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华
- 作品数:49 被引量:86H指数:4
- 供职机构:安徽工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 基于纱线图像组合的机织物外观模拟研究
- 2017年
- 研究了机织物外观的计算机模拟过程,建立了组织矩阵及浮长矩阵,结合真实纱线图像片段的组合,实现了机织物外观模拟,并探讨了模拟软件的开发过程.通过浮长矩阵从真实纱线图像中取出相应长度的经、纬纱线片段,并按照组织图的交织规律组合经、纬纱片段,实现机织物外观模拟.研究表明:机织物模拟图和小样试织的实物照片具有较好的相似性,研究结果对预测机织物外观纹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王旭袁惠芬孙妍妍刘新华
- 关键词:织物组织图组织矩阵织物模拟
- 硫酸盐基离聚体的形态结构、力学性能及其共混被引量:1
- 2007年
- 由环氧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BS)与硫酸氢钠水溶液反应制备了新型含硫酸盐基的SBS离聚体,研究了离聚体的形态结构、力学性能、离聚体对SBS/氯醇橡胶(CHR)共混物的增容作用以及离聚体/聚丙烯(PP)共混物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透射电镜下硫酸铅基离聚体呈现黑色圆柱状或四方晶形离子微区,硬脂酸锌作为离子增塑剂能提高钠离聚体的力学性能;随着离子基含量的提高,离聚体的拉伸强度及扯断伸长率增加;少量离聚体可以提高SBS/CHR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减小共混物的吸煤油率;扫描电镜图片显示二者的相容性增加;离聚体/PP共混物在拉伸强度与组成的关系方面呈现协同效应,并且其耐甲苯性能提高。
- 赵巍谢洪泉刘新华佘万能
- 关键词:离聚体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共混物增容剂氯醇橡胶
- 机织物数据库及工艺计算软件设计研究
- 2017年
- 为便于织物信息管理及织物工艺计算,探讨了机织物数据库设计及工艺计算软件的开发过程.以Access为工具建立了织物规格数据库,并用Visual Basic 6.0开发了织物信息维护及织物工艺计算软件.研究表明:运用机织物工艺计算软件,可实现织物信息的浏览、增加、删除、编辑等功能,并可实现总经根数、筘号、筘幅、浆纱墨印长度和百米织物经纬纱用量等织物工艺计算.研究结果为织物信息管理及工艺计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高峰王旭刘新华
- 关键词:机织物数据库
- 高活性光催化剂纳米Ag-碳纳米管-混晶TiO_2复合纤维的可控制备被引量:2
- 2016年
- 为解决TiO_2对太阳能有效利用率低、光生电子与空穴再复合率高、光催化活性低且难回收等应用难题,利用静电纺丝技术成功地制备了纳米Ag-碳纳米管(CNT)-混晶TiO_2复合纤维,并采用SEM、XRD、EDS及Raman等表征方法详细分析了材料的微观结构与组分,研究了纳米Ag-CNT-混晶TiO_2复合纤维对亚甲基蓝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锐钛矿与金红石相TiO_2混晶不仅可降低材料的禁带宽度,还能减缓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复合淬灭;纳米Ag颗粒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可增强Ag-CNT-混晶TiO_2复合纤维的光吸收,CNT能促进光生电子与空穴的有效分离;纳米Ag-CNT-混晶TiO_2复合纤维对亚甲基蓝的首次降解率可达97.5%,且5次催化循环后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仍保持在90.0%以上。所得结论表明静电纺丝制备的新型纳米Ag-CNT-混晶TiO_2复合纤维是一种高活性的光催化剂,且容易回收,具有光降解亚甲基蓝的应用前景。
- 王翠娥刘新华万鹏张广知
- 关键词:TIO2碳纳米管光催化活性
- 微/纳复合型可见光光电材料Ag-石墨烯-TiO_2的制备及应用(英文)
- 2017年
