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玲
- 作品数:8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化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In_2O_3∶Ho^(3+),Yb^(3+)纳米晶的制备与上转换发光被引量:4
- 2011年
- 以乙二醇为溶剂,采用低温溶剂热法制备了Ho3+/Yb3+共掺杂In2O3纳米晶。利用X射线晶体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粒子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样品为纯的立方相In2O3,颗粒尺寸约为30 nm。通过上转换发光(UCL)光谱研究了粒子的上转换发光性质,在980 nm半导体激光激发下,In2O3∶Ho3+,Yb3+纳米晶发射出强的绿色和弱的红色上转换发光,分别归属于Ho3+离子(5F4,5S2)→5I8和5F5→5I8跃迁。研究了不同Ho3+和Yb3+离子掺杂浓度对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确定了Ho3+和Yb3+最佳掺杂摩尔分数分别为3%和4%。双对数曲线显示,绿光和红光的发射过程均为双光子吸收过程。对样品的上转换发光机制进行了初步讨论。
- 邹少瑜肖全兰邓小玲彭文芳刘关喜孟建新
- 关键词:IN2O3溶剂热法
- 氧化铟锡单分散纳米粉体的低温溶剂热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铟锡单分散纳米粉体的低温溶剂热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铟锡氢氧化物的乙二醇悬浮液放入反应釜中进行低温溶剂热反应,反应完成后将所得沉淀离心分离,洗涤,干燥,得到氧化铟或氧化铟锡单分散纳米粉体;所...
- 孟建新邓小玲
- 文献传递
- Ca_2BO_3Cl:Eu^(2+),Nd^(3+)的近红外发光与能量传递
- 2011年
- 用高温固相法制备Ca2BO3Cl:Eu2+,Nd3+近红外发光材料,并运用X线衍射、近红外发光光谱、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等手段对材料进行表征;研究Eu2+对Nd3+近红外发光性能的影响及相对强度变化的规律,探讨该体系中Eu2+对Nd3+的能量传递机理。研究结果表明:Eu2+的掺入可提高Nd3+的近红外发光强度,当Eu2+和Nd3+的掺杂量(质量分数)分别为3%和5%时,近红外发光最强;Eu2+通过无辐射传递方式向Nd3+有效地传递能量,对Nd3+近红外光有很好的敏化作用。
- 万垂铭张凤金邓小玲杨创涛孟建新
- 关键词:近红外发光高温固相法
- 绿色荧光体CaSc_2O_4:Ce^(3+)的共沉淀合成与表征被引量:1
- 2009年
- 以草酸为沉淀剂,用共沉淀法合成前驱体粉末,然后将前驱体粉末在5%H2+95%N2的还原气氛下煅烧,得到发光性能良好的CaSc2O4:Ce3+荧光粉。应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荧光光谱(FS)、综合热分析(TG-DSC)和扫描电镜(SEM)等测试手段对前驱物及煅烧后的粉体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烧结温度于800℃以上时,都可以得到正交结构的纯相CaSc2O4:Ce3+荧光体;其最大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在450和510nm,与高温固相法所得产品的发射波长相同。荧光粉优化的合成条件为:Ce3+的最佳掺杂浓度为1%(摩尔分数),最佳煅烧条件为1100℃煅烧6h。最佳煅烧温度较传统的高温固相法(1600℃)低了约500℃,所得产品的发光强度接近高温固相法的产品。
- 张凤金邓小玲万垂铭孟建新
- 关键词:共沉淀发光稀土
- 氧化铟锡纳米粒子的低温溶剂热法制备和上转换发光
- 稀土荧光及上转换纳米发光材料在荧光体、显示显像、固态光源、X射线增光屏、激光和光纤放大以及生物荧光探针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稀土发光具有吸收能力强,转换效率高,可发射从紫外线到红外光的光谱等优点。而上转换发光是稀土发光的...
- 邓小玲
- 关键词:上转换发光溶剂热法ITO
- 文献传递
- ScF_3的水热法制备及掺Ce^(3+)光谱性质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首次用低温水热法制备了ScF3晶体及其掺杂Ce3+的粉体。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荧光光谱(FS)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用氟化物的种类和反应温度对ScF3的制备至关重要。以NaF作为原料更容易得到纯的ScF3。当水热温度为120℃时,产物为ScF3晶体,而温度升高至180℃时则为NaScF4复合氟化物。所制备的ScF3呈针尖棒状放射形。考察了ScF3∶Ce3+粉体荧光光谱性质,讨论了其与同类型的稀土氟化物的荧光光谱的比较。
- 万垂铭孟建新邓小玲张凤金
- 关键词:水热法荧光光谱
- 氧化铟锡单分散纳米粉体的低温溶剂热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铟锡单分散纳米粉体的低温溶剂热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铟锡氢氧化物的乙二醇悬浮液放入反应釜中进行低温溶剂热反应,反应完成后将所得沉淀离心分离,洗涤,干燥,得到氧化铟或氧化铟锡单分散纳米粉体;所...
- 孟建新邓小玲
- 文献传递
- 铟锡氧化物纳米粉体的低温溶剂热法制备被引量:6
- 2009年
- 以氯化铟和氯化锡为原料,氨水为沉淀剂,先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前驱体,然后将该前驱体以乙二醇为溶剂在聚四氟乙烯内衬的反应釜中于低至190℃下反应,获得了铟锡氧化物(ITO)纳米粉体。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及纳米粒度仪Zetasizer Nano-ZS对在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下反应的所得的ITO纳米粉体进行了表面形貌、结构和粒度分布等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ITO纳米粉体为立方晶相,粉体的平均颗粒小于100nm;与已有的ITO纳米粉体制备方法相比,本溶剂热法制备过程无需高温烧结、流程简单,反应过程所需的温度可低至190℃,是迄今为止文献报导制备ITO的最低温度,同时所得产物纯度高、粒度均匀、分散性很好。
- 邓小玲陈清清孟建新
- 关键词:ITO纳米粉体溶剂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