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乔燕伟

作品数:11 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管
  • 4篇血管炎
  • 4篇肉芽肿
  • 4篇肉芽肿性
  • 4篇肉芽肿性血管...
  • 4篇细胞
  • 4篇变应性
  • 4篇变应性肉芽肿...
  • 4篇变应性肉芽肿...
  • 3篇亚群
  • 3篇细胞亚群
  • 3篇慢性
  • 3篇肝炎
  • 2篇毒性肝炎
  • 2篇乙型
  • 2篇携带者
  • 2篇慢性乙型
  • 2篇免疫
  • 2篇肝炎患者
  • 2篇T细胞

机构

  • 7篇天津市第一中...
  • 5篇昆明医学院第...

作者

  • 11篇乔燕伟
  • 5篇游晶
  • 2篇曲俊彦
  • 2篇俞岚
  • 2篇刘军
  • 2篇杨文杰
  • 2篇陈红英
  • 2篇庄林
  • 2篇高惠芸
  • 1篇赵学群
  • 1篇雷华
  • 1篇吴国宾
  • 1篇唐宝璋
  • 1篇黄俊华
  • 1篇马永良
  • 1篇刘俊
  • 1篇吴国斌

传媒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世界感染杂志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1例报道
患者,男,28岁。因间断打喷嚏、流涕、咳嗽14月于2010年1月23日入院。既往2006年患肾病综合征,口服美卓乐治疗一年。2009年6月于天津武警医院行双耳后肿大淋巴结切除术,病理提示:嗜酸细胞性淋巴肉芽肿。患者对青霉...
乔燕伟
文献传递
老年支气管扩张患者急性加重期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调查分析老年支气管扩张患者急性加重期的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102例老年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的痰培养和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102例患者病原菌检测阳性58例,阳性率为56.86%,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和真菌为主,分别占70.15%(50/67)和19.40%(13/67);主要致病的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等药物耐药率高,对B一内酰胺类、碳青酶烯类、氨基糖甙类和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相对较低。结论老年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和真菌为主,主要致病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率高,建议在药敏试验指导下用药。
乔燕伟刘军赵学群杨文杰
关键词:支气管扩张病原菌耐药性
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一例
2012年
患者男,28岁。因间断打喷嚏、流涕、咳嗽14个月于2010年1月23日入院。既往2006年曾患肾病综合征,口服甲泼尼龙(美卓乐)治疗1年。2009年6月于天津武警医院行双耳后肿大淋巴结切除术,病理提示:嗜酸细胞性淋巴肉芽肿。患者对青霉素、头孢菌素等药物过敏。
乔燕伟刘军杨文杰
关键词: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淋巴结切除术肾病综合征淋巴肉芽肿嗜酸细胞性甲泼尼龙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T细胞亚群研究进展被引量:21
2005年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可导致病毒肝炎,易于慢性化,并逐渐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而严重威胁人类健康[1].乙型肝炎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是由宿主免疫反应和病毒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主要是通过细胞免疫反应引起肝细胞病变,T淋巴细胞在其中发挥了主要作用[2].各种免疫细胞特别是T细胞亚群之间的调节紊乱,是机体不能清除病原体及HBV在肝内持续复制的主要原因[3].
乔燕伟游晶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患者T细胞亚群慢性化宿主免疫反应肝细胞病变病毒肝炎
胸腺肽a1与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感染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乙型肝炎是世界上广泛流行的传染病,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HCC)。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至少有3.5亿人为 HBV 感染者,其中20%的 HBV 感染者成为慢性携...
游晶庄林乔燕伟
关键词:胸腺肽A1干扰素慢性乙型肝炎免疫调节剂复发率
文献传递
慢性HBV携带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不同年龄变化被引量:17
2005年
