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展瑞

作品数:32 被引量:75H指数:5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香港保健协会科研基金香港保健协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病理
  • 10篇临床病理
  • 5篇纤维化
  • 5篇临床病理特征
  • 5篇免疫
  • 5篇肺纤维
  • 5篇肺纤维化
  • 5篇病理特征
  • 4篇乳腺
  • 4篇乳腺癌
  • 4篇腺癌
  • 4篇淋巴
  • 4篇HPA
  • 4篇肠癌
  • 4篇大肠
  • 4篇大肠癌
  • 3篇动脉
  • 3篇血管
  • 3篇药物
  • 3篇乳腺癌淋巴结...

机构

  • 12篇苏州大学
  • 10篇滨州医学院附...
  • 7篇南通大学
  • 7篇吴江市第一人...
  • 4篇苏州中药研究...
  • 3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 1篇苏州市吴中人...

作者

  • 32篇展瑞
  • 10篇赵光明
  • 8篇李翠香
  • 5篇万琳琳
  • 5篇张文博
  • 5篇张永胜
  • 4篇徐文香
  • 4篇陆夏良
  • 4篇刘学英
  • 4篇李志民
  • 4篇顾振纶
  • 4篇冯一中
  • 3篇季成栋
  • 3篇刘新兰
  • 2篇郭次仪
  • 2篇李强
  • 2篇高泉根
  • 2篇邢征英
  • 1篇郭凌川
  • 1篇曹志飞

