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瑜敏
-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电气工程冶金工程更多>>
- 石墨烯//LiFePO/_4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摘要:针对石墨烯导电性能优良、比表面积大、结晶度高等优点,本文将其应用于LiFePO4正极材料前驱体的制备,以期提高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本文以Fe/(NO3/)3·9H2O、NaH2PO4·2H2O、HC1为原...
- 杜瑜敏
- 关键词:氧化石墨烯均相沉淀法
- 文献传递
- 正极材料LiNi_(1/3)Co_(1/3)Mn_(1/3)O_2的Mg掺杂及电化学性能被引量:3
- 2013年
- 为提高正极材料LiNi1/3Co1/3Mn1/3O2的循环性能,采用氢氧化物共沉淀法对前驱体进行Mg掺杂,再经过混锂、球磨、高温煅烧后,分别对掺杂与未掺杂的正极材料进行了XRD、SEM及电化学性能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掺杂与未掺杂的正极材料都为标准的α-NaFeO2型层状结构,粒度大小无明显变化;对于掺杂量为0.03与未掺杂的正极材料,首轮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38.2 mAh/g和145.3 mAh/g;而循环50轮的放电比容量则分别为131.1 mAh/g和119.5 mAh/g.由此可见,通过Mg掺杂,正极材料的首轮放电比容量虽有少量降低,而循环性能却有明显增强.
- 宋晋阳叶红齐董虹周晚珠杜瑜敏郝梦秋覃涛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掺杂
- 前驱体制备工艺条件对FePO_4·2H_2O和LiFePO_4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4年
- 以九水合硝酸铁(Fe(NO3)3·9H2O)和二水合磷酸二氢钠(NaH2PO4·2H2O)为原料,采用反加沉淀法制备FePO4·2H2O前驱体。将FePO4·2H2O,Li2CO3和葡萄糖混合均匀后经高温固相烧结得到LiFePO4/C锂离子正极材料。考察前驱体反应温度、溶液的pH和滴加速度对FePO4·2H2O颗粒形貌、粒径以及LiFePO4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SEM)和激光粒度分析仪(LPSA)对样品的形貌和粒径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FePO4·2H2O颗粒的粒径和分散性影响LiFePO4/C锂离子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粒径较小且均匀分散的前驱体制得的LiFePO4的电化学性能较好。优化条件下制得的前驱体颗粒为片状,平均粒径为1.08μm。相应的LiFePO4在0.1C充放电倍率下的首轮充电容量为159.3 mA·h/g,放电容量为159.0 mA·h/g,首次充放电效率为99.8%。材料表现出良好的循环倍率性能和结构稳定性。
- 董虹叶红齐韩凯刘辉杜瑜敏覃涛郝梦秋刘贡钢
- 关键词:LIFEPO4
- 氧化石墨烯在二水磷酸铁复合前驱体制备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14年
- 以Fe(NO3)3·9H2O、NaH2PO4·2H2O、H3PO4为原料,添加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采用均相沉淀法制备石墨烯/二水磷酸铁复合前驱体(Graphene/FePO4·2H2O),以期用于制备石墨烯/LiFePO4复合正极材料.结果发现,GO的添加可使FePO4·2H2O前驱体形貌由团聚的絮状转变为分散的类球状;对类球状粉体过滤浓缩后,再进行原料的滴加操作,使类球状粉体二次生长,产物为规则的球状粉体,且粒度分布均匀,分散性好,D50=4.220μm,振实密度达1.31 g/m3.粉体的XRD、FT-IR及Raman分析结果表明,前驱体制备中添加的GO在反应过程中已基本还原为石墨烯,这对于高密度球状石墨烯/磷酸铁复合前驱体的制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杜瑜敏叶红齐韩凯桂珊姜珩
- 关键词:氧化石墨烯前驱体均相沉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