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强
- 作品数:10 被引量:184H指数:6
- 供职机构:襄樊市中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针刺风池、“供血”穴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疗效及机制探讨被引量:53
- 2009年
- 目的:观察针刺、药物两种治疗方法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的效应差异及针刺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VBI患者按经颅多普勒(TCD)提示的血流速度不同分为针刺组(31例)、药物组(29例)。针刺组针刺风池和"供血"穴,药物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比灵),2周后对其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TCD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及评价。结果:针刺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药物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能使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减慢的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末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回升,亦能使血流速度增快的Vs、Vd、Vm下降,且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改善幅度与药物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针刺及药物治疗前后,血管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Vs/V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刺风池及"供血"穴对VBI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具有双相、良性调节作用,对椎-基底动脉血管顺应性尚无明显作用。
- 王强朱广旗胡蓉
- 关键词:针刺疗法椎底动脉供血不足风池供血血流速度
- HPLC测定不同产地的头花蓼中没食子酸的含量被引量:39
- 2007年
-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头花蓼中没食子酸的含量。方法采用依利特Hypersil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以乙腈-0.4%磷酸(5:95)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72 nm。结果没食子酸的线性范围为0.0816-0.4896μg(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7.7%,RSD=0.6%。结论所建方法准确、简便,可评价不同产地头花蓼质量。
- 王祥培万德光王强裴瑾
- 关键词:头花蓼没食子酸高效液相色谱法
- 线栓法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改良与评价被引量:34
- 2010年
-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可靠的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方法对传统Zea Longa模型制作方法进行了改进。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只,分别进行改良模型制作和传统模型制作,检测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氯化三苯四氮唑(TTC)染色计算大鼠脑梗死体积。2组分别比较模型成功率、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脑梗死、模型稳定性。结果改良后的大鼠MCAO模型制作成功率为71.43%;神经功能缺失评分3~4级为65.00%;实验组脑梗死体积为(32.42±7.62)%。上述各指标与传统的ZeaLonga线栓法模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模型稳定性相近,实验组脑梗死体积为23.50%,对照组为16.30%。结论改良的大鼠MACO模型是一种稳定性好、可重复率高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 吴远华朱广旗胡蓉仲秀艳苏红梅欧阳泠星吴帮启舒遵华王强
- 关键词:线栓法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 针刺八邪穴治疗脑梗塞手功能障碍20例被引量:18
- 2008年
- 胡蓉王强朱广旗
- 关键词:脑梗塞
- 黄选玮教授临床经验辑要被引量:1
- 2008年
- 从选穴、用针、刺法等多个方面介绍了黄选玮教授的临床针灸特色。黄教授在辨证选穴的基础上善用对穴,精于辨证,长于透刺,多法合参;针刺时注重治神、行气和身心俱治;治疗中不拘一法,博采众长,从而使得临床疗效大大提高。
- 王强胡蓉仲秀艳朱广旗
- 关键词:针灸师名医经验刺法得气
- 针刺八邪穴治疗脑梗死手功能障碍20例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观察针刺八邪穴治疗脑梗死手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以脑梗死手功能障碍2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针刺患侧八邪穴。结果:20例中,基本治愈3例,显效12例,好转4例,无变化1例,总有效率95%。结论:针刺患肢八邪穴可促使瘫痪肢体手部运动功能的很快恢复。
- 胡蓉王强朱广旗
- 关键词:针刺手功能障碍
- 不同时期电针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组织IL-1β、TNF-α含量及其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7
- 2009年
- 目的:观察不同时期电针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海马组织IL-1β、TNF-α含量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可能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采用改良四血管阻断全脑缺血法(4-VO)制备VD模型,电针"百会""大椎"双侧"肾俞""膈俞",每天2次,留针20min,治疗5d,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IL-1β、TNF-α。结果:①模型组表现明显的学习记忆障碍,定位航行试验、空间探索试验与假手术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电针干预后,学习记忆能力相比:1、2时期组间有显著性差异,3时期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鼠海马区IL-1β、TNF-α含量相比:1、2时期电针组显著低于其对照组(P<0.05),各时期对照组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1、2<0.01、P3<0.05),3时期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能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早期干预有积极意义,可能与针刺降低脑海马组织中的IL-1β、TNF-α含量,缓解脑缺血后炎症反应相关。
- 忽浩杰朱广旗葛成慧王强胡蓉
-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学习记忆能力IL-1ΒTNF-Α
- 电针刺肾俞、膈俞、百会穴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脑组织中Glu和GABA含量的影响被引量:6
- 2010年
-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因脑血管疾病所致的智能及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综合征。本文从实验方面研究VD大鼠的病理机制,现报告如下。
- 仲秀艳苏学旭王强吴远华胡蓉朱广旗
- 关键词:GABA含量电针刺GLU百会穴肾俞膈俞
- HPLC测定不同产地的头花蓼中槲皮苷的含量被引量:19
- 2009年
-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头花蓼中槲皮苷的含量。方法:DiamonsilC18.(250×4.6mm,5u) 以甲醇-0.2%磷酸(45:55)为流动相,流速0.8ml.min-1,检测波长350nm。结果:槲皮苷的线性范围为0.1226~1.226ug(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3%。结论:本方法准确、简便,可为评价不同产地头花蓼质量提供依据。
- 杨立勇王祥培吴红梅王祥森王强
- 关键词:头花蓼槲皮苷HPLC
- 补肾通督醒脑法治疗血管性痴呆25例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观察补肾通督醒脑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口服尼莫地平,静滴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治疗组2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以补肾醒脑汤口服配合通督醒脑针法。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积分明显改善(P<0.05),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药并用,中西结合治疗血管性痴呆具有补肾填髓,通督醒脑,启迪神志之功。
- 王强胡蓉仲秀艳朱广旗
-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针灸疗法中西医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