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小英

作品数:2 被引量:53H指数:2
供职机构:邯郸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力衰竭
  • 2篇心脏
  • 2篇心脏病
  • 2篇源性
  • 2篇生活质量
  • 2篇衰竭
  • 2篇综合护理
  • 2篇综合护理模式
  • 2篇护理
  • 2篇护理模式
  • 2篇活质量
  • 2篇肺源性
  • 2篇肺源性心脏病
  • 1篇心肺功能
  • 1篇质量评分
  • 1篇生活质量评分
  • 1篇生命
  • 1篇生命体征
  • 1篇评分
  • 1篇肺功

机构

  • 2篇邯郸市中心医...

作者

  • 2篇任敬
  • 2篇刘小英

传媒

  • 2篇河北医药

年份

  • 2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综合护理模式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生命体征、生活质量及患者满意度评价被引量:26
2017年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模式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并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方法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70例,随机分为综合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综合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针对性宣教、心理干预、生活干预等措施。观察2组护理前后生命体征(呼吸、收缩压、舒张压、体温、心率)、生活质量(QOL)评分(心理抑郁、心理焦虑、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社会活动状态和QOL总分),观察护理后患者满意度及2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护理后呼吸、收缩压、心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张压较护理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护理后呼吸、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前后QOL各项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护理后理抑郁、心理焦虑、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社会活动状态和QOL总分低于护理前,且较对照组护理后降低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非常满意、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心律失常、呼吸道感染发病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可以有效降低呼吸、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增强患者生活质量,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增加患者满意度,使患者能够好的配合临床诊疗。
任敬刘小英
关键词: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护理生命体征生活质量
综合护理模式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及效果评价被引量:33
2017年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模式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功能、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70例,随机分为综合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综合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针对性宣教、心理干预、生活干预等措施。观察2组护理前后心肺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6MWD)、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预计值(FEV1%pred)]、生活质量评分(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生理机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力、一般健康状况、精神健康),并对护理后效果和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2组护理干预后LEVF、6MED、FEV1、FEV1/FVC、FEV1%pred水平均显著高于干预前,且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护理干预后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生理机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力、一般健康状况、精神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且综合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主动参与护理、知识掌握、自我护理认知、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有利于患者主动参与到治疗过程中,显著改善患者心肺功能和生活质量,有利于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任敬刘小英
关键词: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