传媒

  • 4篇滨州医学院学...
  • 3篇诊断病理学杂...
  • 2篇中国煤炭工业...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肿瘤基础与临...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19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2
  • 3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1
  • 1篇1999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pa、p53表达与大肠癌浸润转移的关系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观察乙酰肝素酶(Hpa)及原癌基因p53的表达变化与大肠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 ision法检测54例原发性大肠癌组织中的Hpa及p53蛋白。结果Hpa与大肠癌肿瘤直径有关(P<0.01),Hpa、p53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肝转移有关(P均<0.05)。结论Hpa和p53蛋白的表达在大肠癌浸润转移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Hpa和p53蛋白对判断大肠癌淋巴结和肝转移有一定参考价值。
赵光明展瑞邹国桢邢征英季成栋
关键词:大肠肿瘤大肠癌乙酰肝素酶P53蛋白
行PTCA及支架植入术的护理
2006年
目的总结介入治疗冠心病的护理经验。方法系统回顾介入治疗冠心病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患者介入治疗效果满意,治愈率100%,无并发症发生。结论PTCA及支架植入术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术前充分准备和严格选择适应证是治疗成功的前提,精心的术中、术后观察和护理是治疗成功重要环节,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成功率。
徐文香邢邵芝展瑞刘新兰
关键词:PTCA支架植入术护理
6例卵巢Brenner瘤病理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卵巢Brenner瘤(ovarian Brenner tumor)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方法:回顾苏州大学附属苏州九院(我院)2019年1月—2023年2月收治的6例卵巢Brenner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分子特点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6例患者年龄54~73岁,中位年龄66岁,其中4例为卵巢良性Brenner瘤,2例为卵巢恶性Brenner瘤。4例良性及1例恶性卵巢Brenner瘤患者生化指标未见异常,但另1例卵巢恶性Brenner瘤患者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水平明显增高。镜下见卵巢良性Brenner瘤由移行细胞上皮巢及纤维间质组成,瘤细胞无异型,细胞核卵圆形,核仁较小,卵巢恶性Brenner瘤镜下见有明确的间质浸润,瘤细胞明显异型,核质比大,核分裂易见,同时可伴有卵巢良性Brenner瘤和卵巢交界性Brenner瘤成分。免疫组织化学表型示6例患者的瘤细胞细胞角蛋白7(cytokeratin 7,CK7)、P63、GATA结合蛋白3(GATA binding protein 3,GATA3)均为阳性,配对盒基因8(paired box 8,PAX8)、肾母细胞瘤基因1(Wilm′s tumor gene 1,WT1)、CK20均为阴性,Ki-67在卵巢良性Brenner瘤中增殖指数<1%,在卵巢恶性Brenner瘤中约20%~60%。4例卵巢良性Brenner瘤患者均行患侧附件切除术,预后较好;1例卵巢恶性Brenner瘤行腹腔镜卵巢分期手术,随访11个月未见复发及转移;另1例卵巢恶性Brenner瘤因未在我院手术而失访。结论:卵巢Brenner瘤诊断需依据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良、恶性Brenner瘤的鉴别在于细胞的异型程度及有无间质浸润,Ki-67增殖指数也可作为参考指标。
马燕红展瑞
关键词:卵巢肿瘤BRENNER瘤免疫表型分型
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临床意义及观察
1999年
李翠香申海泉卢晓燕展瑞
关键词:冠状动脉心肌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冠状动脉硬化不稳定性心绞痛前壁心肌梗塞收缩期
睾丸旁平滑肌肉瘤2例临床病理观察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睾丸旁平滑肌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睾丸旁平滑肌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其临床和病理特征。结果2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74岁及59岁。临床常以睾丸肿块、坠胀不适就诊。大体均为灰白色结节状肿物,切面灰白,质韧;镜下肿瘤界限清楚,局灶可见凝固性坏死,肿瘤细胞由平行或交织条索状排列的梭形细胞组成,瘤细胞异型性明显,瘤细胞核大,深染,常见形状不规则的瘤巨细胞,细胞核呈杆状、圆形或椭圆形或泡状,染色质粗而深染,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易见;免疫表型:肿瘤细胞Vimentin、H-Caldesmon、Desmin及SMA均(+),CK、S-100等均为(-),肿瘤细胞Ki-67增殖指数为10%~35%。结论原发性睾丸旁平滑肌肉瘤罕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术前诊断困难,易误诊,确诊需病理检查,术后易复发和远处转移,应长期随访。
展瑞陆夏良赵光明巩婵婵张永胜
关键词:平滑肌肉瘤临床病理特征
卵巢成熟型囊性畸胎瘤恶变为鳞状细胞癌和原发性卵巢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
2024年
探讨卵巢成熟型囊性畸胎瘤(MCT)恶变为鳞状细胞癌(SCC)和原发性卵巢鳞状细胞癌(POS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回顾性分析5例卵巢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和预后,并对其中1例POSCC进行二代测序(NGS),分析其分子遗传学特征。5例OSCC(4例卵巢MCT恶变为SCC、1例POSCC)患者年龄为43~68岁。累及双侧卵巢者1例,左侧者1例,右侧者3例。肿瘤常规镜检组织学示4例由卵巢MCT和浸润性SCC等两种成分构成,1例仅见SCC成分,周围未见伴发病变。免疫表型示5例癌组织p40、细胞角蛋白5/6(CK5/6)、p63均为阳性,2例p53阳性,增殖细胞相关核抗原(Ki-67)指数为30%~50%。1例POSCC的NGS检测存在12个体细胞突变,其中3个具有明确或潜在临床意义,包括BRCA1基因(p.G263fs)、TP53基因(p.R273C)、ERBB2基因(拷贝数扩增)。4例患者行卵巢癌减灭术,1例行卵巢癌根治术,术后辅以铂类药物为主的联合化疗。随访3~10个月,3例死亡,1例存活,1例失访。OSCC发病率低,主要来源于畸胎瘤恶变,POSCC罕见。OSCC治疗以完整手术切除为主,术后辅以铂类药物为主的联合化疗,临床进展迅速,预后差。
展瑞姚义兴巩婵婵张永胜邓立峰
关键词:畸胎瘤原发性病理特征
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评价和选用被引量:5
2007年
张文博展瑞张洁
关键词:心律失常抗心律失常药溴苄胺胺碘酮
联合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2-40对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运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淋巴管内皮标志物(D2-40)标识微血管密度(MVD)和微淋巴管密度(MLVD),探讨其对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2010年6月—2012年12月43例乳腺癌标本进行VEGF、D2-40标记计数MVD、MLVD,分析对淋巴结转移的临床意义。结果 VEGF标识MVD、D2-40标识MLVD在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P<0.05)。结论联合检测VEGF、D2-40对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万琳琳李志民展瑞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2-40乳腺癌微血管密度微淋巴管密度
端粒端粒酶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被引量:1
2009年
Id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with unknown pathogeny,is a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The pathological features are diffuse epithelial-cell lesion and excessive extracellular matrix deposition. Many investigators consider alveolar epithelial cells impairment and abnormal activation,fibroblast proliferation and myofibroblast differentiation as causes,resulting in excessive extracellular matrix disorganization of lung. Recently,it is believed that telomeres and telomerases might play a role in regulating the capacity of fibroblast proliferation and aberrant epithelial repair in IPF.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review the telomeres,telomeras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e id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furthmore,to identify th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the id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and provide the study measure for establishing an effective treatment.
展瑞顾振纶赵光明冯一中
关键词:端粒端粒酶肺纤维化成纤维细胞
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动物模型的病理观察及CNS干预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博莱霉素/(BLM/)所致肺纤维化动物模型的病理变化,并探讨CNS对其干预作用及初步机制。 方法: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醋酸泼尼松组、CNS大剂量组、CNS小剂量组/(360mg//kg/...
展瑞
关键词:肺纤维化CNS总抗氧化能力Α-平滑肌动蛋白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