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光武
- 作品数:13 被引量:175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 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深层致密砂岩气藏储层致密化与成藏的关系研究
- 高文杰李贤庆张光武魏强张吉振祁帅陈金明
- 川西北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泥灰岩的油气及H_2S生成模拟实验研究被引量:7
- 2006年
- 由于川东北飞仙关组海相烃源岩成熟度高、有机质丰度低,在讨论天然气来源时多不考虑飞仙关组自身的贡献。对采自川西北剑阁县上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泥灰岩样品进行烃类生成的热压模拟实验,再现了飞仙关组烃源岩的生烃演化过程及特点,证实了四川盆地飞仙关组烃源岩在成熟程度适当的条件下具有较大的生烃潜力:泥灰岩最大产油率为142.2kg/t,生油高峰范围在Ro=0.63%~1.2%之间;累计产气率为793.9m3/t。同时,通过模拟实验证实了烃源岩在生烃过程中也能生成较高含量的H2S气体,为川东北飞仙关高含硫天然气中H2S的成因解释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 李剑谢增业张光武李志生王春怡
- 关键词:泥灰岩热模拟H2S飞仙关组
- 利用流体历史分析技术研究库车坳陷大北气田油气充注史被引量:5
- 2018年
- 运用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均一温度、含油包裹体丰度及储层颗粒荧光定量等多种流体历史分析方法,对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大北气田储层古流体特征、油气充注期次和时间进行了研究,并结合构造演化及沉积埋藏史恢复了大北气田油气充注史。研究表明,库车坳陷大北气田发育2期油气充注:第一期为6~4Ma的凝析油充注,该期充注被蓝白色荧光液态烃包裹体记录下来,QGF波长峰值也显示凝析油的特征,QGF指数分布在1.7~24之间,表明凝析油在大北古构造内形成有效充注,聚集形成古油层,库车中期凝析油沿穿盐断裂大量散失;第二期为3Ma至今的天然气充注,灰黑色的气态烃包裹体记录了该期充注,QGF-E谱图显示烃类流体整体偏轻,轻质的烃类流体充注与晚期的油气快速充注是该地区含油包裹体丰度偏低的原因。库车组沉积晚期以来天然气持续充注、优良储盖组合与构造演化的时空配置使该时期成为大北气田的主要成藏期,具有晚期成藏的特点。
- 孙可欣李贤庆魏强魏强李剑李剑
- 关键词:大北气田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
-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大气田成藏特征与模式被引量:29
- 2013年
-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大气田主要分布在四川、塔里木和鄂尔多斯三大克拉通盆地,层系上主要富集在中下三叠统、上二叠统、石炭系、奥陶系及震旦系5大层系。截至2010年底,12个碳酸盐岩大气田储量为1.69×10”rn。,占全国45个大气田储量的27.2%。碳酸盐岩大气田由单个或多个相对独立的大中型气藏组成;储层总体以低孔为主,并有随储层时代变新其孔隙度增大的趋势,单个气藏储量〉10×10^7m3的储层平均渗透率以〉1mD为主;有效储层厚度一般为15~75m,含气面积主要为10~100km。;储量丰度除鄂尔多斯盆地靖边大气田为056×10^8m3/km2外,其他多〉5×10^8m3/km2,表现为中一高丰度特征;埋藏深度范围大(1000~6370m),以超深层、深层一中深层为主;气藏压力系数除磨溪气田〉2.0外,其他多〈1.3,主要表现为常压;由构造、岩性(含古潜山)等圈闭所组成的复合型气藏是碳酸盐岩大气田的主要气藏类型。继承性大型古隆起、多套优质烃源岩的高强度充注、断裂及侵蚀沟槽的有效输导、大面积溶蚀孔洞型空间的规模聚集、膏盐岩及泥质岩的有效封盖等要素的时空有效配置造就了碳酸盐岩天然气的规模富集与成藏。高地温场背景下的古油藏原油裂解形成干气藏、煤成气与液态烃裂解气混合形成干气藏、低地温场背景下的油藏受到干气气侵作用形成凝析气藏是碳酸盐岩大气田的三类典型成藏模式。
- 谢增业魏国齐李剑杨威张光武国建英张莉
- 关键词:碳酸盐岩大气田气藏特征原油裂解气气侵
- 中国大型气田的分布规律及下一步勘探方向被引量:27
- 2018年
- 随着我国天然气业务的快速发展及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规模储量的发现难度越来越大。为了加强天然气勘探规模接替新领域的研究和探索,在梳理天然气勘探进展与发展趋势、分析现今规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的主要领域、研究大型气田统计规律及成藏特征等的基础上,划分了中国大型气田形成体系并总结了不同体系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克拉通盆地碳酸盐岩古隆起、大面积平缓斜坡致密砂岩、前陆盆地逆冲构造为我国现今规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的主体领域;(2)大型气田形成体系可划分为"克拉通裂陷与古隆起、低坡敞流湖稳定斜坡、山前断陷逆冲构造、陆内拉分断陷断隆与火山岩、陆缘走滑断陷背斜构造"五大常规大型气田形成体系,以及"纳米微空间吸聚"非常规气形成体系;(3)每个地质旋回时代都存在着一个常规大气田形成的核心体系;(4)单个体系内往往形成源内未运移、规模输导终止点两大层次气田的群体聚集,而多体系叠合区则由多种因素控制形成序列聚集;(5)多体系叠合区为大气田富集领域,中部多应力枢纽区是天然气的汇聚区。进而指出了未来我国天然气勘探新方向及领域:(1)"克拉通裂陷与古隆起"体系,包括四川盆地震旦系—下古生界、塔里木盆地寒武系、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系—奥陶系;(2)"山前断陷逆冲构造"体系,包括塔里木盆地北缘库车逆冲构造转换带、四川盆地西北部、塔里木盆地西南部等;(3)"陆缘走滑断陷背斜构造"体系,如东部海域盆地;(4)"纳米微空间吸聚"体系,包括中国南方富有机质页岩和中部鄂尔多斯盆地煤层。
