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喜臣
- 作品数:20 被引量:113H指数:5
- 供职机构:国土资源部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央地质勘查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印度-欧亚板块碰撞期间红河断裂带活动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 <正>红河断裂带(RRFZ)为一巨型走滑断裂带,它北起青藏高原东部,云南西北部,穿越越南北部,向东南延伸入海,全长超过1000km,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过程中成为印支地块和华南地块之间相互运动的主位移带。
- 谢建华夏斌张宴华王喜臣
- 文献传递
- 岛弧构造与矿产--以中国南海东缘吕宋岛弧为例
- 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南海东缘的地质构造,然后分析了吕宋岛弧的地质构造与相应地区矿产资源的关系,旨在为找矿提供依据。
- 王喜臣刘扬田蕙赵晔王俊孙立楠王琳
- 关键词:地质构造矿产资源
- 文献传递
- 黑龙江多宝山斑岩铜矿的铜金属来源与富集规律被引量:13
- 2008年
- 黑龙江多宝山斑岩铜矿位于兴—蒙海西期造山带的东端。该区早古生代的演化受制于兴—蒙洋向东偏北消减于布列亚—佳木斯地块之下,火山弧呈近北西向;晚古生代的演化受制于兴—蒙洋向北西消减于克鲁伦—额尔古纳地块之下,构造线为北东走向。多宝山矿床的金属铜是多来源的,主要矿源层是中奥陶世弧火山岩,次要矿源层是早泥盆世裂谷火山岩。中海西期的中性侵入岩也提供了部分矿源,但它对成矿更主要的贡献是三期脉动式的热液活动成为高背景场中铜元素迁移和富集的主要动力。金属铜在从围岩中汲取出来富集就位于斑岩体周围的同时,在矿区及邻区较大范围内形成铜元素的降低区。多宝山斑岩铜矿的成矿期是中海西期。晚海西-印支期和燕山期的构造—岩浆事件中有其它类型的铜(或铜-多金属)矿床形成,并使多宝山斑岩铜矿遭受改造。
- 刘扬程学展王喜臣刘金英王琳王训练
- 关键词:斑岩铜矿黑龙江多宝山
- 同位素的示踪意义——以罗布莎蛇绿岩同位素为例被引量:1
- 2015年
- 1972年美国地质学会Penrose会议(Miyashiro,1975)正式将蛇绿岩与板块构造联系起来,认为蛇绿岩是一种可与洋壳对比的独特的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百组合,它们产于洋中脊扩张构造环境,后来由于板块的俯冲与碰撞作用,大洋地幔岩高度熔融再造进入大陆地壳,形成构造变形强烈、岩石组合复杂的蛇绿岩带,出露于板块会聚带。
- 王喜臣刘扬王俊王卓王琳吴运军赵晔蒲燕萍闵杨子崔祖霞蒋曼
- 关键词:同位素示踪意义镁铁质-超镁铁质岩构造环境
- 铜山断裂“控矿”的意义和作用——超大型斑岩铜矿存在的证据
- <正>现代构造分析思想的理论基础是活动的地球观,将构造研究与成矿构造相结合,对控制矿田、矿床的构造因素与其它控矿因素进行综合研究,把时间、空间与运动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如果说成矿构造在矿床的形成、发展和演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 王喜臣夏斌邓军刘金英王琳徐秀梅
- 文献传递
- 黑龙江多宝山超大型斑岩铜矿的成矿作用和后期改造
- 黑龙江多宝山斑岩铜矿的形成与加里东期的火山岛弧密切相关,并因海西期的岩浆活动进一步富集成超大型铜矿,在燕山运动时遭受改造.燕山期变形可分为两期,早期为陆内造山带发育及坍塌,构造线方向北东东,晚期为北东向断裂左行走滑.在此...
- 王喜臣王训练王琳刘金英夏斌邓军徐秀梅
- 关键词:斑岩铜矿
- 文献传递
- 斑岩铜矿的金属来源与富集研究——以多宝山斑岩铜矿床为例
- 斑岩铜矿金属来源不是惟一的,板块构造理论把上地幔、地壳、大洋壳来源说有机的关联起来,并对板块边缘的金属元素分布规律也做出了合理解释.板块的高聚合率虽然可以导致斑岩铜矿的生成,但两者之间没有严格的依存关系.斑岩铜矿金属元素...
- 王喜臣王琳王训练夏斌刘金英武凤斌
- 关键词:斑岩铜矿金属富集
- 文献传递
- 南海形成演化探究被引量:29
- 2005年
- 通过分析前人对南海的研究,对南海扩张期次、扩张脊结构、动力来源等几个关键研究问题进行探讨。认为应将南海放入到欧亚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三大板块相互作用的统一构造应力场中进行研究。利用FLAC软件,首次对南海及邻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南海的形成演化机制,认为南海的打开和扩张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地幔柱上涌以及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的俯冲共同作用的结果。
- 谢建华夏斌张宴华王喜臣
- 关键词:数值模拟
- 论我国矿产地储备
- 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现代社会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矿产资源。在当前世界政治、经济形势不稳定的情况下,为应对可能出现的某些矿产资源供需中断的非常情况,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的安全,进行矿产资源储...
- 王喜臣王俊刘扬孙立楠王琳李钟山
- 关键词: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
- 西藏蓬错蛇绿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岩石成因被引量:2
- 2018年
- 蓬错蛇绿岩具有较完整的蛇绿岩岩性单元组成,是研究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构造演化的良好载体。辉绿岩中获得一组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159.0±2.1 Ma,表明蓬错蛇绿岩形成于晚侏罗世。辉绿岩及玄武岩样品全岩主、微量元素组成兼具岛弧与N-MORB端元地球化学特征。两件辉绿岩样品(^(87)Sr/^(86)Sr)_i值介于0.7055~0.7063之间,ε_(Nd)(t)介于11.28~11.84之间。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特征表明,蓬错蛇绿岩形成于活动陆缘弧前构造环境,岩浆源区为类似N-MORB的亏损地幔,并主要叠加了俯冲流体的影响。结合区域蛇绿岩、岛弧岩浆岩分布及沉积记录,蓬错蛇绿岩的形成与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南向拉萨地体之下俯冲作用有关,并与藏北湖区其他早侏罗世–早白垩世蛇绿岩一起构成区内多岛弧盆系统。
- 王喜臣夏斌夏斌钟云胡西冲关瑶胡西冲殷征欣
- 关键词:岩石成因地球化学年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