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洋
- 作品数:79 被引量:309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肺叶切除术后早期拔除胸腔引流管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28
- 2013年
- 目的探讨肺叶切除术后早期拔除胸腔引流管的指征以及其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3至9月70例肺叶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1例于胸腔引流量≤300mL/24h时拔除引流管(早期组),29例于胸腔引流量≤100ml/24h时拔除引流管(常规组)。记录两组术后24、48h胸腔引流液的量和性状,检测术后24h及拔管即刻的胸腔积液常规、生化指标;记录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评估术后及早期拔管后胸腔并发症的发生率、再次置管率及胸腔穿刺率。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术后24h胸腔积液常规和生化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部70例患者术后24、48h胸腔引流量中位数为300ml(200~400ml,第一、三四分位数,下同)、250ml(200~300m1)(Z=-2.059,P=0.039)。早期组术后24、48h平均胸腔引流量为(296±153)ml、(285±103)ml,与常规组(332±149)ml、(252±109)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术后住院时间中位数为5.0d(4.5~6.0d),短于常规组的6.0d(6.0~8.0d)(Z=-3.882,P=0.000)。早期组拔管时间中位数为术后44h(44~68h),短于常规组的67h(65~90h)(Z=-2.914,P=0.004)。两组术后及拔管后并发症发生率、胸腔积液复发率、再次置管率及胸腔穿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术后拔除胸腔引流管的指征设定为引流量≤300ml/24h是可行并且安全有效的,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快速康复。
- 张晔李辉胡滨侯生才李彤苗劲柏王洋游宾傅毅立陈其瑞张文谦陈硕胡晓星
- 关键词:肺切除术引流术胸腔积液
- 超声心动图右心功能指标在肺血栓栓塞症溶栓前后的变化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面积和次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溶栓前后的右心功能指标,评价急性期溶栓效果。方法 29例患者(大面积者8例,次大面积者21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19例;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59岁(标准差12岁)。均接受溶栓治疗。溶栓前和溶栓后24h观察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左右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VED、RVED)、左右心室舒张期横径(LVDD、RVDD)、左右心房舒张期横径(LADD、RADD)、右心室前壁厚度(RVAWT)、右心室前壁运动幅度(RVAWM)、主肺动脉内径(PAD)、三尖瓣反流压差(TRPG)、肺动脉收缩压(SPAP)。计算RVED/LVED、RVDD/LVDD和RADD/LADD比值。结果除RADD外(P=0.041),溶栓前大面积PTE组和次大面积PTE组患者间各指标未见显著性差异。溶栓后大面积者RVAWM、LVED和LADD明显升高(P=0.024,P=0.003,P=0.043);次大面积者LVED明显升高(P=0.001),RVDD、RADD、RADD/LADD比值、TRPG和SPAP明显下降(P=0.003,P=0.016,P=0.006,P<0.001,P<0.001)。结论溶栓治疗可改善PTE患者右心功能不全,超声心动图对PTE的疗效评价有重要意义。
- 王洋杨媛华吴雅峰李一丹刘长庭王辰
-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肺血栓栓塞症溶栓右心功能不全
- 通过多媒体提高胸外科见习教学质量被引量:5
- 2009年
- 胸心外科的教学向来是外科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学生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偏少,而见习内容较多,专业化程度强,见习期间内容易受病种影响。我们结合胸外科的学科特点,通过设计多媒体课件、制作高质量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及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三方面来提高见习教学质量。
- 王洋
- 关键词:胸外科教学多媒体课件
- 肺移植术中LPD液顺行逆行灌注的肺保护作用被引量:8
- 2006年
- 胡滨侯生才李辉王洋李彤张振葵苗劲柏傅毅立