- 基于静电纺丝技术构筑了稳定均一的Ag-石墨烯-TiO_2纳米复合纤维;并利用SEM、TEM、XRD、EDS和Raman等表征了材料的微观结构与组分;随后,我们研究了该复合纤维在可见光下的光电转换性能。结果表明:掺杂既可降低TiO_2材料的禁带宽度,也能减缓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复合淬灭;Ag纳米晶的局域等离激元可增强纤维对可见光的吸收,石墨烯能促进光生电子与空穴的有效分离;可见光条件下,相比较于单一的TiO_2纳米纤维,复合纤维的光电流密度提高4倍,达到0.81μA·cm-2。
- 王翠娥王宁刘新华
- 关键词:静电纺丝TIO2AG石墨烯光电转换
- 提高《纤维化学与物理》教学效果的探索被引量:3
- 2009年
- 《纤维化学与物理》是轻化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文探讨该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和教学方法的组织与改革问题。
- 刘新华
- 关键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 Ag-TiO_2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光电转换性能研究
- 2017年
-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尺寸均一、性能稳定的Ag-TiO_2复合纳米纤维。结合了纳米银颗粒的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效应,克服了TiO_2材料比表面积小、光生电子与空穴复合几率高以及对光生载流子量子化效率低的缺点,并且Ag纳米颗粒在复合材料中有很好的可调节性,同时这种材料的制备工艺简单、易重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对Ag-TiO_2复合纤维进行了表征,结果证明产物为Ag-TiO_2复合纳米纤维,且纤维分散性好、长径比大,同时掺杂均匀。相比较于TiO_2纳米纤维,Ag-TiO_2纳米纤维的光电转换性能明显提高。此外研究了Ag掺杂量对复合材料光电转换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10wt%Ag的Ag-TiO_2复合纳米纤维光电转换效率最高。
- 王翠娥王学文刘新华
- 关键词:静电纺丝二氧化钛光电转换
- 棉用银系抗菌剂的制备及应用性能研究
- 2015年
- 利用硝酸银、高分子多糖、聚醚胺、交联剂制备棉用银系抗菌剂,通过对比实验确定了银系抗菌剂最佳配方.通过焙烘,将制得的银系抗菌剂交联固着在棉织物上,讨论了棉织物常规指标的变化以及抗菌性能.结果表明,整理后棉织物白度略微下降,毛细管效应大幅增加,拉伸强力基本不变,抗菌性较好.
- 陶旭晨刘新华
- 关键词:棉织物抗菌银离子多糖聚醚胺
- 钨酸铋/预氧化腈纶复合纳米纤维制备的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以五水硝酸铋、二水钨酸钠和腈纶为原料,通过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钨酸铋/预氧化腈纶复合纳米纤维前体,并将制备的复合纳米纤维前体在200℃下反应,制得钨酸铋/预氧化腈纶复合纳米纤维.利用FE-SEM、XRD对制得的复合纳米纤维进行了表征.探讨了纺丝电压、接收距离和纺丝流速对纤维直径和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纺丝电压为22kV、接收距离为15cm、纺丝流速为0.2mL/h时,所制备的复合纳米纤维前体形态较好,纤维平均直径为93nm.经过200℃处理后,钨酸铋在复合纳米纤维上形成,得到的钨酸铋/预氧化腈纶复合纳米纤维的平均直径为113nm.
- 李红章刘新华吴筱
- 关键词:静电纺丝钨酸铋腈纶复合纳米纤维
- 纳米TiO_2/ESBS电纺复合纤维的制备及抗紫外性能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利用甲酸将SBS中部分双键氧化为环氧基来制备ESBS,并采用红外光谱及环氧值测定表征。再将纳米TiO2和ESBS共混并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纳米TiO2/ESBS纤维膜,运用SEM对纤维形态表征并进行抗紫外性能测试。结果表明:ESBS抗紫外性能得到提高,纳米TiO2/ESBS纤维膜抗紫外性能得到进一步改善,其中,锐钛型纳米TiO2/ES-BS纤维膜平均UPF为43.9,金红石型纳米TiO2/ESBS纤维膜平均UPF为175.9。
- 陶旭晨刘新华陈若阳迟二燕
- 关键词:纳米TIO2静电纺丝抗紫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