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淮
- 作品数:9 被引量:66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农业部淡水鱼类遗传育种和养殖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基金江苏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一种微生态制剂-四联活菌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微生态制剂-四联活菌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微生态制剂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活菌制剂是以酪酸梭状芽孢杆菌、干酪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四种有益微生物及L-乳酸钙为特征组分,采用通用发酵罐纯种或混合培养,低温干燥制备活菌...
- 陆茂林孙梅匡群施大林刘淮何义进
- 文献传递
- 耐氨米根霉的分批补料发酵及发酵动力学初探被引量:4
- 2005年
- 以氨水为中和剂,替代CaCO3,对耐氨米根霉R.oryzaeJS-N0-2-02进行15L自动发酵罐的分批和分批补料发酵及其发酵动力学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降低起始糖浓度,产酸期补糖可明显提高菌体L-乳酸比生产速率和耗糖产酸能力,提高L-乳酸产量和纯度,降低残糖。在发酵起始时添加1 g/L CaCO3能进一步提高补糖发酵的L-乳酸比生产速率,增强发酵后期菌体耗糖产酸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L-乳酸产量和纯度,降低残糖。发酵结果:起始糖浓度为120 g/L,25h时补糖使最终发酵总糖浓度达137 g/L,发酵培养60 h,L-乳酸产量可达101.8 g/L,纯度97.3%,菌体耗糖转化率76%,比生产速率0.27 g/g.h,残糖降至3 g/L。
- 孙梅匡群施大林刘淮胡凌红陈秋红陆茂林
- 关键词:米根霉分批补料发酵L-乳酸发酵动力学
- “神州胜赛”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抗S180肉瘤作用的研究
- 本文介绍了对“神州胜赛”进行保健功能的研究的情况:给小鼠服用后胸腺/体重比值增加。对SR BC的初次抗体应答能力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天噬功能增加。淋巴细胞对COnA增殖反应强烈;进一步研究发现。服用“神州胜赛”后小鼠移...
- 匡群孙梅刘淮汪洁陈惠
- 关键词:免疫功能S180肉瘤
- 文献传递
- E.coli ZB43生成Microcin B17的发酵研究
- 2005年
- Microcin B17(简称MccB17)是核糖体合成的肽类DNA螺旋酶抑制剂,其独特的分子结构是抗菌剂未来发展的重要的新颖结构,MccB17产生菌的杂环形成机理对于制药工业的药物设计具有重要意义。MccB17产生菌E.coliZB43适宜在M63合成培养基中积累胞内MccB17,低溶氧水平利于MccB17的积累。当葡萄糖浓度超过1g/L时,MccB17的合成受到阻遏。采用均匀设计表U11(1110)进行发酵培养基配比调整,确定了最佳的含葡萄糖合成培养基配比:葡萄糖1g/L,KH2PO43g/L,K2HPO47g/L,(NH4)2SO41g/L,MgSO4.7H2O 1.8mmol/L,盐酸硫胺1.8μg/ml。丁二酸钠能解除葡萄糖对E.coliZB43生成MccB17的代谢阻遏。以10g/L丁二酸钠替代葡萄糖为唯一碳源,在上述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比条件下,37℃24h,MccB17的产量可达559.6μg/ml。
- 孙梅匡群施大林胡凌红刘淮陈秋红陆茂林司竑飞
- 关键词:MICROCINE.COLI发酵
- 15L发酵罐氨水中和发酵生产L-乳酸
- 传统米根霉发酵生产L-乳酸以CaCO3为酸中和剂,在乳酸后提取中产生的大量石膏废渣不仅在过滤时造成较大的乳酸损失,而且由于废渣不易处理,对L-乳酸万吨级规模的生产将形成巨大的环保压力和废渣处理成本。因此,采用新的酸中和剂...
- 孙梅匡群施大林刘淮胡凌红陈秋红陆茂林
- 关键词:米根霉发酵生产L-乳酸发酵培养基
- 文献传递
- 酪酸菌制剂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0
- 2006年
- 将200只彼德逊肉鸡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只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2%、0.5%和0.8%的酪酸菌制剂。结果表明:试验组在增重和存活率方面比对照组均有明显的提高;添加0.5%酪酸菌制剂的试验组效果最为明显,增重比对照组提高16.3%,料肉比为1.89,平均每只鸡获利比对照组提高76%。
- 施大林匡群孙梅刘淮陈秋红
- 关键词:料肉比
- 益生菌酪酸菌CB-7发酵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的研究被引量:13
- 2009年
- 通过单因子试验及正交试验对酪酸菌CB-7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优化培养基组成为玉米淀粉1.0%,牛肉蛋白胨1.0%,酵母膏0.5%,乙酸钠0.3%,NaC10.5%,CaCO30.3%,MgSO4.7H2O0.05%。确定最佳培养条件为初始pH7.0,培养温度37℃,接种量7.5%,培养36h,菌体浓度可达8.5×108CFU/mL,芽孢率可达95.3%。
- 陈秋红孙梅施大林刘淮胡凌虹张维娜匡群谢骏何义进
- 关键词:益生菌单因子试验正交试验
- 耐氨米根霉发酵生产L-乳酸的研究被引量:10
- 2005年
- 传统的L-乳酸发酵法生产以CaCO3为酸中和剂,在乳酸后提取中产生的大量石膏废渣不仅在过滤时造成较大的乳酸损失,而且由于废渣不易处理,对L-乳酸万吨级规模的生产将形成巨大的环保压力和废渣处理成本。为此,为了降低L-乳酸生产成本,该文采用氨水为酸中和剂,用筛选得到的一株米根霉RhizopusoryzaeJS-N02-02进行以氨水为中和剂的L-乳酸摇瓶、15L自动发酵罐的发酵试验。以玉米粉双酶水解糖为碳源,接种孢子浓度1×105个ml,以0.01%(NH4)2SO4为氮源,30℃,15L自动发酵罐连续5批发酵,平均总糖浓度为136.8gL,平均产酸达100.6gL,L-乳酸纯度达95.3%,糖酸转化率达71.6%。
- 匡群孙梅施大林刘淮胡凌红陈秋红陆茂林
- 关键词:发酵工艺L-乳酸氨水中和剂
- 培养条件对纳豆芽孢杆菌芽孢形成的影响被引量:30
- 2006年
- 为了提高纳豆芽孢杆菌芽孢形成率及芽孢数量,在摇瓶、15L自动发酵罐中考察了营养条件、pH值、接种量、溶氧水平对纳豆芽孢杆菌液体培养形成芽孢的影响。结果表明,芽孢形成的最适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15g/l、大豆饼粉10g/l、KH2PO43g/l、NaCl5g/l、MnSO4·H2O0.4g/l,pH值7.0,接种后最适起始芽孢浓度为106个/ml,控制溶氧水平不低于30%,培养20h,芽孢数量可达7.7×109个/ml,芽孢率达98%以上。
- 孙梅匡群施大林刘淮胡凌红陈秋红沈玥陆茂林司竑飞
- 关键词:纳豆芽孢杆菌芽孢形成