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
- 作品数:43 被引量:366H指数:12
- 供职机构: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浙江省科技厅新苗人才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基于三叶青为代表的天然产物抑制肿瘤转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6年
- 血管生成是肿瘤组织迅速增殖和转移、扩散的重要条件之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肿瘤血管生成的关键调控者,也是一种表达于整个肿瘤生命周期的血管生成因子。针对血管生成、特别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为靶点来进行肿瘤治疗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天然产物及其化学成分具有良好的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效用,且毒副作用小,具有多成分、多环节、多靶点效应等特点,该文以三叶青为代表,综述了天然产物在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为作用靶点的抑制肿瘤转移方面的研究进展。
- 孙磊李照高飞白岩钱永常王向军
- 关键词:肿瘤转移血管生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光质对三叶崖爬藤光合特性和总黄酮含量调控的研究被引量:6
- 2019年
- 本文主要目的是研究光质对三叶崖爬藤(Tetrastigma hemsleyanum)光合特性[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及总黄酮含量的影响。以二年生已初生块根的三叶崖爬藤扦插苗为处理材料,种植在透明膜(CK-W)、红膜(RF)、黄膜(YF)、绿膜(GF)及蓝膜(BF)覆盖的大棚中。结果表明:RF处理下其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和叶绿素a+b(Chl a+b)含量最高,BF处理下叶绿素a/b(Chl a/b)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光合-光响应曲线拟合后发现,与CK-W相比,YF、BF和GF处理下三叶崖爬藤Pn、Gs、Tr和Ci均较高,RF处理下最低。全天光合测定表明,三叶崖爬藤具有光合'午休'现象,其中CK-W与BF处理下Pn最高且相近,RF整体处于较低水平;Tr与Ci在日变化过程中大致与Gs呈同步变化趋势。CK-W和YF处理下的叶片中的总黄酮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光质处理,RF处理下块根中的总黄酮含量最高且与其他光质处理差异极显著。综上所述,三叶崖爬藤的光合特性和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含量对光质处理的响应都是有所差异的。
- 韩敏琪徐琳煜白岩白岩吴学谦吴学谦
- 关键词:光质光合特性总黄酮含量
- 於术种子生活力对不同储存温度的响应研究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研究於术种子生活力对不同储存温度的响应。方法:以储存在-18℃、4℃以及25℃条件下的於术种子作为试验材料,对照种子为相同处理下的产于天台和河北的白术种子。用TTC染色法快速测定种子生活力;温汤浸种催芽,测定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并计算两种测定结果之间的相关性。结果:25℃条件下储存一年后所有种子均丧失发芽能力,储存于-18℃的於术种子在30℃恒温浸种24 h后发芽率最高。TTC法和实测法结果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结论:於术种子的贮藏应以低温为宜,浸种温度与时间对种子发芽率有影响。该研究结果可用于快速预测於术种子发芽率。
- 胡晓甜刘守赞白岩白岩
- 关键词:发芽率生活力
- 植物的插条繁殖生理被引量:14
- 2004年
- 插条繁殖是植物营养繁殖的一种重要方法,诱导不定根的形成是插条繁殖的关键。
- 杜继煜白岩白宝璋
- 关键词:插条繁殖不定根植物营养生理
- 三叶青研究和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被引量:7
- 2020年
- 中药三叶青即药用植物三叶崖爬藤Tetrastigma hemsleyanum,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清热和抗病毒效果。通过整合文献、分析相关网络数据和实地考察等方法,整理并总结了2009-2019年三叶青研究和产业的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结果显示,近十年来,三叶青产业发展迅速,其药理、药化研究逐步深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同时,存在研究领域的广度和深度无法满足产业发展、野生资源稀缺、引种和种植混乱、民众接受度不高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加强科学研究力度,科学种植、精深加工,科研和产业联动,增加核心竞争力的发展对策。
- 李者周昌和杜向标刘守赞白岩白岩王嘉一潘洁渝楼莹莹郑炳松
- 压力溶剂萃取法提取山茱萸环烯醚萜苷工艺的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优化压力溶剂萃取法提取山茱萸环烯醚萜苷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考察乙醇浓度、压力、温度及时间对环烯醚萜苷得率的影响。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90%乙醇,压力90bar,温度60℃,时间20 min。结论与传统提取方法相比,压力溶剂萃取法节约了时间和溶剂消耗量,具有一定优势。
- 朱君燕黄瑜秋范晓良白岩潘兰英
- 关键词:环烯醚萜苷莫诺苷马钱苷
- 冬小麦不同叶层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对氮磷肥的响应被引量:22
- 2009年
- 为了明确氮磷等营养元素对小麦不同叶层与光合作用有关的生理指标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小麦不同叶层的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对氮磷营养的响应。结果表明,小麦顶层叶和中层叶的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趋势相同,均表现为以挑旗到开花期为顶点的单峰型变化,而下层叶则多为双峰型变化。不同处理比较,小麦各叶层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及下层叶的叶绿素含量表现为对照<施氮<氮磷配合,顶部叶和中层叶的叶绿素含量也以对照最低,但施氮与氮磷配合的差异不大。各叶层的叶绿素含量与籽粒产量、穗数、穗粒数、穗粒重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籽粒蛋白含量、容重等品质性状相关不显著。可溶性蛋白含量与产量和品质指标的相关性则因生育时期和叶层而异。
- 杨晴刘奇勇白岩韩金玲李雁鸣
- 关键词:冬小麦叶层叶绿素可溶性蛋白
- 结合科技发展动态提高《药用植物栽培学》教学效果被引量:2
- 2010年
- 《药用植物栽培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文章探讨了在科技不断发展的形势下,引入其它学科的前沿动态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思路,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适应知识的更新和发展的需要,提高教学效果。
- 白岩田薇徐建伟斯金平
- 关键词:药用植物栽培学前沿知识
- 稀土对红花的生物学效应研究Ⅰ.稀土对红花种子萌发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为研究稀土对红花种子萌发和种苗初期生长的影响,给稀土用于红花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生理生化依据,利用不同浓度稀土溶液浸泡红花种子,测定种子萌发和种苗初期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50 mg/L和100 mg/L的稀土溶液是处理红花种子的适宜浓度,能够促进红花种子的萌发,稀土能够提高红花的脱氢酶和硝酸还原酶的活性,有利于物质的转化,刺激胚芽与胚根的生长,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
- 白岩韩延彬孙红春刘守赞李雁鸣
- 关键词:红花稀土元素种子萌发
- 薯叶型白术嫩枝扦插的研究
- 2009年
- 目的:研究不同因素对白术嫩枝扦插的生根成活影响。方法:本文采用3因素3水平L9(34)正交设计法进行实验,利用公式分析法确定最优扦插方案。结果:国光生跟的浓度为2 000 mg/L,处理20 s,选取泥炭和珍珠岩配比为1∶3的基质处理的白术嫩枝扦插有最高的成活率和生根率,均为86.67%。结论:此方法有利于提高白术的扦插成活率,为白术扦插提供理论依据。
- 应鸽刘晓清杨潮锋何福基白岩
- 关键词:白术嫩枝扦插基质正交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