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晓勇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疗效
  • 2篇热毒宁注射液
  • 2篇注射
  • 2篇注射液
  • 2篇注射液治疗
  • 2篇临床疗效
  • 1篇药物
  • 1篇支气管
  • 1篇支气管炎
  • 1篇止咳
  • 1篇止咳胶囊
  • 1篇嗜酸
  • 1篇嗜酸粒细胞
  • 1篇嗜酸粒细胞性
  • 1篇嗜酸粒细胞性...
  • 1篇苏黄止咳胶囊
  • 1篇图像表现
  • 1篇气管炎
  • 1篇轻型
  • 1篇热射病

机构

  • 5篇攀枝花市中西...

作者

  • 5篇苏晓勇
  • 3篇胡强
  • 2篇汪宏云
  • 1篇陈余思
  • 1篇王利玲
  • 1篇刘武

传媒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苏黄止咳胶囊治疗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探讨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口服苏黄止咳胶囊治疗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70例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采用苏黄止咳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咳嗽症状积分、莱塞斯特咳嗽问卷(LCQ)评分、诱导痰嗜酸粒细胞(EOS)比例、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1);两组治疗后咳嗽症状积分、LCQ评分、诱导痰EOS比例、FeN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苏黄止咳胶囊治疗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胡强段民屹王利玲江平飞张榆铃苏晓勇
关键词: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苏黄止咳胶囊临床疗效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老年热射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7年
热射病是一种重症致命性中暑,以中心体温〉40℃,并出现中枢神经损害为主的多器官功能衰竭为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其特点为发病快、进展快、病死率高,热浪期的病死率高达62.6%,是炎热夏季的常见危重病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基础病的增多,很多罹患脑卒中后遗症、老年性痴呆、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肾功能衰竭、帕金森式病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自我防护能力和免疫力下降,是夏季非劳力性热射病的高危人群。
胡强汪宏云段民屹苏晓勇江平飞
关键词:热毒宁注射液疗效观察
HRCT对肺原位腺癌、微浸润腺癌鉴别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分析高分辨率CT(HRCT)对肺原位腺癌(AIS)、微浸润腺癌(MIA)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86例肺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分析HRCT中肺腺癌的影像学特征,并比较不同类型肺癌相关特征差异。结果在HRCT的影像特征中,AIS和MIA在肺动脉异常、“空泡”征及多发病灶比较上无差异(P>0.05);但圆形/椭圆形病灶更多见于AIS,分叶型病灶更多见于MIA,MIA中“毛刺”佂较多,混合磨玻璃结节存在更多,病灶及实性成分直径更长,肺静脉异常、空气支气管佂及胸膜“凹陷”佂发生率均更高(P<0.05);AIS与MIA在纯磨玻璃结节和混合磨玻璃结节的磨玻璃结节密度区的CT值比较无差异(P>0.05),但实性结节密度区AISCT值显著低于MIA(P<0.05)。结论HRCT检查可明确显示肺腺癌的病灶情况,而AIS和MIA在HRCT中的影像学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故该检查对鉴别AIS和MIA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指导依据。
张榆铃陈余思白碧慧苏晓勇
关键词:高分辨率CT图像表现
抗病毒药物联合中药治疗轻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并分析用抗病毒药物联合中药治疗轻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2月9日至2020年3月9日武汉某方舱医院收治的88例新冠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4)与对照组(n=44)。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用抗病毒药物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用抗病毒药物联合中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用药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抗病毒药物联合中药治疗新冠肺炎的效果较为理想,能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其病情,且能减少抗病毒药物所引起的不良反应。
刘武苏晓勇廖祥莉潘虎梅丹张耀丹
关键词:抗病毒药物中药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重症中暑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高凝状态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重症中暑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高凝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重症中暑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0.9%氯化钠溶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7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血小板计数(PLT)]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HCT)、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APTT、PT、FDP、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PTT、PT短于对照组,FDP低于对照组,PLT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HCT、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全血黏度低切、中切、高切及血浆黏度、HCT、红细胞聚集指数低于对照组,红细胞变形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重症中暑的效果明显,可改善患者全身高凝状态及血液流变性。
胡强汪宏云段民屹江平飞苏晓勇张榆铃
关键词:中暑热毒宁注射液高凝状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