组66例。与电刀组相比,冷刀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分别为37.9%和12.5%,P<0.05)。在7例多发黏膜下子宫
李外星邹凌霄顾盼于洋张爱倩徐大宝
关键词:宫腔镜电切除术黏膜下子宫肌瘤
无损伤处女膜宫腔镜手术治疗阴道斜隔综合征--附13例病例研究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应用无损伤处女膜宫腔镜手术治疗青少年阴道斜隔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09—2016年期间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并通过无损伤处女膜宫腔镜手术治疗的13例阴道斜隔综合征的青少年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术中和术后随访情况,以了解该手术治疗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13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没有出现手术并发症,无处女膜损伤和阴道壁裂伤;术后痛经和(或)阴道流血等症状消失,术后3个月用宫腔镜行阴道内镜检查显示无阴道狭窄和斜隔创面粘连。结论无损伤处女膜宫腔镜手术治疗青少年阴道斜隔综合征是一种安全、微创和有效的治疗方式,在保留了处女膜完整性的同时也避免了尚未发育成熟的阴道壁的裂伤。
王若轶邹凌霄黄欢张琪Jigyasa Subedi薛敏万亚军徐大宝
关键词:阴道斜隔综合征宫腔镜手术生殖道畸形
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缺陷的宫腔镜手术治疗被引量:16
2018年
剖宫产瘢痕憩室(CSD)是剖宫产术后远期并发症之一,CSD实际上是剖宫产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所致,其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关于CSD有不少认识上的误区,对于没有症状的CSD一般不需要治疗,对于有症状的CSD如何治疗在认识上也比较混乱,如何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不仅关系到医务人员对于CSD的认识也直接影响了CSD的治疗效果。有一种特殊类型的CSD是切口瘢痕下缘存在活瓣作用且由于活瓣作用而阻止了憩室内的经血顺利流出而出现症状(常见为经期延长),同时憩室内的异位子宫内膜也可能与宫腔内在位的内膜生长不同步也导致异常阴道流血,这种特殊的CSD学术界有个专业的名称即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缺陷(PCSD)。对于残余子宫壁肌层不是很薄的PCSD,可以采用宫腔镜手术切除活瓣并电凝破坏憩室内异位子宫内膜的治疗方法。而对于没有PCSD特点的CSD,宫腔镜手术的疗效较差,一般不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文章将深入阐述PCSD的宫腔镜手术治疗的相关问题。
李旺邹凌霄潘琼覃娴Arvind Burjoo万亚军徐大宝
关键词:异常子宫出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