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乾钦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蛋白质
  • 3篇籽粒
  • 3篇籽粒蛋白
  • 3篇大豆
  • 2篇蛋白
  • 2篇籽粒蛋白质
  • 2篇硝酸还原酶
  • 2篇还原酶
  • 2篇根瘤
  • 2篇不同大豆品种
  • 2篇大豆品种
  • 1篇代谢物
  • 1篇蛋白含量
  • 1篇蛋白质含量
  • 1篇地上生物量
  • 1篇血红
  • 1篇血红蛋白
  • 1篇野生
  • 1篇野生大豆
  • 1篇游离氨基酸

机构

  • 6篇吉林农业大学
  • 2篇吉林省农业科...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作者

  • 6篇王乾钦
  • 5篇杨美英
  • 3篇蒋春玲
  • 1篇李文明
  • 1篇郑淑波
  • 1篇赵洪锟
  • 1篇祝涛
  • 1篇田智蕊
  • 1篇曲振环
  • 1篇李东哲

传媒

  • 2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吉林农业(学...

年份

  • 4篇2011
  • 2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根瘤菌中纤维素酶的研究进展
2011年
基于国内外关于纤维素酶的研究成果,概述了根瘤菌中已报道的纤维素酶基因、蛋白性质、在共生中的作用及研究现状,并对进一步的研究进行展望。
蒋春玲赵洪锟王乾钦田智蕊李东哲杨美英
关键词:根瘤菌纤维素酶纤维素酶基因
节杆菌PJ3降解咔唑和联苯被引量:3
2010年
菌株PJ3经16SrDNA鉴定为节杆菌(Arthrobacter sp.),同源树表明,该菌株与已报道咔唑降解菌株IC177同源关系最近,其次是联苯降解菌株K37和R04。为了明确PJ3菌株对咔唑和联苯的降解能力,在PJ3生长的最适pH值进行优化的基础上,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该菌株在不同浓度咔唑和联苯的矿物培养基中的生长速率以及对咔唑和联苯的降解性能。结果表明,在pH为7、8、9时,PJ3菌株的生长速率一致,而且高于其他pH值的生长速率。在pH为7、咔唑浓度为0.1mg.ml-1的CNFMM培养基中,PJ3菌株生长速度较快,而且15d咔唑的降解率可达到73%。在pH为7、联苯浓度为0.5mg.ml-1的MSB培养基中PJ3菌株生长最好。在0.1和0.5mg.ml-1联苯浓度下,15d对联苯的降解率可达80%~85%。综合评价,PJ3菌株降解咔唑比较适宜的浓度范围应该为0.1~0.2mg.ml-1,降解联苯较适宜的浓度范围为0.1~0.5mg.ml-1。
杨美英蒋春玲李文明曲振环王乾钦
关键词:节杆菌咔唑联苯生物降解
不同大豆品种根鲜重、地上生物量与蛋白含量的关系
2011年
野生大豆是栽培大豆的近缘种,根是植物的重要营养器官,所以研究比较不同品种大豆根鲜重、地上生物量与籽粒蛋白含量的关系对大豆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王乾钦祝涛杨美英
关键词:野生大豆生物量
不同蛋白质含量大豆结瘤特性与根瘤氮代谢物含量的比较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为了明确高蛋白野生大豆氮素积累规律,本试验选取3类不同蛋白质含量的大豆材料,在各生育期对根瘤生长特性及根瘤氮代谢物的含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籽粒蛋白质含量与R2~R8时期的根瘤数呈显著正相关。V6~R2期高蛋白野生大豆根瘤数增加较快,整个生育期根瘤重不断增加。三种类型大豆的血红蛋白含量、单株血红蛋白总量在R2~R8期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在V6到R8期高蛋白野生大豆血红蛋白含量、总量都明显高于其它两种类型大豆材料,差异性均达到显著水平。R2~R8期三种类型大豆游离氨基酸含量、酰脲含量均呈下降趋势,高蛋白野生大豆游离氨基酸含量低于、而酰脲含量却又高于其它两种类型材料,且差异性显著。说明高蛋白野生大豆根瘤衰老较慢、根瘤内氮代谢物含量丰富,生育后期仍具有较强的酰脲合成与运输能力是形成该类型大豆籽粒高蛋白质含量的原因之一。
杨美英王乾钦赵洪锟郑淑波董英山
关键词:籽粒蛋白质含量大豆根瘤血红蛋白游离氨基酸
不同蛋白含量大豆品种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叶片氮同化物含量变化被引量:4
2010年
以高蛋白野生大豆、普通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为材料,研究大豆籽粒蛋白质含量与各生育期叶片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GSA)、硝酸还原酶活性(NRA)以及叶片不同氮同化物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高蛋白野生大豆在V6期到R8期的NRA、R3期开始各个时期的GSA都明显高于其它品种。R3期以外的其它各生育期,高蛋白野生大豆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于其它品种。叶片游离氨基酸含量则表现为R2期之前野生大豆高于栽培大豆,R2期及以后各个时期又明显低于栽培大豆。籽粒蛋白质含量与R3期到R8期的NRA以及R3、R8期的GSA呈正相关关系。V3期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V6期游离氨基酸含量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呈正相关。叶片硝态氮含量与籽粒蛋白质含量没有相关性。
杨美英赵洪锟蒋春玲王乾钦董英山
关键词:籽粒蛋白谷氨酰胺合成酶硝酸还原酶可溶性蛋白质
不同大豆品种叶片含氮代谢物的变化及SSR标记分析
大豆是世界五大作物之一,是非常重要的植物蛋白质和食用油资源,也是重要的优质工业原料,世界各国均高度重视大豆的综合利用和开发。大豆的经济价值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蛋白质的含量,蛋白质含量的高低是衡量大豆品质优劣的重要指标。我国...
王乾钦
关键词:大豆硝酸还原酶籽粒蛋白质SSR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