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丹
- 作品数:3 被引量:31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佛山市科技局立项课题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产科集束化护理方案对产后抑郁的影响
- 2017年
- 目的探索产科集束化护理方案是否可以预防产后抑郁。方法 100例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集束化护理方案护理。对两组产前产后使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对产妇抑郁状况进行测评,比较两组抑郁发生情况。结果产前实验组EPDS评分为(9.31±3.05)分,对照组EPDS评分为(9.21±2.98)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实验组EPDS评分为(7.31±2.01)分,对照组EPDS评分为(8.62±2.65)分,实验组EP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中有1例发生抑郁,抑郁发生率为2.0%;对照组产妇中有7例发生抑郁,抑郁发生率为14.0%;实验组产妇抑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集束化护理有利于产妇产后恢复,能有效改善孕产妇抑郁情绪,达到预防产后抑郁症的效果。
- 王丽娟冯锦屏叶少欣杨洁于丹丹
-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产后抑郁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
- 孕早期不同体质量指数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临床特征及其分娩结局的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孕早期不同体质量指数(BMI)的临床特征及其妊娠分娩结局。方法选取554例GDM孕妇,根据孕早期BMI分为消瘦组(54例,BMK18.5 kg/m^(2)),正常组(330例,18.5 kg/m^(2)≤BMI<24 kg/m^(2)).超重肥胖组(170例,BMI≥24 kg/m^(2)).收集并分析妊娠分娩资料。结果三组孕早期BMI越高的GDM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越高,消瘦组、正常组、超重肥胖组分别为0、3.64%、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妊娠期胆汁淤积发病率越低,分别为5.56%、0.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率随着孕早期BMI增高而增高,分别为25.93%、48,48%.6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孕早期BMI增加,孕妇入院时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明显升高(P<0.05),其中超重肥胖组收缩压119.96 mmHg.三组产前糖化血红蛋白与β-羟丁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分娩前C-肽与胰岛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肥胖组较消瘦组、正常组的新生儿出生体重最重,分娩总出血量最多,住院时间最长(P<0.05)。结论临床应重视孕前肥胖和高脂血症,在孕前可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有助于减少GDM及不良结局发生率。
- 王丽娟于丹丹杨洁陈菲娜周姿杏索冬梅周登诗冯锦屏
-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体质量指数孕早期
- 早期体位管理及预见性运动护理干预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30
- 2022年
- 目的探讨早期体位管理及预见性运动护理干预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接收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82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其基础上予以早期体位管理+预见性运动护理干预。将两组的血压水平、妊娠结局、股静脉血流速度、并发症发生情况、胎儿不良情况发生率、Apgar评分与体重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低于对照组, 早产、剖宫产、产后出血、子痫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产后72 h、96 h的股静脉血流速度、平均速度快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下肢肿胀、下肢疼痛、浅静脉曲张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观察组胎儿不良情况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体重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护理中实施早期体位管理及预见性运动护理干预能够较好地控制其血压水平, 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保障母婴安全。
- 王丽娟索冬梅冯锦屏周姿杏于丹丹周登诗
-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体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