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玉龙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大连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辽宁省科技厅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海胆
  • 4篇中间球海胆
  • 3篇性腺
  • 3篇投喂
  • 3篇投喂方式
  • 3篇饵料
  • 3篇不同饵料
  • 2篇性腺发育
  • 2篇家系
  • 1篇养殖
  • 1篇脂肪酸
  • 1篇生长发育
  • 1篇水产
  • 1篇水产养殖
  • 1篇水龙
  • 1篇水龙头
  • 1篇虾夷马粪海胆
  • 1篇马粪海胆
  • 1篇胡萝卜素
  • 1篇换水

机构

  • 6篇大连海洋大学

作者

  • 6篇丁玉龙
  • 4篇丁君
  • 3篇张伟杰
  • 3篇丁文君
  • 2篇常亚青
  • 1篇何鹏

传媒

  • 2篇农学学报
  • 1篇大连海洋大学...
  • 1篇2013年全...

年份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不同饵料及投喂方式对中间球海胆生长及性腺发育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为研究不同饵料模式及投喂方式对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生长及性腺发育的影响。采用不同饵料模式(M1:海带、M2:海带+贻贝、M3:南瓜、M4:胡萝卜)和不同投喂方式(RM1:饲喂南瓜75天后饲喂海带75天;RM2:饲喂胡萝卜75天后饲喂海带75天)两种实验方案,以M1模式为对照组,对中间球海胆生长指标及性腺性状进行测量并分析,实验周期150天。结果显示:不同饵料模式下,M1(57.84±3.25)mm、(72.58±11.07)g和M2(56.60±2.66)mm、(69.62±8.94)g模式的海胆壳径及活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二者极显著(P〈0.01)高于M3(53.10±2.28)mm、(57.31±8.18)g和M4(50.12±1.70)mm、(50.45±4.27)g模式;M2模式下雌、雄海胆的性腺指数(31.22±3.31)%、(30.92±2.76)%均极显著(P〈0.01)高于其他3种饵料模式;M2模式下雄海胆的亮橙黄色差ΔE1和亮黄色差ΔE2均显著(P〈0.05)优于对照组(M1模式),雌海胆ΔE1、ΔE2则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添加动物性蛋白(M2模式)对促进海胆性腺指数、性腺品质的提升效果显著(P〈0.05),但对其生长影响不显著(P〉0.05)。不同投喂方式下,RM1(55.46±2.19)mm模式的海胆壳径显著低于对照组(57.84±3.25)mm(P〈0.05),活体重(68.63±7.39)g与对照组(72.58±11.07)g差异不显著(P〉0.05),RM1和RM2模式下海胆在75-150天的壳径增长率(12.55±0.22)%、(12.68±1.78)%和增重率(29.60±4.20)%、(30.53±2.0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9.79±0.97)%、(19.86±4.86)%(P〈0.05);海胆性腺指数在不同性别不同模式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RM1和RM2模式下海胆的亮橙黄色差ΔE1和亮黄色差ΔE2均差异不显著(P〉0.05),二者显著(P〈0.05)优于对照组且在性别间表现一致,表明:饲喂南瓜75天后饲喂海带75天的投喂方式不会显著(P〉0.05)影响海胆
丁玉龙丁君常亚青丁文君张伟杰
关键词:中间球海胆投喂方式性腺发育
水产养殖用换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产养殖用换水装置,包括桶体,在桶体内底部设有中心管,中心管的底部周边分布有透孔,在桶体的上边周边设有边网,在桶体的上方配有与给水装置相接的水龙头。换水方便,操作简单,提高了工作效率,降底了劳动强度,...
丁玉龙丁君张伟杰曹学顺
文献传递
不同饵料及投喂方式对虾夷马粪海胆生长及性腺发育的影响
以农业部北方海水增养殖重点实验室培育的虾夷马粪海胆为实验材料,实验周期150d。不同饵料实验设4个处理组,饵料替代实验设3个处理组,整个实验过程保持各实验组环境因素与养殖密度相同。研究以期寻找到适宜的虾夷马粪海胆饵料配方...
丁玉龙朴文杰丁君常亚青
关键词:虾夷马粪海胆饵料配方投喂方式性腺发育
文献传递
