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良伟
- 作品数:8 被引量:26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汽车工业科技发展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航空宇航科学技术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复匹配型铜缓蚀剂的制备及表面处理方法
- 一种金属表面处理技术领域的复匹配型铜缓蚀剂的制备及表面处理方法,该复匹配型铜缓蚀剂的组分为:BTA、2-疏基苯并噻唑、混合稀土盐、表面活性剂、柠檬酸、铜络合剂,余量为水。本发明通过在表面处理工艺中结合电化学处理工艺,缩短...
- 何国樊良伟张敏达何献忠
- 齿轮渗碳淬火后非马氏体组织的改善
- 2021年
- 文章介绍了齿轮类零件在经过渗碳淬火热处理后,产生的非马氏体组织对零件性能的影响,以及在生产过程中,通过调整热处理工艺,改善非马氏体组织的工艺整改过程。
- 张轶凡樊良伟倪雷
- 关键词:齿轮渗碳淬火
- 镧盐型缓蚀剂对Cu-Zn-Ni铜合金在3.5% NaCl溶液中的缓蚀作用被引量:9
- 2013年
- 利用硝酸滴定试验、失重试验、动电位极化方法以及电化学阻抗谱技术,研究了Cu-Zn-Ni铜合金稀土镧盐型缓蚀剂,在3.5%NaCl溶液中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协同型缓蚀剂BTA(苯并三氮唑)+TTA(甲基苯并三氮唑)和BTA+LaCl3能够很好地提高该铜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当缓蚀剂中同时含有BTA、TTA、LaCl3(BTA:3g.L-1,TTA:14g.L-1,LaCl3:7g.L-1)时所表现出来的缓蚀效率最高。Cu-Zn-Ni合金经BTA+TTA+LaCl3缓蚀剂处理后,在NaCl溶液中室温下的腐蚀速率为2μm/a。
- 樊良伟
- 关键词:铜合金电化学阻抗谱缓蚀剂
- 可钎焊的免热处理压铸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钎焊的免热处理压铸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该免热处理压铸铝合金包括:Si:0.03‑0.5wt.%、Mn:1.0‑3.5wt.%、Fe 0.6‑2.3wt.%、Mg 0.1‑0.8wt.%、Ti 0.05‑...
- 幸杰樊良伟倪雷闵良童荣辉王磊张佳程江楠森刘瑞颜
- 复匹配型铜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表面处理方法
- 一种金属表面处理技术领域的复匹配型铜缓蚀剂的制备及表面处理方法,该复匹配型铜缓蚀剂的组分为:BTA、2-疏基苯并噻唑、混合稀土盐、表面活性剂、柠檬酸、铜络合剂,余量为水。本发明通过在表面处理工艺中结合电化学处理工艺,缩短...
- 何国樊良伟张敏达何献忠
- 文献传递
- 铜合金表面复合型膜层制备及性能研究
- 缓释缓蚀剂之间的协同效应,已经成为现今缓蚀剂研究主要的理论指导与方向,但是国内外学者所研究的仅仅局限于两种缓蚀剂之间的协同效应,对于3种或者三种以上缓蚀剂之间协同效应的研究甚少。本文利用甲基苯并三氮唑(TTA)、苯并三氮...
- 樊良伟
- 关键词:铜合金电化学
- 文献传递
- 变刚度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薄壁圆管轴向压溃响应与破坏机制被引量:11
- 2021年
- 通过控制缠绕线型改变轴管纤维角度,制备了一种轴向刚度渐变、压溃稳定的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变刚度薄壁圆管。对变刚度、[±45°]_(n)以及[90°]_(n)三类CFRP缠绕轴管进行轴向准静态压缩测试,结合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C)及有限元结果,对比三类结构压溃初始应变模式、损伤演化与应力状态结果,研究了变刚度结构的压溃响应与破坏机制。结果表明:不同纤维角度CFRP轴管因轴向刚度不同,压溃的初始破坏与损伤演化过程相异,三类结构产生不同的压溃响应与破坏模式。变刚度区连续变化的大角度纤维能有效地引发分层和“开花式”混合破坏,缓慢释放应变能,使变刚度CFRP轴管吸能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类结构。其峰值载荷为66.97 kN,压溃效率为50.8%,比吸能为10.1 kJ/kg,相对于[±45°]_(n)结构比吸能提升156.35%,压溃效率提升518.76%,相对于[90°]_(n)结构比吸能提升16.9%,压溃效率降低27.3%。
- 宋涛宋涛江晟达余木火余木火樊良伟
- 关键词:变刚度复合材料结构薄壁管有限元分析
- B1800HS/DP1180电阻点焊接头组织研究被引量:4
- 2020年
- 以B1800HS/DP1180电阻点焊接头为研究对象,利用超景深显微镜观察焊缝宏观形貌,采用光学显微镜分析焊缝显微组织,并用维氏显微硬度计测试接头硬度分布。结果表明,热冲压淬火后的B1800HS组织为细小的板条马氏体。点焊接头熔核良好,其熔核呈非对称状,组织为粗大的板条马氏体,熔核直径6500.32μm,熔核深度1868.17μm,热影响区宽度692.63μm,电极压痕深度216.04μm,均符合日本和德国工业标准。接头最薄弱处为亚临界热影响区,其组织为回火马氏体,硬度最低,为271 HV0.3,裂纹通常在此处产生。
- 凌华孙浩郭亚洲樊良伟刘成杰韦习成
- 关键词:热冲压电阻点焊热影响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