- 魏国齐李君佘源琦张光武邵丽艳杨桂茹关辉杨慎蔺洁王蓉
- 关键词:大型气田
-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深层致密砂岩气藏储层致密化与成藏关系被引量:18
- 2018年
- 为研究深层致密砂岩气气藏储层致密化与成藏的关系,对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的地质背景和储层特征进行分析,建立储层孔隙度与埋深的关系模型,推算储层致密化时间。利用流体包裹体均一测温分析技术,分析该区大北1、克深2深层致密砂岩气藏的成藏期次,并与储层致密化时间相比较,确定深层致密砂岩气藏的成因类型。研究表明,大北1气藏表现为晚期充注成藏的过程,其天然气成藏时间主要在库车期(约3~2Ma)以来,其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砂岩储层致密化发生在新近纪康村期(约15~10Ma);克深2气藏也表现为晚期充注成藏过程,其天然气成藏主要发生在库车晚期(约2Ma)以来,而其巴什基奇克组砂岩储层在新近纪康村期(约11~10Ma)已经达到致密化。据此,确定大北1和克深2深层致密砂岩气藏类型属于"先致密后成藏型"。
- 高文杰李贤庆张光武魏强魏强张吉振祁帅
- 关键词:成藏过程克拉苏构造带
- 不同类型有机质热演化轻烃产率及组成特征对比被引量:5
- 2017年
- 结合黄金管热模拟实验及模拟产物的轻烃(C_(6-14))定量分析,对不同类型有机质热演化过程中轻烃产率及组成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基于热解—色谱—质谱(PY-GC-MS)方法对模拟产物轻烃定量分析表明,具有较高氢指数(I_H)的湖相Ⅰ型和海相Ⅱ_1型有机质的轻烃产率明显高于海相Ⅱ_2型有机质。松辽盆地白垩系湖相Ⅰ型有机质的最大轻烃产率为33.56mg/g_(TOC),张家口地区下马岭组海相Ⅱ_1型有机质的最大轻烃产率为39.58mg/g_(TOC),四川盆地二叠系海相Ⅱ_2型有机质的最大轻烃产率为10.08mg/g_(TOC)。相对来说,轻烃产物中芳烃相对含量明显要高于饱和烃。同时,Ⅰ型有机质达到最大轻烃产率对应的热解温度或成熟度要明显低于Ⅱ_型有机质。热解过程中不同碳数正构烷烃产率的演化结果表明,低碳数烷烃达到最大产率时的等效镜质体反射率(Easy%R_O)值普遍高于高碳数烷烃,这归因于低碳数烷烃生成和裂解时的活化能更高。此外,通过热解过程中轻烃产物组成分析,认为萘含量、苯/正己烷与甲苯/正庚烷等参数与成熟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可用于指示有机质热演化程度。
- 祁帅李贤庆何坤张光武陈金明高文杰梁万乐
- 关键词:热演化
- 中国煤成气勘探领域广阔被引量:3
- 2009年
- 在分析了中国煤成气的勘探现状基础上,指出中国煤成气资源十分丰富、基础雄厚,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天然气资源之一,目前煤成气勘探尚处在初期、储量快速增长阶段;未来中国煤成气主要存在五类勘探领域,近期寻找大型煤成气田重点勘探区带有15个;中国天然气储量的快速增长将主要依赖煤成气储量的大幅增长,煤成气储量在天然气储量增长中占绝对优势地位。随着时空的推移,煤成气的勘探地域范围将会不断拓展,陆、海两大煤成气聚集区将会形成并驾齐驱的格局,迎来煤成气快速发展的新时代。采用翁氏旋回理论及其预测模型,预测了中国煤成气储量将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储量增长最高值将在2025年前后出现,高峰期年增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在6000×108m3,煤成气最终探明储量将超过20×1012m3。
- 郑得文张光武杨威孙广伯徐小林
- 关键词:煤成气天然气勘探前景储量
- 中国石油陆上油气勘探领域选区研究
- 魏国齐焦贵浩廖群山张福东关辉李正文王宗礼张光武吕庆章邵丽艳林世国杨青孔骅高嘉玉
- 该项目利用翁氏旋回、专家特尔菲等一系列技术方法预测我国未来30~50年石油和天然气探明储量增长趋势。按勘探项目、区带和圈闭三个层次建立勘探目标评价优选参数体系,创造性地应用专家系统、地质风险概率、模糊数学评判等多种先进方...
- 关键词:
- 关键词:油气勘探石油选区
- 国内外天然气资源现状与发展趋势被引量:35
- 2008年
- 世界天然气资源丰富,2006年剩余天然气探明可采储量为175.08×1012m3,产量达到2.84×1012m3,随着天然气贸易的逐步全球化,天然气将成为21世纪世界的支柱能源。我国常规和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相对丰富,资源探明程度低,天然气储量、产量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发展潜力大,但由于市场需求量更大,供需矛盾将长期存在。据专家预测,2020年国内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将超过10×1012m3,天然气产量将达到1500×108m3左右,国内天然气产量难以满足需求。因此,在强化国内天然气资源勘探的同时,加快发展天然气贸易也势在必行。
- 郑得文张光武杨冬关辉劭丽艳
- 关键词:天然气资源量储量国际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