不同饵料模式与投喂方式对中间球海胆性腺营养成分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不同饵料模式与投喂方式对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性腺营养成分的影响研究。试验设置4种饵料模式(M1组投喂海带,M2组投喂海带+贻贝,M3组投喂南瓜,M4组投喂胡萝卜)和3种投喂方式(对照组投喂海带150 d,RM1组投喂南瓜75 d后投喂海带75 d,RM2组投喂胡萝卜75 d后投喂海带75 d),试验结束后,对海胆性腺中氨基酸、β-胡萝卜素和脂肪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饵料模式条件下,M2组海胆性腺中氨基酸总量(TAA)、必需氨基酸总量(EAA)和EAA/TAA均最高;M4组鲜味氨基酸总量占氨基酸总量的百分比最高;M1与M2组雌、雄海胆的β-胡萝卜素含量及个体平均β-胡萝卜素含量均无差异性差异(P>0.05),二者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M3组雌海胆性腺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雄海胆中PUFA含量4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投喂方式条件下,RM2组海胆性腺中TAA、EAA和EAA/TAA含量均最高;对照组雄海胆性腺中β-胡萝卜素含量及个体平均β-胡萝卜素含量均显著高于RM1和RM2组(P<0.05),而雌海胆性腺中二者的含量与RM1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RM2组(P<0.05);RM1组雌、雄海胆性腺中PUFA含量均最高。研究表明:M2组饵料模式和RM2组投喂方式均可提高海胆性腺中氨基酸含量,且M2组饵料模式对海胆个体平均β-胡萝卜素含量的提高有促进作用,M3组饵料模式和RM1组投喂方式可明显提高海胆性腺中PUFA的含量。
丁玉龙丁君丁文君常亚青
关键词:中间球海胆Β-胡萝卜素脂肪酸
不同管足颜色和高不饱和脂肪酸海胆家系的构建及初步研究
本研究以中间球海胆管足颜色和高不饱和脂肪酸为选择性状,构建不同管足颜色和高不饱和脂肪酸中间球海胆家系。研究了不同管足颜色中间球海胆家系幼体发育和生长效果分析以及高不饱和脂肪酸海胆家系的生长比较,对不同管足颜色海胆家系幼体...
丁玉龙
关键词:中间球海胆生长发育
升温对不同管足颜色中间球海胆家系免疫相关酶活性及MDA含量影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为研究升温对不同管足颜色中间球海胆家系免疫相关酶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设置不同温度梯度(15、20、22、24、26℃),分别对不同管足颜色海胆家系体腔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溶菌酶(LZM)及丙二醛(MDA)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随着水温升高,RR、RW、WR、WW家系中间球海胆SOD、CAT、POD、LZM活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RR、RW、WR、WW家系SOD活性范围分别为2.39~4.36、2.79~5.17、2.71~4.97、3.66~5.69 U/m L;CAT活性范围为63.02~112.76、62.47~169.37、66.40~140.77、72.29~149.20 U/m L;POD活性范围为1.65~14.59、0.89~13.88、2.08~14.68、2.49~15.62 U/m L;LZM活性范围为9.82~109.23、12.10~110.37、7.82~112.16、11.18~107.83 U/m L。RR、RW、WR家系中间球海胆MDA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含量范围分别为0.97~2.34、0.82~2.40、0.96~2.23 nmol/m L,WW家系中间球海胆MDA含量呈缓慢升高的趋势,含量范围为1.55~2.60 nmol/m L。红、白管足中间球海胆SOD、CAT、POD、LZM活性也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红管足海胆MDA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白管足海胆MDA含量则呈升高的趋势。随着水温升高,RR家系海胆SOD活性对升温胁迫响应早于WW家系海胆,RR家系海胆MDA含量低于WW家系海胆MDA含量;RW家系海胆CAT活性高于WW家系海胆;红管足海胆SOD、POD活性均高于白管足海胆,其中POD活性变化差异显著(P〈0.05);26℃时,红管足海胆MDA含量显著低于白管足海胆MDA含量(P〈0.05)。以上结果表明,以红管足海胆为亲本培育的海胆家系对升温响应更灵敏、更耐高温。
丁文君丁君张伟杰丁玉龙何鹏
关键词:海胆丙二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