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培怡
-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内蒙古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师范大学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黄河上游沉积物中磷形态分布及其对磷的吸附特征研究
- 生源要素磷(P)在自然界中的循环主要是通过固体颗粒物与陆-河-海水体间的相互作用来完成,该过程对维持水体正常生态平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水体颗粒物对实现磷的地球化学循环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选取黄河上游不同段位表层沉积物...
- 刘培怡
- 关键词:黄河流域水文化学表层沉积物
- 文献传递
- 黄河上游沉积物在不同pH值下对磷酸盐的吸附特征
- 2011年
- 研究了黄河上游10个不同表层沉积物在不同pH下对磷酸盐(P)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的影响,并分别采用了不同的等温吸附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比较了各自的适用性。结果表明:1沉积物对P的吸附量随时间增长而增大,在48h基本达到吸附平衡,不同沉积物具有相同变化趋势,但吸附能力有明显差异。2不同沉积物在不同pH值下对P的等温吸附具有相同的线性变化趋势,但吸附容量随沉积物不同而异,其中8个沉积物对P的吸附量在接近中性时最大,随pH值增大或减小均表现为下降,且变化幅度均随沉积物不同而异;而其余两样品的吸附量在pH为9.0时最大,pH为6.0时最小。3不同pH条件下,沉积物对P的吸附行为很好地符合线性方程和Freundlich模型,同时对Lang-muir模型也具有较好地拟合效果。
- 刘培怡马钦李北罡
- 关键词:黄河表层沉积物磷酸盐吸附等温线PH
- 黄河中下游沉积物对磷酸盐的吸附动力学研究被引量:7
- 2010年
- 研究了黄河中下游10个不同表层沉积物在黄河水体中对磷酸盐(P)的吸附动力学及其影响因素和吸附机理。结果表明:(1)不同黄河沉积物对P的吸附能力各不相同,但吸附量随时间的变化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吸附速率均在前8h内较快,以后逐渐趋缓,在48h时基本达到吸附平衡。不同黄河沉积物对P的吸附量均随P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随沉积物含量增大而减小;(2)不同沉积物在不同P初始质量浓度下对P的吸附动力学均符合Lagergren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及Weber-Morris扩散方程,求得二级吸附速率常数和扩散速率常数分别在11.9866~157.55g·mg-1·h-1和0.0005~0.0119mg·g-1·h-1/2之间,吸附过程由P在沉积物内扩散控制。
- 李北罡马钦刘培怡
- 关键词:黄河沉积物磷酸盐吸附动力学
- 黄河上游沉积物对磷酸盐的吸附动力学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研究了黄河上游10个不同表层沉积物在黄河水体中对磷酸盐(P)的吸附动力学及其影响因素和吸附机理。结果表明:不同黄河沉积物对P的吸附能力各不相同,但吸附量随时间的变化具有相同的趋势,吸附速率均在前8 h内较快,以后逐渐趋缓,在48 h时基本达到吸附平衡。不同黄河沉积物对P的吸附量均随P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随沉积物质量浓度增大而减小,且也受水体pH值的影响,在pH为6.0~9.0范围内吸附量比较大。不同沉积物在不同P起始质量浓度下对P的吸附动力学均符合Lagergren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及Weber–Morris扩散方程,求得二级吸附速率常数和扩散速率常数分别在10.85~229.29 g.mg-1.h-1和0.7×10-3~5.2×10-3 mg.g-1?h-1/2)之间,吸附过程由P在沉积物内的扩散控制。
- 李北罡刘培怡马钦
- 关键词:黄河沉积物磷酸盐吸附动力学
- 黄河上游沉积物中磷的存在形态及生物可利用性被引量:4
- 2012年
- 采用七步连续提取法分别对黄河上游11个不同段位表层沉积物样中7种形态磷进行了分离分析,探讨了其变化规律和分布特征,分析了其生物可利用性及对黄河及海洋水体营养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所获得沉积物中磷的7种赋存形态为:交换态磷(Ex-P)、铝结合态磷(Al-P)、铁结合态磷(Fe-P)、闭蓄态磷(Obs-P)、自生钙结合磷(Ca-P)、原生碎屑磷(De-P)和有机磷(OP),其中De-P和Ca-P的含量范围分别为139.08~482.89mg.kg-1和40.30~125.55mg.kg-1,二者共占总磷(TP,为各形态磷的总和)含量的约87%,是沉积磷和无机磷(IP,前6种磷形态之和)的主要存在形态;OP含量范围为6.14~36.74mg.kg-1,平均占TP的4%;Ex-P、Al-P、Fe-P和Obs-P含量均较低,平均值分别为7.53、25.85、5.05mg.kg-1和0.64mg.kg-1,共占TP含量的约9%。各形态磷的含量分布直接与取样点及沉积物粒径有关。Ex-P、Al-P、Fe-P、Or-P和部分Ca-P作为黄河表层沉积物中潜在的生物可利用磷(BP),其总量至少占TP的5.91%~30.17%。根据黄河每年进入渤海的输沙量可初步估算出黄河泥沙入海后为海洋提供的BP的量达3.21~8.92万t。
- 李北罡刘培怡
- 关键词:黄河沉积物磷形态生物可利用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