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瑞丽
-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3
- 供职机构:延安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延安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 纳米金修饰碳糊电极上沙丁胺醇的电化学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制备纳米金修饰碳糊电极,采用循环伏安法和方波伏安法研究沙丁胺醇(Sal)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纳米金修饰碳糊电极与裸碳糊电极相比,显著提高Sal的氧化峰电流,氧化峰电位负移50mV,提高了测定Sal的灵敏度。实验表明:氧化峰电流与Sal浓度在0.471~64.2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15μmol/L(RSN=3)。对40.7μmol/L的Sal进行11次平行测定,RSD 1.7%。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血样和尿样中Sal含量的测定。
- 魏瑞丽罗贤文李晓霞高楼军
- 关键词:电化学纳米金修饰电极沙丁胺醇
- 盐酸克伦特罗的电化学行为及与鲱鱼精DNA相互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建立了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上盐酸克伦特罗(CLB)电化学行为的研究。利用微分脉冲伏安法(DPV)研究了CLB与鲱鱼精DNA(hs DNA)的相互作用。在0.1 mol/L的高氯酸溶液中,CLB在0.4 V附近有一对准可逆氧化还原峰,在1.0 V附近有一氧化峰。推测修饰电极上CLB电极反应机理可能是苯环上的氨基被氧化成亚氨基,亚氨基在水中反应生成苯醌,放出铵根离子。测定了1.0 V处CLB的氧化峰电流,表明氧化峰电流Ipa与CLB的浓度在10~150μmol/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为5μmol/L(S/N=3)。当不同浓度hs DNA加入CLB溶液后,P1氧化峰电流降低且峰电位正移,表明CLB与hs DNA之间发生了相互作用,形成了非电活性的化合物。CLB与hs DNA之间的结合数为2,结合常数为1.4×105L/mol。
- 罗贤文魏瑞丽李晓霞
- 关键词:盐酸克伦特罗鲱鱼精DNA相互作用
- 盐酸胺碘酮的电化学测定及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被引量:3
- 2012年
- 建立了测定盐酸胺碘酮(Am)的新的电化学分析方法。采用电化学方法结合紫外、红外光谱分析,研究了Am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实验发现,在pH=5.0的B-R缓冲溶液中,Am在0.87V处有一灵敏的氧化峰,其氧化峰电流Ipa与Am的浓度在1.8×10-7~6.7×10-5 mol/L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6.0×10-8 mol/L。当BSA加入Am溶液后,Am的氧化峰电流降低,其氧化峰电流的降低值△Ipa与BSA的浓度在2.4×10-7~2.2×10-5 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BSA的检出限(S/N=3)为9.0×10–8 mol/L。电化学研究表明,Am与BSA之间形成1∶1的结合物,结合常数为9.9×106 L/mol。紫外光谱表明Am的加入使BSA的吸收峰发生红移且有增色效应。傅立叶红外光谱表明Am与BSA分子中氨基酸残基的硫及氮原子形成键合作用。
- 魏瑞丽李晓霞刘启瑞高楼军
- 关键词:盐酸胺碘酮电化学牛血清白蛋白紫外光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 卡维地洛的电化学测定及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建立了测定卡维地洛(CAR)新的电化学方法。结合紫外、红外光谱分析,研究了CAR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实验发现,在pH 4.0Britton-Robinson(B-R)缓冲溶液中,CAR在碳糊电极上产生3个不可逆的氧化峰。以0.92 V处的氧化峰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现峰电流Ipa,1与CAR浓度在2.45×10-5~1.19×10-3mol/L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CAR的检出限为5.6×10-6mol/L。当BSA加入CAR溶液后,CAR峰电流降低,氧化峰电流的降低值ΔIpa,1与BSA的浓度在2.92×10-7~1.09×10-5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BSA的检出限为4.1×10-8mol/L。电化学结果表明,CAR与BSA之间形成1:1的结合物,结合常数为3.14×106 L/mol。紫外光谱表明CAR的加入使BSA的吸收峰发生红移且有增色效应。红外光谱表明CAR与BSA分子中氨基酸残基的硫及氮原子形成键合作用。
- 魏瑞丽李晓霞高志均高楼军
- 关键词:电化学卡维地洛相互作用紫外吸收光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 纳米金修饰碳糊电极上甲氨蝶呤的电化学测定及其与鲱鱼精DNA相互作用的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制备了纳米金修饰碳糊电极,使用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甲氨蝶呤(MTX)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特性,并建立了纳米金修饰碳糊电极电化学测定MTX的新方法。利用线性扫描伏安法(LSV)和方波伏安法(SWV)研究了MTX与鲱鱼精DNA的相互作用。实验发现,在pH 3.6 HAc-NaAc缓冲溶液中,MTX在0.86 V处有一灵敏的氧化峰,氧化峰电流Ipa与MTX的浓度在0.5~10.0μ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S/N=3)为0.2μmol·L-1。对3.0μmol·L-1的MTX进行11次平行测定,其RSD为4.7%。该修饰电极可用于MTX样品的测定,结果满意。当不同浓度鲱鱼精DNA加入MTX溶液后,氧化峰电位正移,氧化峰电流降低,表明MTX与鲱鱼精DNA之间发生了相互作用,形成了非电活性化合物。电化学研究表明,MTX与鲱鱼精DNA之间的结合比为2∶1,结合常数为4.6×105L·mol-1。
- 罗贤文魏瑞丽刘延红高楼军李晓霞
- 关键词:纳米金修饰电极鲱鱼精DNA相互作用
- 纳米金修饰电极对沙丁胺醇与蛋白结合作用的研究
- 2019年
- 利用纳米金修饰碳糊电极研究了沙丁胺醇与牛血清蛋白的结合作用,并对牛血清蛋白进行了定量测定。结果发现,在pH 7. 0 PBS缓冲溶液中,当加入不同浓度牛血清蛋白后,0. 6 V处沙丁胺醇的氧化峰电流降低,牛血清蛋白的线性范围是2. 47×10^(-7)mol/L~2. 00×10^(-5)mol/L,检出限为8. 23×10^(-8)mol/L。沙丁胺醇与牛血清蛋白形成了1:1的结合物,结合常数为2. 84×10~5L/mol。紫外光谱表明沙丁胺醇使牛血清蛋白的紫外吸收峰发生红移且有增色效应。4种常见金属离子Zn^(2+),Mg^(2+),Fe^(3+)和Cu^(2+)对沙丁胺醇与牛血清蛋白的结合起抑制作用。红外光谱表明沙丁胺醇与牛血清蛋白分子中氨基酸残基的硫及氮原子形成键合作用。
- 魏瑞丽李晓霞
- 关键词:沙丁胺醇牛血清蛋白紫外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