目的:探明携带者随着年龄增长由免疫耐受期进入免疫激活期的机制. 方法:慢性HBV携带者104例取外周血检测T细胞亚群与健康对照40例作比较.分别以5岁、10岁、20 岁为间隔将慢性HBV携带者分组,比较各年龄组之间HBeAg阳性率及T细胞亚群. 结果:慢性HBV携带者与健康对照比较CD3(F=5.976, P=0.016)、CD4(F=46.244,P=0.0001)、CD4/ CD8(F=254.357,P=0.0001)下降,CD8(F=103.848, P=0.0001)升高.慢性HBV携带者CD8(F=6.726, P=0.011)T细胞30岁后明显下降.慢性HBV携带者30 岁前e抗原阳性组较阴性组CD4(F=11.123,P=0.001) 明显降低,30岁后则无显著差异. 结论:机体(HLA限制性和CD4T细胞无应答性)和病毒(HBeAg的免疫耐受调节作用)两方面因素决定了30岁左右为慢性HBV携带者病情及细胞免疫功能转折点.
乔燕伟游晶庄林陈红英俞岚高惠芸吴国宾曲俊彦
关键词:HBV携带者慢性外周血T细胞CD8
小儿病毒性肝炎患者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分析
2003年
目的:调查庚型肝炎病毒(HGV)在小儿病毒性肝炎中的感染状况。方法:对1378例各型病毒性肝炎患儿,采用套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血清中HGV RNA。结果:HGV在小儿病毒性肝炎中总感染率为3.2%。在小儿甲型、乙型、丙型、戊型肝炎中HGV感染率分别为2.9%、3.6%、11.1%、6.7%,其中丙型肝炎中感染率显著高于甲型(χ^2=6.11)及乙型(χ^2=3.92)(P<0.05),似高于戊型,但差异无显著性(χ^2=0.59,P>0.05)。HGV RNA在小儿急性肝炎的阳性率为3.0%,慢性肝炎中为8.6%,慢性病毒性肝炎中HGV感染率显著高于急性病毒性肝炎(χ^2=5.78,P<0.05)。小儿病毒性肝炎HGV感染者中HGV单独感染占6.8%,重叠感染占93.2%(其中二重感染63.6%、三重感染25.0%、四重感染4.5%),重叠感染率非常显著高于单独感染模式(χ^2=69.18,P<0.01),二重感染率非常显著高于三重(χ^2=13.32)、四重(χ^2=34.2)感染模式(P<0.01)。小儿病毒性肝炎HGV感染者中其他型肝炎病毒(HV)检出率HAV79.5%,HBV25.0%,HCV6.8%,HEV15.9%,HAV检出率非常显著高于HBV(χ^2=26.21)、(HCV)(χ^2=201.92)、HEV(χ^2=35.7)(P<0.01),未发现HDV感染者。结论:HGV感染在小儿病毒性肝炎中占一定比例,并有其特点,这对制订病毒性肝炎的预防策略,落实防治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庄林游晶乔燕伟雷华刘俊马永良
关键词:小儿病毒性肝炎庚型肝炎病毒感染HGV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20年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常见于青少年和成人,由EB病毒引起,临床表现为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三联征”。在复制感染期间首先合成的衣壳抗原和早期抗原可引起免疫细胞破坏宿主细胞。本研究旨在分析EB感染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等表达情况以探讨IM的发病机制,为治疗提供新思路。
乔燕伟
关键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HBV携带者T细胞亚群状况与肝组织病理学对比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研究HBV携带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及其与血清HBVDNA,HBeAg的关系,并对T细胞亚群与肝组织病理学改变进行对比分析,探讨HBV携带及其所导致肝组织病理改变的机制.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09例HBV携带者和40例健康对照外周血T细胞亚群百分率,并对其中28例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ELISA法检测HBV标志物,PCR法检测HBVDNA.结果:HBV携带者外周血CD3+、CD4+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67.2±9.0%vs71.0±3.5%,P<0.05;33.1%±6.6vs40.3±2.8%,P<0.001;1.10±0.36vs2.01±0.19,P<0.001),CD8+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33.8±8.4%vs20.2±1.9%,P<0.001).HBVDNA(+)组及HBeAg(+)组分别与HBVDNA(-)组及HBeAg(-)组比较,CD3+细胞无统计学差异,CD4+细胞显著降低(31.2±6.3%vs37.2±5.4%,P<0.001;31.0±6.0%vs35.8±6.5%,P<0.001),CD8+细胞明显升高(36.7±8.4%vs27.9±4.2%,P<0.001;37.3±8.4%vs29.5±6.0%,P<0.001),CD4+/CD8+比值明显降低(0.91±0.32vs1.35±0.26,P<0.001;0.89±0.30vs1.26±0.33,P<0.001).HBVDNA(+)组肝病理组织学改变68.8%达到G1S1及以上程度,而HBVDNA(-)组仅为16.7%,二组间差异显著(c2=5.57,P<0.01).G1S1组CD3+细胞较G1S0组明显降低(F=2.919,P=0.047),CD4+细胞降低(P>0.05).G2S1组与G1S0组相比,CD3+细胞及CD4+细胞百分率有降低趋势,CD8+细胞百分率有升高趋势,CD4+/CD8+比值有明显降低趋势.结论:HBV感染可导致HBV携带者细胞免疫功能改变,HBVDNA复制增加可进一步加重HBV携带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并加重肝组织损害.
游晶庄林陈红英俞岚黄俊华高惠芸乔燕伟唐宝璋曲俊彦吴国斌
关键词:HBV携带者HBV肝组织病理学T细胞亚群免疫功能
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一例报道
乔燕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