- 关键词:肺移植手术肺保护作用逆行灌注LPD慢性阻塞肺疾病肺保存
- 肋间神经阻滞对肺叶切除术后肺功能的影响
- 2007年
- 目的探讨肋间神经阻滞对肺叶切除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50例因肺部疾病择期行单肺叶切除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为硬膜外术后镇痛(PCEA),B组为肋间神经阻滞联合PCEA;分别于术前、术后24h、术后48h用脉冲振荡肺功能测定仪(IOS)测定肺功能。结果A组与B组术前肺功能无显著性差异;术后24h两组与术前比较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量(FEV1)降幅较大(P﹤0.05),呼吸总阻抗(Zrs)、共振频率(Fres)、35Hz时呼吸阻力(R35)、5Hz时呼吸电阻(X5)升高显著(P﹤0.05);术后48h两组FVC、FEV1、Zrs、Fres、R35、X5较术后24h有所恢复,但B组恢复较好(P﹤0.05)。结论术中肋间神经阻滞能改善患者早期肺功能。
- 胡滨李辉侯生才李彤王洋张振奎苗劲柏
- 关键词:术后呼吸功能肋间神经阻滞
- 美军战术战伤救治经验探讨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美军战术战伤救治经验,以提高我军战伤救治能力。方法:分析美军战术战伤救治的主要特征,理清美军战术战伤救治的组织实施步骤。结果:美军战术战伤救治具有战术性、时效性、合理性特征。结论:我军应加快战伤救治的实践化研究,增强战伤救治延时救护能力,加快研制新型战伤救治装备,重视战伤自救互救训练。
- 高家森王洋许永乐傅仰木
- 关键词:美军
- 90岁以上老年人使用垂体后叶素致横纹肌溶解一例
- 2022年
- 横纹肌溶解症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横纹肌受损及细胞内成分释放从而造成机体内环境紊乱,导致急性肾损害的疾病,病因包括创伤性挤压、高强度运动、药物、感染等[1]。临床上常见引起横纹肌溶解症的药物,包括辛伐他汀、普伐他汀等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β2受体激动剂特布他林等[2]。但关于垂体后叶素导致横纹肌溶解症的报道很少,尤其是在老年人群,易被漏诊或误诊。现将1例因使用垂体后叶素引起横纹肌溶解症的高龄病例报道如下。
- 吴霞朱平均王洋
- 关键词:横纹肌溶解肌酸激酶肌红蛋白
- 经胸小切口食管肌层切开治疗贲门失弛缓症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 总结经胸小切口食管肌层切开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经验。方法 分析42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接受经胸腔小切口食管肌层切开手术治疗结果,手术切口6—8cm,行食管下段肌层切开,上方超过狭窄1cm,下方切口至胃壁肌层0.5~1cm。全组均未行抗反流手术。结果平均手术时间60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1d。1例围手术期死亡,死因为食管黏膜破裂合并多重细菌感染;2例损伤食管黏膜予以修补;其余无任何并发症,术后第1天开始进食,行黏膜修补者术后3d进食。术后随访,全部患者吞咽困难症状消失。28例行食管pH监测无病理性反流,与术前DeMeesrer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胸小切口食管肌层切开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合理掌握胃食管连接部的肌层切开范围可有效防止术后胃食管反流。
- 李辉胡滨李彤王洋张振葵苗劲柏傅毅力游宾侯生才
- 关键词:贲门失弛缓症食管肌层切开术胃食管反流
- 振动反应成像系统在预测肺切除术后肺功能中的价值被引量:1
- 2010年
- 肺切除术后由于肺通气面积下降,低肺功能相关并发症的总体发生率较高。能否在肺切除术前对手术后肺功能进行精确预测,一直是胸外科医师研究的课题。目前常用的定量肺通气灌注扫描以及肺容量CT由于有放射性且操作复杂,临床较少应用。
- 傅毅立侯生才李辉胡滨王洋苗劲柏游宾陈奇瑞刘玉萍吴君晖
- 关键词:肺切除术后低肺功能成像系统相关并发症
- 转胶蛋白及其生物学效应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2年
- 转胶蛋白(transgelin)是一个相对分子质量为22000的肌动蛋白结合蛋白,是钙调蛋白家族中的一员,也是分化型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标志基因之一。转化生长因子8可诱导transgelin基因表达。transgelin通过与肌动蛋白相结合,促进G-actin聚合而形成F—actin。transgelin虽然不是血管及内脏平滑肌基本功能调节的必需物质,但它与平滑肌收缩的非钙依赖性调节有密切的关系。transgelin通过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一9参与组织重塑,可能是研究肺组织纤维化、肺损伤的新线索。此外,transgelin可能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和浸润。
- 王洋刘长庭
- 关键词:SM22转化生长因子B基质金属蛋白酶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