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媛

作品数:7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苏州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学
  • 2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篇道德
  • 1篇道德经
  • 1篇道德困境
  • 1篇性情
  • 1篇移情
  • 1篇译本
  • 1篇英美文学
  • 1篇英美文学教学
  • 1篇英语
  • 1篇英语翻译
  • 1篇莎士比亚
  • 1篇莎士比亚研究
  • 1篇身份危机
  • 1篇史诗
  • 1篇手札
  • 1篇突围
  • 1篇女性
  • 1篇女性困境
  • 1篇女性情谊
  • 1篇琴弦

机构

  • 7篇苏州科技大学
  • 1篇斯坦福大学

作者

  • 7篇罗媛

传媒

  • 2篇文教资料
  • 1篇当代外国文学
  • 1篇四川戏剧
  • 1篇海外英语
  • 1篇英美文学研究...
  • 1篇外国语言与文...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17
  • 1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移情式阅读与英美文学教学实践刍议
2017年
本文以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的文学课《傲慢与偏见》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在把移情式阅读策略纳入英美文学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对英美文学理解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移情他人的能力,引领学生自觉地成长为亲社会、具有强烈责任感和道德意识的21世纪的现代公民。在移情视域下把英美文学教学和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融为一体。
罗媛
关键词:英美文学教学《傲慢与偏见》
困境突围与女性情谊——解读《伊莱莎小姐的厨房手札》被引量:1
2023年
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当代英国女性作家安娜贝尔·阿布兹的新作《伊莱莎小姐的厨房手札》,指出阿布兹在这部新维多利亚小说中传承“她们自己的文学”传统,融合历史真实与虚构想象,通过来自不同阶层的两位女主人公伊莱莎和安交替叙事,描摹了维多利亚时代不同阶层贫富悬殊巨大、性别不平等的社会历史现实,揭露了维多利亚时代的道德伪善,以安一家为代表的下层穷人的艰难生存境遇,肯定了伊莱莎和安直面生存困境并携手从困境中突围的努力。两位女主人公在十年协作烹饪中缔结了跨阶层友情,并各自与同阶层女性发展姐妹情谊。这些跨阶层或同阶层的女性情谊滋养并赋能伊莱莎和安坚韧地反抗父权暴力、打破维多利亚时代父权社会对女性角色的规定、勇敢追寻具有独立人格的女性自我、大胆探索天赋并建构多维的自我身份,启迪21世纪的当代女性积蓄女性力量、争取性别平权。
罗媛
关键词:维多利亚时期女性困境女性情谊
《莎士比亚和新的批评方法》评析
2017年
特伦斯·霍克斯在《莎士比亚和新的批评方法》一文中针对以布拉德莱为代表的传统莎学研究提出了新的批评研究的概念,梳理、评述了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或解构主义、符号学、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与话语研究、接受美学理论等20世纪现代批评理论的主要观点,以及在这些批评理论关照下莎学研究的新态势,并分析这些新批评方法的利弊。本文评析了《莎士比亚和新的批评方法》一文的主要观点,认为霍克斯的研究虽有不足,但对国内从事莎学研究的学者仍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罗媛
关键词:莎士比亚研究
A Post-colonial Reading of Man-Man by V.S.Nailpaul
2016年
A post- colonial reading of the story of Man- Man from Miguel Street by V.S. Nailpaul in the light of Homi K.Bhabha's views about mimicry reveals that to some extent mimicry in Naipaul's post-colonial writing reflects the double edged effect of mimicry discussed by Bhabha, but is more associated with the hopelessness and predicament suffered by the once colonized than the resistance to the authority of the colonizer.
罗媛
断裂的琴弦:迈赫迪·阿卡万·赛奥斯《列王纪终篇》中的史诗、表演和历史
2021年
迈赫迪·阿卡万·赛奥斯(1929—1990)是伊朗"新诗"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他的《列王纪终篇》中,上演了一场虚构的口头叙事:只有深谙史诗故事传统的读者才能破解这首诗。本文探究了该诗通过虚构故事所创造的语言、感知、自我、时间和世界之间的关系。借鉴感知、叙事时间和史诗表演等理论,相关讨论涉及"我"和"我们"的本质、在叙述中不断变化的叙事背景和身份、故事讲述者身上所体现的过去与现在的重叠,以及文本所创造的记忆空间。故事讲述者在想象的言语行为中将读者投射为听众,同时,史诗般的过去也被摇摇欲坠的现在所覆盖。语言本身与它所描述的对象并不相称。《列王纪终篇》并不像人们常说的是对史诗英雄失落时代的怀念,而是对一种分裂意识进行深刻的现代性诊断,在一个再也不能回到天真的史诗时代的社会,这种分裂意识影响着个体。
玛丽·胡贝尔罗媛
关键词:史诗故事讲述
身份危机与道德困境——解读麦克尤恩的《阿姆斯特丹》
2023年
本文借助后现代理论家齐格蒙特·鲍曼有关后现代道德的理论,探讨英国当代作家伊恩·麦可尤恩的小说《阿姆斯特丹》里主人公遭遇的中年身份危机和道德困境问题。无论是从事高雅艺术的作曲家克莱夫还是大众通俗报业传媒人弗农,都遭遇了中年身份危机——外在社会“角色”自我和内在真我之间存有强烈冲突。他们在体验对死亡和疾病的恐惧后,并没有发展出有力量的内在真我,没有抱持肯定人性尊严、滋养内在真我的价值取向;在面临后现代道德困境做出选择时,他们始终摆脱不了“角色”自我追逐名利的价值取向;在社会道德退化的大环境下,克莱夫和费农沦为社会黑色讽刺剧的棋子,这对好友最终反目为仇,谋杀了对方。小说辛辣地讽刺了后现代时期“文明生存的本质”。
罗媛
关键词:身份危机道德困境
《道德经》英语翻译的文化对比研究——以S.Mitchell译本、林语堂译本及杨鹏译本为例被引量:1
2017年
《道德经》本身蕴含高深哲学理念,吸引无数东西方学者不断对其做出新的阐释。当代著名学者、美国哈佛大学亚洲中心访问学者杨鹏先生2016年于美国出版英译本Dao De Jing,在文化翻译的大背景下,赋予《道德经》新的文化内涵。以往《道德经》英译对比研究多集中在译介历史及其发展过程,或借翻译理论探讨译本翻译技巧策略。本文以杨鹏翻译的Dao De Jing为主要研究对象,与美国另两大通行版本S.Mitchell的Tao Te Jing、林语堂翻译的Tao Te Ching对比,把研究重点放在《道德经》深厚文化底蕴的转换上,探究三位译者对《道德经》丰富文化和哲理思想传递的具体差异及形成原因。
季之楠罗媛
关键词:《道德经》英语翻译文化对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